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文革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 -- 天棒

共:💬715 🌺2233 🌵2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就是上千年来知识被士阶层垄断的结果

中国的士和远古的巫师,中世纪的教会一样,属于知识垄断者。所以,毛主席提出要“知识分子劳动化,工农群众知识化”,这实际上就是人的现代化,如果人人都知识化了,那么所谓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的阶层就消失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失去了市场。

河里最近很出名的媚如春小姐的事情,不要上升到道德的高度的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东西来呢?

1)媚如春只有初中文凭,就到社会上闯荡。

2)自学获得大专和本科学历。(自学是关键,学历不过是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认证。)

3)出社会9年,就到了事业天花板,还带好几个本科生。如果正规读书,3年高中,4年大学,7年后她才不过是刚大学毕业,再努力2年也不会有如今那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不会比现在混得更好。

所谓的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说法,不过是怨天尤人而已。何新不也是只有初中文凭?不照样在文革中靠自学学富五车,直接到大学当老师去了。搞出中国第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的巨龙创始人邬江兴,不也只是初中文凭?后来直接到解放军工程学院当老师。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我以前有一个老师也是。

以前插队落户,城市的知识青年,大多是到城市郊区的。在这里奋斗就是“耽误青春”?就不能用所学的改天换地?比如发展社队企业?一直呆在那里这辈子就完蛋了?我看如果一直按毛主席的工业化道路走,如今的农村肯定现代化了,而且知识青年是创业者,可以很自豪很无悔。即使后来换了邓的路线,到后面城市扩张,恰恰最受益的就是城郊的农民。可惜绝大多数都要回去,大多数是当了工人,这代工人大多数在90年代经历了下岗,这要怪以前的上山下乡吗?即使没有上山下乡,他们一直留在城市里,也是大多数人当工人,也照样逃不过搞资改之后的下岗命运。反倒如果他们继续留在农村,很可能就是如今城市里人人羡慕的城市农民了。他们有多套住房商铺,村集体还有公共物业公共产业可以每年分红,在拆迁高潮前被城市化的郊区村,还能保留完整的农村别墅,成为城中村,后面可以出租商铺,可以办家庭旅馆,可以当出租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