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BBC纪录片《中国人来了》述评 -- 南渝霜华

共:💬69 🌺617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BBC纪录片《中国人来了》述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P=320,240]http://boxstr.net/files/7235581_qh7ta/Track02.mp3[/MP]

(本文分两部分,前面八节是海裔的译述,后面七节是我的整理)

THE CHINESE ARE COMING, “中国人来了”,这是BBC刚刚发行的的一部纪录片的名称。本片记者访问了非洲大陆、巴西、美国,追踪中国在当地的影响。

要理解曾经在非洲叱咤风云的英国人如今面对一个日益处于中国影响之下的非洲的心态,本片可以说是最好的写照。BBC会刻意显示自己在新闻方面的专业,在叙述的时候给观众一种正负双方观点平衡的印象——的确,在这一点上,BBC做得比中国国内很多媒体要好多了。但从其着重点上,我们却可以体会到叙述者的酸溜溜的心态。纪录片许多地方都在强调大英帝国与中国在非洲的连续性,但又会通过一系列比较,暗示中国扮演的角色比大英帝国好不到哪儿去,甚至更糟糕。曾经的殖民主义头子衰落之后,现在开始指责他人“殖民主义”了,这无疑会让人觉得好笑。但扪心自问:英国人提出的问题,对我们难道不是真问题吗?

当国内的煤矿主即便在党和政府严密监督下都对矿工的生命表现出如此冷漠时,我们又如何期望那些毫无监督的中国矿主在非洲遵守底线道德?

当汉族在边疆地区开拓市场,引起不善经商的少数民族同胞不满时,我们如何期待中国企业家在非洲的商业成功让更缺乏商业经验的当地竞争者心平气和?

中国在非洲大规模修建基础设施,这与当年疯狂掠夺的西方殖民者相比,无疑是历史的进步。这让饱受战火、饥饿与贫困蹂躏的非洲大陆,有了一定的经济造血功能。但在其他方面,如何赢得非洲的民心,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非洲安哥拉罗安达港,记者碰上一艘中国船,中国工人请记者吃咸馒头。

记者问港口黑人保安,安哥拉人是否和中国人一样勤奋?保安说:NO。

镜头展现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这是南通四建集团承建的一个巨型超级市场项目,这将成为非洲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记者在工地上和中国工人一起干了点活,展现中国工人的精神面貌。

安哥拉本格拉铁路,记者坐火车。这条路最初由英国人修建,在内战破坏之后,现在正在由中国人修复。(注意:对英国殖民者与中国人之间连续性的强调。)

火车上的黑人赞美中国人修铁路,说这是好事。

到了Cubat小镇,火车停了。前面的铁路还在修复中。

这里的中国公司很低调,不接受采访。

因为没有铁路了,转公路。记者坐车到了万博,曾经的殖民地重镇。10年前结束的一场长达30年的内战几乎毁灭这个城市,建筑物上到处是弹孔。

中国正在加强与安哥拉的贸易合作,帮助安哥拉的战后重建。

中国商人朱伟军于2004年(内战结束两年)离开青岛,在本地开了家连锁商店,所卖商品从鞋子到摩托车一应俱全。

他说许多西方公司现在还不敢来安哥拉。他们的投资要通过风险评估。但中国人就更灵活。

他认为自己做着很有意义的事情,让中国工人能养家,让安哥拉人获得必需的物资。

在安哥拉,中国形象不错,但在另外一些国家,中国的存在引起争议。

记者接着去了赞比亚,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在赞比西河上碰到一对中国旅游者,采访了几句。中国女游客展现其自信。

但记者话锋一转:中国文化对于这里的自然资源构成威胁。

卡富埃,第五大国家公园。这里的大象很怕人,这是因为盗猎者盛行。

记者采访了当地一个象牙商人,他们经营的象牙制成筷子或印章料石,出口到中国。

记者又采访了一个小象孤儿院。一头小象从奶瓶里吃奶。饲养员介绍说小象母亲在迁徙过程中被偷猎者杀死。

记者说:中国政府对于盗猎有严格禁令,但远东需求仍很旺盛。(尽管画面上没有出现过一个偷猎者,作者明显暗示:偷猎者有很多是中国人,偷猎之后的象牙,也供应中国市场。中国是非洲象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

记者试图去津巴布韦,一个被穆加比统治了三十年的国家,他的统治记录很糟糕。 但中国一直反对西方制裁穆加比,理由是不干涉内政。

记者无法进入津巴布韦,就采访了两个据说是逃出来的人。他们对中国很有怨言,认为如果中国致力于保护非洲人民的人权,津巴布韦不至于搞成这样。

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这里有不少中国移民。

当地商人的说法是:“要想打败中国人,就得起早贪黑。”因为中国人特别勤劳。

记者采访了一个中国鸡贩潘伟志。他带记者去他的养鸡场。数年前,他和妻子一起来这里创业。他原来在中国做家具生意,但在中国,竞争过于激烈,所以他来了非洲创业。

潘说:中国“更富有,更强大,中国人出国后更有安全感。 ”

潘雇用了几个黑人,每个月四十磅。

黑人有些不良嗜好,如酗酒,然后一觉睡到中午。潘会教训他们。

记者问黑人,给雇主干活容易吗?黑人说,容易。记者怀疑其是否是真心话。

许多赞比亚鸡贩对中国人的竞争很生气。说中国人让他们丧失了99%的生意。

有流言说中国人对鸡做了手脚,如强制喂食,让鸡看起来更大。

一个当地鸡贩杀了两只鸡,一只是中国人养的,一只是他自己养的,要记者比较味道。记者说,中国鸡有点硬,赞比亚鸡更白,更嫩一点。当地鸡贩一阵欢呼。记者马上补充:他不知道这只中国鸡是不是挑的最好的。(有意体现BBC专业素养的地方。)

记者也不忘补充:中国人是让这些鸡贩丧失了生意,但价钱降了,其他消费者有所受益。(有意体现BBC专业素养的地方。)

赞比亚真正挣钱的买卖并不是卖鸡这样的小生意,而是开发铜矿。

记者采访了卢安夏的一个铜矿,这里原来是英国人经营的,现在归中国人了。 (注意:又一个对英国殖民者与中国人连续性的强调。)

一对在铜矿呆了一辈子的老英国夫妻,他们不满中国人把矿山俱乐部的舞厅改成了羽毛球场。而过去当地居民是使用这个俱乐部的。(责怪中国人自私自利,不与民同乐。)

英国人觉得这里搞得到处是垃圾,很脏。

这个矿由中国有色金属矿业集团管理着。

不久前,赞比亚铜矿发生过中国管理者枪击本地工人抗议者事件。

记者采访了本地反对党“爱国阵线”的工人活动。本地工人对中国人很不满。

矿山占据赞比亚经济一半,中国人的存在很重要,也为本地提供了6500个工作机会。(有技巧地平衡一下调子,以体现专业。)

英国人呢?那对英国夫妻说,留在本地矿山的英国人已经很少很少了,用一只手都数得出来。

记者搭刚果人的卡车从赞比亚到刚果(民)。刚果的内战在不久前结束。中国在这里也开矿。

记者达到了加丹卡,这里盛产铜和钴。当地人干活挖矿,卖给中国商人, 90%运去了中国。

这里有几十个中国公司。

画面显现形容枯槁、步履蹒跚的黑人矿工,记者渲染:本地人面对着中国公司的剥削乃至虐待。

他采访了一位人权活动分子,人权活动分子说:公司不管发生事故的工人。 有时候虐待工人。如果他们对非洲人不好,就让他们回到中国老家去。

记者想办法弄到了政府部门的一个文件,去视察刚果忠心矿业公司一个由中国人经营的矿场。

矿场工作条件貌似不好。厂主女儿出面接待,不允许拍摄。

记者拿了政府文件,大声质问为何设施如此差劲。但工厂终于将摄像机挡在了外面。

最后一站:坦桑尼亚,中国在非洲最紧密的盟友之一

坦赞铁路在70年代由几千中国工人建立的。现在还有一个中国工程师小组维护。

记者到了终点站,采访了当地铁路局领导,一个黑人。

领导说,西方投资方式比较正轨,甚至官僚,中国的模式更适应非洲的情况,很灵活。

记者问,西方人是否嫉妒中国人呢。领导笑笑说,不好这么说,但西方人和中国人的竞争现在更激烈了。

记者说:我不禁感到西方在非洲的脚步落后了。

蓝天,大海,一堆黑人在坦桑尼亚的印度洋海滩上打太极拳。

记者说,毫不奇怪。 越来越多的黑人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

记者评论:中国在非洲创立了许多小企业。共产党中国在非洲引进了大规模资本主义。

一个中国小企业主给记者普及自由市场知识,说中国人本质是很善良的,不会威胁其他国家和人民。

他的工厂在各种瓷器上印图案。他给记者印了个碟子,上面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坦桑尼亚某港口:一堆待出口的资源堆在仓库,主要是铜、钴等,过去运到欧美,现在主要运向中国。

记者评论:中国人并不是将非洲看作一个等待援助的对象,而是当作一个潜在的市场,在那里看到巨大的商机,并尽快抢占市场。

不过,非洲只不过是中国政府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

目光转向巴西,金灿灿的冶炼炉和大片燃烧的热带雨林映入眼帘。继而是美国的高速公路。记者说,他将穿越美国,见证中国的扩张如何摧毁美国的工业腹地。

今日巴西,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记者在空中俯瞰里约热内卢。海面上架设着一条长长的栈道,被称为“通向中国的高速公路”。巴西的大量自然资源,在这里装船运往中国。采访武钢有大笔投资的EBX集团总裁艾可·巴蒂斯塔(巴西首富,世界第八)。他指出,中国公司正在离开中国,在巴西等新兴国家拓展。

记者来到巴西北部帕拉州的卡拉加斯铁矿。小飞机下,葱郁的森林无边无际。不久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大矿坑,记者说,去年中国购买了巴西全国铁矿石总产量的60%。

巨型卡车在红土道路上缓缓爬行。这是个富铁矿,矿石含铁量达到65%,所以“中国人不会放手”。铁矿的计划经理说,卡拉加斯日产30万吨矿石,每吨价值120美元。利润率多高?经理犹豫了一下之后说,50%。仅去年最后三个月,该矿的纯利润就达到60亿美元,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画面上出现了大堆经过初步冶炼、即将运往中国的铁块。

热带雨林白烟袅袅。非法盗伐现象仍然很严重。原木在土窑里被烧成木炭。记者和司机下车走过去时,盗伐者已经逃之夭夭。记者举起木棒,和联邦执法人员一起捣毁了这些土窑。为了伐木烧炭,黑公司甚至迫使奴工和童工在肮脏的环境中工作。执法人员表示,Cosipar大量购买非法木炭。画外音:这个公司与中国企业有合作。

被采访的Cosipar项目经理表示,他们是从注册农场合法地购买木炭。记者拿出从执法部门拿到的罚款单质问经理,后者矢口否认。记者继续用极其严厉的语气直陈其咎,经理坚持说公司一直注重可持续性。记者不依不饶,图穷匕见:“难道你们的中国合作伙伴对此不闻不问吗?”“从来都不成问题。”在记者咄咄逼人的追问之下,经理逐渐失去了耐心。

从飞机上看,亚马逊雨林中出现了大片被砍伐一空的白地,而三十年前仍有森林覆盖。可以看到,大量坟包似的炭窑排列成一条条长链。官员说,砍伐和垦殖有多种出产,先是原木,然后是木炭,最后是牲畜,所有这些东西的头号顾客都是中国,“他们什么都买。但雨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很重要,当地的印第安人正在丧失他们的生存环境”。

记者又坐上当地印第安少年驾驶的小船,航行在“最后的雨林”之中。衣不蔽体、面容颇似中国人的印第安居民十分友善。记者跟着一群几乎赤身裸体的猎手,从一个印第安村落出发去打猎。他用自省的口气说:“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非法原木进口国。尽管批评中国人很容易,但其实他们用进口的巴西非法原木制造出来的地板、家具等物品,很多又出口到西方。”印第安人一边打猎,一边抱怨说非印第安人摧毁了属于他们的雨林。他们领着记者去看一种叫做Jatoba(南美柚木)的树,据说是中国进口的大宗。当地的Awa人和貘之类的小动物都吃Jatoba果实,但是很多这种树都被伐倒运走了,“饥饿的Awa儿童在哭泣”。“住手吧!”,原住民用土语发出的抱怨,显得合情合理,甚至震撼人心。在这个片段的最后,记者像印第安人一样脱得精光,跳到水中嬉闹。

十一

镜头一转,出现了巴西南方城市的繁荣景象。记者在一位当地华商的带领下漫游街市。无数商品,布料、服装、玩具,都是Made in China。世界各地都在发生同样的事:廉价中国商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记者在市场上调查巴西特产——美女所穿的比基尼,发现很多也是由中国生产。但有少数标着产自巴西,这引起了他的兴趣。记者走访了一家当地的比基尼企业,经理告诉他,他手中的那些比基尼并非产自巴西,这从质地和罩杯都能看出来。“那么究竟是哪里生产的呢?”经理说她觉得应该是中国生产的。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让这间本地企业举步维艰。以前四个月制作两万件产品,现在只有一半。公司曾经有大量出口,甚至梦想开拓欧美市场,但由于廉价中国产品的竞争,需求下跌,于是雄心壮志化为泡影。经理说,全世界都应该为此感到忧虑,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经济,如果中国样样产品都来竞争,她觉得非常危险。

但是消费者有不同看法。记者拿着中国和巴西生产的比基尼走上海滩,让两位巴西姑娘评判。(巴西女生果然开放,在BBC的镜头前侃侃而谈,记者不得不及时叫停“No more details!”,以免出现18禁内容)一位挑了两种中国产品,另一位各选了一种。记者让两位美眉现场换上中国产和巴西产的比基尼,比较了一番之后说,他认为巴西本地产的质量更好,但是中国比基尼从外观上看差不多。

十二

记者到一座海滨别墅拜访巴中工商总会会长唐凯千(Charles Tang)。唐认为中国的大笔投资可以帮助巴西发展经济、增加工作岗位,而中国则需要巴西的自然资源。记者问,人们应该害怕中国人的到来吗?唐说,中国没有领土野心,也不试图控制别国,一心想做生意,“在我看来,这和英国的帝国主义历史很不一样”。记者只能讪笑以对。

十三

最后一站是美国。

记者首先来到洛杉矶,走进坐满美国小朋友的孔子学院中文课堂,怪腔怪调地学了一句,“明天是星期一”。他采访孔子学院负责人,为什么要在美国推广中文?负责人仍是从商务的角度强调中文的重要性。记者参与了一番课堂互动之后提醒说,虽然这些课程看起来人畜无害,但是所有的资金和师资都是共产党政府提供的。

当地有人忧虑中国借此机会发动宣传攻势。记者采访了一群来自多个族群、反对在学校开设中文课程的居民。一位穿着海军陆战队制服的老年白人男子说,我们不是反对开中文课,而是反对共产中国派来的老师教课和使用共产中国编的教材。旁边一位老太太说,我们不想被渗透。接着是民运分子陈凯,抱怨了一番中国教材没有教他希望讲授的“事件”和“运动”。记者让学院负责人跟这些反对者正面交锋,结果自然是鸡同鸭讲,不欢而散。

十四

穿越辽阔的中西部,记者深入美国工业腹地俄亥俄州。车窗外不断掠过陈旧而冷清的厂房,以及废弃的住宅。扬斯敦是美国钢铁工业的诞生地,巨大的钢铁企业厂房甚至形成了绵延37英里的“钢铁谷”,二战时的坦克就在此生产,但如今这一切已经充满颓败气息,当地犯罪和暴力不断增多。此地钢铁产业的衰落映照出中国同类产业的兴旺。一对忧伤的当地夫妇把记者带到一个有上百年历史,却在两年半以前停产,现在已经锈迹斑斑的工厂。用他们的话说,企业已经把机器打包,远走中国了。“我们失去的远远不止产品,还有文化和生活方式,那是真正让人心碎的事情。”说这话的时候,丈夫的目光投向远处的一潭死水,妻子则抹起了眼泪,她觉得这个工厂本来是可以保住的。

但也有少数几个公司欣欣向荣,比如年产值上千万美元的Brookfield。这个制造钢管的公司成功地抵挡了来自中国的猛烈进攻。公司老板正在谋划针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反倾销诉讼,促使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课以高额关税。这将改变公司及其雇佣的56名工人的命运。

十五

美国首都华盛顿。阴郁的天空下,风吹叶落。记者就汇率问题采访国会议员。就汇率问题制裁中国可能会引起中美贸易战争,您怎么看?议员说贸易战争不符合双方的利益,但不能就这么无动于衷吧?有时候需要有一场尘暴(dust storm)来解决问题。

记者和一位《经济学人》编辑边吃中餐边讨论贸易战争的问题。编辑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如果中国遭到制裁,会像很多国家一样进行报复,这可能危及整个世界经济。

镜头一转,载着记者的直升飞机掠过海面,飞向一艘游弋在太平洋上的美国驱逐舰。近年来美军越发担心中国军队的投放能力。记者在船上采访美国国防部政策副部长米歇尔弗卢努瓦。弗卢努瓦认为中国近年来加大了军事开支,但不够透明。中国不断扩张的军力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自卫需求。她强调,中国周边的水域和空域处于世界经济的“动力室”,商业往来络绎不绝,必须保持稳定,受国际法规约束。

记者接着来到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豪宅,征询他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弗里德曼说,现在的局势并不是中美两国同时上升,而中国更快,而是美国前所未有地衰颓、停滞,中国则欣欣向荣。“最让人不安的,不是中国的共产主义,而是她的资本主义。在中国身上,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自信、积极、勤奋、牺牲……如果说这些精神造就了一个不同的美国,它们也可能造就一个不同的世界。而那将是一个别人设定规则,并加以推行的世界。我希望,在我的孩子成长其中的世界,有一个强大的美国来制衡强大而繁荣的中国,而不是中国的强势与日俱增,而美国却陷入和自己作战的尴尬境地,无法像过去那样投放经济和军事力量。”

元宝推荐:wage, 通宝推:njyd,上古神兵,大眼,temptemple,路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