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这个艾未未还挺神的……” -- 秋原

共:💬560 🌺5284 🌵2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话题2:这个艾未未的确挺神的~

我在网上发帖的一贯原则就是只要我认识有可能涉及到“八卦”的东西,我都尽力回避。本人不是小报娱记,不干无事生非的事情。而且,我发现网络论坛上对艾未未有一个明显的认识误区:即注意力都集中在最近一段时间艾的一些经历、还有相关当局的处置方式(抱歉,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称谓,因为暂时先用“当局”这个词汇,在这里不含任何褒贬色彩)。连续报道关注和这件事的外界各路人士都把一厢情愿地把艾未未和行为艺术挂在一起。但是在这里我必须澄清一点:行为艺术的确艾未未本人创作的一个套路,但这不能证明他仅仅只是一个特例独行的行为艺术家。某些媒体在报道中张口便说“……最新消息,近期表现活跃的行为艺术家艾未未如何如何”——这简直就是一个盲人摸象一般的狗P定义。这些媒体的编辑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在艾未未头上扣了一顶不相称的歪帽~

既然多次提到了艾未未,那么不妨就先把他早期的一些值得一叙的个人经历简单说一说。

先请大家看两张截图,他们出自17年前曾创下大陆收视记录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现在你们知道我这个帖的题名是从哪里来的了吧~

这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拍摄于1992~1993年那个冬季的美国纽约,又在次年中央电视台的一套首播,曾经在大陆造成足以用“轰动”俩字去形容的文化效应。按现在的流行语来讲,这是一部带有“励志”色彩的电视剧,反应了中国赴美移民的在美国的奋斗经历。除了王启明一家的境遇以外,而且还多多少少捎带反应了纽约一些当地华人的生存状态(比如里面提到的华人街头画家这个很少被大陆关注到的群体)。电视剧中的这些不同身份华人,都是以人物角色为形象,容入到电视剧的情节发展当中的,只有艾未未是一个特殊的例外:他是唯一一个以被指名道姓的方式,出现在这个电视剧里面的真人。

这个特例,一方面是作为该片导演郑晓龙或者说冯小刚的一个长期习惯,尤其是后者,喜欢直接用身边关系密切的人的名字冠冕于自己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身上——《冤家父子》里的“陆国强”、《大腕》里的“王小柱”,还有《不见不散》里的“梁笑笑”……都是从冯身边的真实存在的活人身上借用过来的,而艾未未当时在《北京人在纽约》剧组里面担任副导/美术指导的职务,自然也得享这种“殊荣”了;另一方面,又可以证明艾未未在当时具备剧组拍摄需要的某种能力、特长和一定的知名度。

事实也的确如此——1993年时,无论在西方美术届还是在美国当地的华人社会当中,艾未未都已经是得到比较广泛地承认了,尽管还不能用“有头有脸”这四个字去评价,但至少能说他在当时留美的大陆籍华人圈里已经“混的脸熟”的人物了。这些人不仅知道他是一个“玩文艺的”,而且多少知道他与大陆一些年纪相近的文艺青年打的火热的传闻,更重要的是,在那些八十年代赴美的老留学生眼中,艾未未是一个公认的“另类”。

我们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看到那些八十年代赴美留学生留下的各种回忆,这些文字都基本一致地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曾经极端辛苦和紧张的生存状态。打工、打工、还是打工,他们这种留学生活就是在各种形式的打工之间奔波。《北京人在纽约》的原作者、1982年赴美的曹桂林就是这些留学生当中的一个典型。而艾未未的留学生活却与此大相径庭,他多次回忆自己在美的留学是处在一种“闲暇”的状态当中,也未见他提到自己可曾象其他人那样有过高强度的打工经历,以至于他选择了摄影这个爱好来打发在美生活的大量闲时,并且还有充裕的时间流连于大都会艺术馆和大西洋赌城。几年时间下来,他已经成了一个在当地相当熟络的“纽约客”。

艾的经历还远不止如此,如果我们继续去追究他本人此前更早的历史,那可是愈加让人咋舌的履历——

1978年,艾未未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这个事件本身具有双重意义:第一,从大的范畴来讲,艾未未是历经十年文革动乱之后,作为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批大学生;第二,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各学系的这批人,就是在中国电影史上颇有影响力的“第五代”,这一代人目前依然是电影行业中的最活跃力量。

但具体到艾未未本人,则出现了非常不同的一处:他没有完成在自己在北电的学业,而且明确表示在北电的那段岁月是“苦闷和压抑的”。从1981年退学又赴美留学,一直到现在,这位属于“第五代”的肄业生从未创作过自己的影视作品。1992~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剧组在纽约当地拍摄时,把已经在美生活十多年的艾未未拉到剧组当中,恐怕主要考虑的是他已经成为对纽约当地风土和华人社圈非常熟悉的“老地主”了,可以作为剧组在美拍摄时的向导并提供必要协助;另一方面,尽管艾未未对自己在北电的那段岁月评介不高,但他对当时的一些同学,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并在80年代曾经短期赴美的“第五代”当中一些代表人物关系却颇为密切,再加上他本人也具备作为艺术创作者典型的眼光与跳跃思维方式……我想,这才是他得到剧组如此青睐的原因。

2009年1月,艾未未在北京三影堂举办了名为“纽约1983~1993”的个人影展,向观者展示了自己在那十年岁月里,于纽约拍摄的大量黑白照片。照片内容足可以用“光怪陆离”和“丰富多彩”(尽管是黑白的)去形容,涵盖了从街头乞丐到总统候选人克林顿的各路人等。其中记录最多的是当地华人,以及在今天中国电影界乃至娱乐界一些大腕级的人物多年前于艾未未镜头前的状态。同时,通过这些人物,也多少可以衬出艾未未当时的生存状态了。

在2009~2010年,“纽约1983~1993”中的一些作品也象流行性病毒一般在中文互联网上传播,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与讨论。但这些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照片中反应的内容,却很少有人注意他们的作者是谁:因为很多有代表性的作品都被交流者本着不同的目的,零零散散地在网上流窜。那么,在话题2当中,我就专门挑拣出“纽约1983~1993”影展当中与我从事的电影业密切相关的一组作品,呈现给诸位,同时也以此作为本话题的结尾——

点看全图

艾未未在布鲁克林威廉斯堡 1983

这是艾26岁时的样子,怎么着也能算是眉清目秀的小白脸吧。再看看现在那个大胡子+大肚子的大叔……“岁月是一把杀猪刀”,此话不枉也!

点看全图

艾未未 自拍 1987

点看全图

留大胡子的陈凯歌 1986

点看全图

陈凯歌在东三街公寓 1986

点看全图

姜文 1986

点看全图

谭盾 1986

点看全图

陈凯歌 1988

点看全图

陈凯歌 1988

点看全图

顾长卫 勿街的中国新年 1989

点看全图

顾长卫画的梦露

点看全图

《北京人在纽约》剧组拍摄中 1992

后排站立者,左二穿军大衣者为冯小刚。他身上这件军大衣非常有名,不仅在电视剧里多次出现,而且披盖过剧组中包括主演在内的多人身上。估计也能抵挡狗熊的进攻吧

点看全图

冯小刚 1992

点看全图

冯小刚 1993

点看全图

小波和银河

通宝推:豆扑,水随天去秋无际,史文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