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托派宣言 -- 卢比扬卡

共:💬40 🌺38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五一十部落上发现一篇有趣的文章,可为本文做注

托派的同志们太可爱了……

外链出处在英国遭遇托派

老实说,作为一个在英国的留学生,确实可以见到各种各样奇妙的人物。可以亲眼近距离见到国内基本不可能见到的国家领导人,可以亲眼见到当年的学生领袖,甚至达赖喇嘛,热比娅这些人,如果有兴趣看看是不是长的三头六臂,也有机会亲眼目睹。但是无论出国前还是出国后,我还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英国遇到一个“托派”,而且竟然和这位托派讨论起各种问题最后毅然决裂。回想起来简直太有意思了。

托派这个词,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比大英博物馆的任何一件出土文物可能还有陌生的多。我敢打赌,做一个调查,80年以后出生的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不知道或者无法正确说出到底什么是托派。因为我的专业是历史的缘故,多少还知道一点点关于托派的知识,当然也知道那位曾经的共产主义运动风云人物,被称为红色拿破仑的托洛茨基。总之这是一个共产主义系统中的极左支流,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和前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都是一个被镇压打击的“异端”。在中国也一样,无论在江西苏区,还是延安时代,托派都是中国共产党历次政治运动中打击的一个对象,比如陈独秀就被批判为托派,虽然其实大部分都是莫须有,因为中国共产党中真的没几个人可以称得上所谓“托派”。建国以后又打击了一下,慢慢提的就少了。但是偶然还是会有人被牵扯进去。改革开放以后结束了政治思想斗争潮流,自然就彻底淡化出大家的记忆了(我对中国当代极左思潮如“乌有之乡”之类没什么兴趣)。其实也很正常,托派自从托洛茨基在1940年墨西哥神秘被杀以后一直都没有什么大气候,实在犯不着在1949年以后花力气批判它。

没想到在英国,在伦敦,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我竟然遇到了一个“活”的托派,还竟然是一个来自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人,竟然还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这样神奇的事情,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那是在伦敦大学中国留学生举办的中文辩论赛上,几个西方人在会场外散发资料。资料上斗大的西藏两个字立刻让大家把他们和西藏独立运动的支持者联系起来,于是无不敬而远之。而我去留心多看了两眼,竟然发现上面写的是“反对西藏独立,保卫中国畸形工人国家,反对达赖喇嘛的封建复辟”。我当时一下就乐了,虽然我相信在西方支持中国政府的人肯定也是有的,但是口号“左”成如此,就是现在的《人民日报》也要甘拜下风啊,感情是什么年代的出土文物啊。

我凑过去看了一会,两个外国女人立刻向推销其她们的宣传材料(都是中文的)——竟然是要钱买的。买就买吧,这么有意思得看看。然后场内上面在辩论,下面我就在看那个材料。看完顿时震惊了,搞了半天,原来是托派啊。其实通过学校的社团展览,我就知道在英国社会上包括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左翼团体(当然很有趣的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学生从来不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有任何交集。道理很简单,大家毕业了梦想都是毕业以后进银行,大企业,投行什么的,这不正是西方的共产主义者咬牙切齿要消灭的东西,真有意思),但是我还真不知道,这个自称“第四国际”的就是托派。

其实来了英国以后,我也不是第一次接触托派,我曾经在书店看到托洛茨基的英文版自传,当时还挺高兴,专门在国内论坛打听这个价值如何,比中译本如何。不过那个是史料性质,和这次完全不一样。

辩论的题目和媒体有关,进行观众提问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起来发言批评起西方在西藏问题上的立场起来,举得例子就是门口两个宣传“藏独”的。我当时又乐了,忍不住举手起来为两个托派“平反”,场内的中国学生顿时无声了,大家确实没想过,竟然有这么支持中国立场的人,还竟然是什么托派,那是什么东西?

我的发言引起了原来在场外发资料后来进来听的一个外国女人的注意,她在辩论活动结束后立刻找到了我,和我讨论起问题来。我当然也很乐意,这是“活”的托派啊,怎么也要好好打量打量。

那位女性名字中文名叫做王丽莎,美国人,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政治学,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学过一年汉语。其实每次伦敦大学中国学生搞活动,她都要来,宣传她的思想。

真是很神奇的对话,王丽莎就像30年前的红卫兵一样,左一个全世界工人阶级起来革命,又一个打到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及其走狗,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王丽莎认为奥巴马的当选是一个历史倒退,因为他会“迷惑美国的劳动人民,妨碍了他们起来推翻美帝国主义掀起全球工人革命的高潮”。

托派在西藏问题上支持中国,因为中国虽然走了“修正主义”,虽然“向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但是到底还是顶着社会主义的名字,在中国和“西方帝国主义”以及达赖“这些封建农奴主”发生对抗的时候,托派还是向着中国的。但是从宣传资料来看,托派和现在的中国根本是对立的。

托派从统一战线就开始否定,托派反对苏联和英美联合对付德国,也反对中国以国共合作对付日本,因为这从根本上是“妥协投降”。对于建国以后的中国,托派定义为“畸形的工人国家”,本身就是错误的。至于改革开放,更加是不可原谅的,是“这个畸形工人国家的统治集团和美日欧资本家的勾结”。

说老实话,大学里的政治课,一般让学生昏昏欲睡,但是王丽莎激情澎湃的发言,我倒是一点不打哈欠。倒不是我赞同她,是我觉的好有趣。当然了,我们真是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王丽莎把我定义为“奇怪的软弱的人道主义者”。因为我反对暴力革命。其实我觉的,我是不是人道主义者,和我不能赞同“全世界工人阶级起来革命”实在没有什么关系。当然,这是以我的立场和教育知识背景来说。

不过有趣过一次也就够了,对于有过于激进政治思想的人,我并不想多打交道。王丽莎总是想找我出来“聊聊”,或者说交流思想或者说辩论。我总是回避。说老实话,这些人真有韧劲,在我看来,他们至少不可能在英的中国人里得到任何的响应。真的,你要闹革命也应该去找劳苦大众啊,留学生要是按阶级分析出身哪个不是你们的敌人啊。所以这些人也挺有意思的,整天宣传暴力革命,用嘴巴革命。

不过几个月以后,在一次伦敦大学学院中国学生举办的春节活动上,我又遇到了王丽莎。这次是“逃不掉了”。我“被迫”又和她讨论起来,我们说到了伊拉克战争。王丽莎认为我支持战争,她非常愤怒,因为她原来认为我只是“XX的人道主义者”,现在。。。她没说出来,大概已经是布什政权的走狗了。

但是我很奇怪的是,那么萨达姆怎么办?萨达姆比美国更符合你们的胃口?库尔德人呢?这个就联系到托派在二战的立场了。托派反对英美国家的工人阶级与德意日作战,因为“德意日法西斯和英美法中等国的政权都是工人阶级的敌人”。那么伊拉克何解呢?王丽莎认为,要美国工人阶级,欧洲的工人阶级,伊拉克的工人阶级,世界的(中国应该在内吧)工人阶级一起起来革命。。。。然后呢?然后当然是“伊甸园”咯。乌托邦,太阳城,大洋国。。。

这个时候,我对王丽莎来说,由“人道主义者”变成了“走狗”。王丽莎对我来说,由有趣的“活文物”,变成了“神棍”。于是“走狗”和“神棍”大吵起来。大过年的,中国大使馆教育参赞田参赞,全英中国学联主席,还有无数俊男美女,华衣美服,大家高谈阔论,其乐融融。只见人群中两个神经病唾沫横飞在那里用中文吵架,其中夹杂着各种对留学生来说陌生的词汇。。。最后,王丽莎摇摇头,瞪了我一眼走了。。。

我和托派的第二次相遇就这样结束了,而我相信,应该不会再有下次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