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随想阶级社会的道德 -- 真理

共:💬3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随想阶级社会的道德

--忙总又走了。我的眼镜差点碎了。看了葡萄的文章,有点感想,试着写写吧。

阶级社会意味着财富和权力的多寡在统治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判若云泥,然而这个星球上连猴子都懂得什么是公平的,比猴子聪明的人类更加懂得。想让人类社会不因大规模争夺财富而崩溃的话,除了暴力统治之外总得有点神圣的东西,让人觉得有盼头。一个稳定的社会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道德就是这样的一种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

道德告诉人们,什么东西属于他们,什么东西不属于他们,什么东西是他们通过付出可以得到,还有什么东西想都不要想。道德必须有利益许诺,真实的或者是虚幻的。例如作为孝道典范的孔融让梨,告诉一个家族里面小辈应该压制自己对食物的欲望而把更多的食物留给长辈,而作为遵守秩序的回报,小辈会得到“懂事”夸奖以及自己成人之后同样被孝敬的地位。这是真实的许诺。封建的忠君思想也有其真实的回报和惩罚。宗教信仰则通过许诺死后的好处而诱骗信众服从。

统治阶级之间需要道德,讲道德是利益谈判的前提。如果贵族们都撕下遮羞布不顾廉耻地争夺,拥有力量的他们便会引发战争,这样会导致社会崩溃和自身统治地位的丧失。于是他们通过例如骑马、打猎、开游艇、吟诗作对、收藏宝物之类的各种高雅活动来认识彼此,了解对方对于财富和权力的态度,参考道德原则来决定对方的好坏,值不值得信任,是否可以引为同盟。穷人和暴发户们往往不懂这一点。他们的盲目效仿常常显得是那样的驴唇不对马嘴,因而得不到真正贵族们的认同。

统治阶级尤其希望被统治阶级相信道德。如果住狗窝的人能和住豪宅的人比邻而居还能心平气和,那么这样的地方真是统治阶级的理想国。为了保证这一点,统治阶级普遍乐意利用宗教使被统治阶级相信自己生前受苦可以使自己死后或者下辈子享福,而嫉妒愤怒之类的思想感情被列为“原罪”,会使人下地狱。这一招麻醉了大多数人,但是不够,尤其在某个没有信仰的道德败坏的东方国度,贱民们不仅不肯老实地把自己的智商降到猴子以下,还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异端邪说,动辄造反。于是那里的统治阶级发明了科举,让寒门的聪明人相信他们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统治集团补充了新血,而被统治者也相信自己有概率意义上的上升机会,从而不到饿死不造反。

统治阶级在宣扬道德的时候还在背地里执行另一套潜规则。他们一边宣扬遵守道德的种种“可能”的好处,一边给破坏公共道德却服从统治集团成员个人利益的人开后门。这样的做法最终是瞒不过大众的,于是作为社会默认规范的道德在和平中总是不断的堕落。被统治阶级中也不缺乏敢于挑战道德规范的人。除了不会被社会认同的罪犯之外,一部分人通过出卖廉耻节操底线而成功找到了统治阶级后门所在,于是自以为进入了上面的小圈子。他们把这样的成功看作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了补偿自己在破坏道德过程中受到的指责和心理挣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的行为作辩护,于是彻底失去了自己曾经同类的同情。而他们自己以为自己已经摸透了的统治阶级,其实并不认同他们。然而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圈子,他们一般不会指出。跨越阶级是非常困难的。绝大多数穷人无法完成物质上的准备。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往往在道德上有瑕疵而根基不稳或者家风不正。

统治阶级在维持自身统治的同时也在制造着不稳定。他们尽管富有国家,却止不住自己的贪婪。他们通过一切手段对已经穷困的被统治阶级敲骨吸髓,于是最后导致后者在封建社会造反,造成削减人口的周期性的战争;在资本主义社会使平民失去购买力而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战争、危机和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社会和道德,然后开始新的一轮堕落。在这样的循环之下,人类阶级社会在不公平之余延续了数千年之久,仍然没有结束。

通宝推:迷途笨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