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中国的第四代中型战斗机 -- 晨枫

共:💬85 🌺6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上面说的,双发在非加力的时候会大一点,

在取舍方面,单发如果做多用途就无法做到空优.如果做空优的话,多用途就有限.

双发设计上,特别是重量上比较好处理.比如,发动机重一KG,单发需要增加机体重量3KG,双发的需要5KG.但双发设计上是在两个单体机的计算值上优化过来.两相比较,双发更容易获得推力,推比等不对称优势.比如歼八和苏九的比较,歼八使用两台发动机比苏九取得更大的航程和速度.如果使用单台发动机,比如歼八也采用苏11的单发,也不可能获得航程和速度优势.

现在中共的发动机情况是,就算是七月去一飞院上高空台的WS15,它的重量是1900KG左右(未带矢量喷管).这样换算下来推比也不到九。

中推上,中共的第一个中推的推比是七点几,和目前使用的AL31大致差不多。而92KN那个中推的推比是八点一。

采用两台中推获得的机体设计上的优势在于两台中推允许的重量比单台要大。

再说1996年的时候,当时TH没着落,进口发动机不确定的时候611拿出一个双发方安,计划也使用 RD33,那个计划空重是接近十一吨,内部载油达到五吨。这样算下来推比比当时使用AL31有优势。但由于时间接点问题最后还是选单发。

如果把双发机当两台单发机,当然没有优势,比如两架歼七II的重量是11吨,而一台歼八是9.6吨,所以歼八获得了推比和航程。

四代机同样是这样。

再者,单发的推比,中远期达到9.2这个值,推力在170KN水平上(2020年),这个时候设计单发四代,当然可以获得比两台WS13更好的又是,但对比两台92KN的中推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同样上面说的歼十大改的那个型号,就算是十吨空重,四吨油,加人和武器,总算是十六吨。这样的能力也有限。

而北方的二十吨方案使用92KN发动机,可以获得更远的航程和起飞重量,这就是优势。

采用两台推比不够大的发动机获得推力优势,欧洲两风都这样做。

苏联的MIG29为什么采用两发?目的是获得推比优势。而MIG公司后来(苏联时期)也有一个采用AL37发动机的方案。但换算下来,对比MIG29没有优势。

当然,单发机如果是歼10这种要求,是可以。但四代机比较一个突出的要求就是速度。三代机外挂的时候阻力很大。四代内弹仓是速度的一个关键。

日本的四代机也采用双发方案,它不是没办法拿到大推力发动机,而是吸取F2的教训。采用双发来获得推力优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