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再返日本 一 日本救灾的问题1 -- 冰排冻骨

共:💬22 🌺5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重返日本二 日本救灾的问题2,天灾?人祸?

二,

日本的救灾物资由物流公司运送到受灾地市政府指定的仓库,然后由地方政府再分配到各个避难所。这种做法没有什么问题,当地政府肯定更熟悉各个避难所的位置和路线,送起来也更方便。但这次因为受灾面积太大,人数众多,而且很多指定避难所的公民馆都给水冲走了。所以受灾群众们有的再自发的避难所,有的在企业的零时避难所。这些地方也要求政府送救援物资,市政府一时间确认不了这么多零时避难所的路线,也调不到这么多车来运输,这是原因之一。

人手车辆不够还好解决,但另一个大问题就没难了,这就是没有汽油。

地震之前大家应该都知道中东发生了啥事,中东的动荡导致石油价格上涨,这让日本减少了石油的进口,本来库存原油就不多。东北地区唯一的炼油厂是日本JX日矿日石能源公司的仙台炼油厂,因为地震停产,储存东北关东地区全部汽油的油槽所也一时停止出油,地震海啸的破坏以及之后的停电把日本的原油进口——精炼——运输的输油系统给破坏了。

结果一时间受灾地的汽油紧张起来,各个还能工作的加油站都排起了长队,市政府就算调到运输车辆也没有汽油运到避难所。所以市政府的仓库里救援物资堆积如山,但就是送不过去。

是不是就真的没有办法把救援物资送过去?答案当然是有的。日本军事评论家世良光弘就提议过陆路不通那就空投就是,小松基地有C130运输机,直接把物资空投到灾区,然后在当地直接分发就是。山区要是空投不方便可以用直升机嘛,自卫队那么多直升机这时候不用啥时候用?

其实日本政府也不是没有考虑到用空投,但是没有那么多的物资降落伞,而且散落在整个东北地区有2260个避难所,30万人,空投的准确度也无法控制,物资能否让灾民们收到也是未知数。所以日本政府只是在对几个山区的学校用直升机空投了部分物资。

所以救援物资没有及时送到灾民手中确实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考虑到东北地区还在下雪,电力和灯油又供应不足,受灾的日本群众饥寒交迫,老人又多,就此死在零时避难所的人也有不少,日本政府在物资的调配上是不是应该做的更好一点呢?

再来说说地震造成的最大影响,福岛的核电站事故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54个核电站的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东北地区临太平洋沿岸主要是4个核电站,福岛第一、福岛第二、女川、以及东海第二核电站。

东海第二核电站在茨城,受地震影响核电站停止工作,随后备用发电机启动,紧接着海啸来了。不过很幸运的是三个备用发电机只被海啸破坏了一个,剩余的两个继续工作,没有发生大的问题,现在依然还在继续运转中。

女川核电站虽然也因为地震停止了工作,但因为设置地点的海拔比较高,大部分备用冷却设备没有被破坏,只是最靠近海边的2号机组地面进水,3号机组的冷却设备进了海水而已,问题也不算严重。

福岛第二核电站情况就要严重一点了,4个核反应堆机组中的3个冷却系统受到的破坏,无法排除多余热量,导致带辐射的蒸汽排入了大气,日本政府3月12日发布了第二核电站周边10公里范围内撤离的警告。不过好在控制的也不算晚,到了3月14日1、2号核反应堆机组回复冷却系统,15日4个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都已经回复。

最麻烦的就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倒霉的事都摊上了。地震发生当时,1、2、3号反应堆运转中,4、5、6号反应堆点检中。2点46分地震发生,三个反应堆受此影响停止运转,由内部电池供电。按道理这时候13组备用电源会启动继续运转冷却设备替代内部电池,但事实上只有一组备用电源正常工作,其余的都被海啸摧毁了。再后来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

为啥福岛第一核电站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这和它的设计缺陷有关系。

日本的核电站全都是临海型,依靠海水冷却。按道理这么一个地震海啸多发国应该充分考虑到灾害的威胁才对。但第一福岛核电站在设计上就有明显的缺陷,海拔只有10米高,抗海啸标准只有5.7米,而这次海啸高度达到了14米以上,远远超过了承受能力。要说9级的地震、14米的海啸是天灾,这么低的抗海啸标准就是完全是人祸了。

早在建设当初,东芝的设计者就提出过是不是该考虑9级地震或飞机直接撞击的因素,被认为是千年一遇的超偶然事件被一笑了之(也可能是马后炮,真实性不详)。

到2006年,京都大学原子核工学毕业的日共议员吉井英胜就在国会答辩上指出了福岛核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果发生地震引发海啸有可能让核反应堆的电力丧失,冷却水蒸发干了之后就会炉芯溶融。当时的首相安培晋三用了一句:“咱们国家从来就没发生过后备电源出问题导致核反应堆停止的事故,也没有过没法确保供电导致冷却设备失灵的事故。”就给顶回去了。

1980年东北电力开始动工的女川核电站,从文献学、考古学、堆积学等各个角度反复论证,推论出该地区历史上最大的海啸规模,定下了10米的海啸标准,建在了海拔15米的高地上,正是这个决定救了女川核电站。有人就开始议论东京电力1967年动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是否标准定的太低。产业技术研究综合研究所的所长冈本行信从古代海啸记载和当地土砂调查的情况得出福岛第一核电站该地海啸曾经深入内陆3、4公里。2009年在国家审议会上冈本行信对东电提出质疑,又被东电用“我们会认真考虑的”打了酱油。

结果大家知道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无法控制,核污染不受限制的排出,高辐射的脏水污染了地下水和附近的海域,数人遭到辐射,关东数县的水源、空气、各种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无责任的行为遭到了周边国家的谴责。比如韩国就很不满,韩国议员质问首相金滉植首相,日本朝海里排放污染水都不通知韩国一声,韩国的外交是不是太无能了?金首相回答,不是我国外交无能,是日本政府太无能。

报应呀,报应。虽然排骨不会幸灾乐祸,但也要狠狠的踩东电两脚才解气。

当然了,说归说,骂归骂,到底日本核泄露的危害有多大?是要值得探讨一下的。

土鳖抗铁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