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泰西英雄传 -- 丁男

共:💬187 🌺22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23)猛虎2营

陆房战斗胜利突围后,师部驻在东平无盐村,整装待发准备过津浦铁路。这时,六支队政治部李冠元主任来师部开会,要孙连捷和自己一道返回支队。从个人角度来说,小孙当然愿留在师部,随主力部队过路东。经向师政治部黄励副主任请示,决定孙连捷仍回六支队。在小孙到师政治部学习期间,己调唐畾(即唐绍光,东平县唐楼村人)同志接替工作,任六支队政治部青年干事。所以,小孙回六支队后,组织上调其到2团任青年干事,接替调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学习的魏岱锋同志的工作。

陆房突围之后不久,根据八路军总部和山东纵队关于部队整编的命令,以及陈光代师长和罗荣桓政委的指示,六支队对原有3个团进行整编,各团均改为营,下编4个连,从各团调出1个连到县成为独立营的骨干。六支队兼基干团,不另设团直机构。整编的目的,在于克服头重脚轻(各团机关大而连队兵员不足)的现象,使部队更加集中、机动,便于指挥,而且有利于地方部队发展。原六支队1团改为1营,胡国钧任营长,刘继星任副营长,刘星任政治委员,左平任总支书记; 原六支队2团改为2营,胡循武任营长,晋士林任副营长,邹鲁风任政治委员,万晓塘任总支书记; 原大峰山独立营编为3营,磨力任营长,魏金三任政治委员,左宏奇(李大同)任总支书记; 原3团一部编入特务营,高塔拉任营长,谢长林任政治委员,张心田任总支书记。

部队整编时,取消了团直机构,缩小了营级编制,充实了连队,加强了连的领导(有的营长、副营长改任连长),每个连队150至180人左右,每个营编4个连,营部设有政委办公室、供给股、卫生所、通讯排、侦察排、警卫排。连队火力也加强了,每个连都有机枪班,配备3挺轻机枪。这样,六支队就成了一个机动的主力团。

整编后,2营的新任营长胡循武,是位老红军,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多次立功受奖。他身体健壮,行军爬山如履平地,练就一副铁脚板,一般年青人都跟不上。满口江西话,爱唱兴国山歌。他讲话开始大家听不懂,后来也就明白了。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知识面广,讲起话来生动有力,解决问题果断及时,从不拖泥带水。他对下属干部要求极严,对部队中的游击习气甚为厌恶,要求军风纪律绝不马虎,到2营很短时间就建立起威信。

新任政委邹鲁风,思想理论水平高,分析判断问题准确,具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头脑,对同志诚恳热情,对工作严肃认真,密切联系群众,事事以身作则,掌握政策原则性强,对干部循循善诱,帮助提高,是指战员的良师益友。他在2营工作半年多就调离了,大家都很是留恋。

新任副营长晋士林,原在范筑先部队任支队参谋长,中等身材,军人姿态颇为郑重--行如风、坐如钟,腰板挺直,很有气势; 他理论水平高,讲问题条理清楚,性格开朗爽直,是个乐天派,但发起脾气来又暴烈异常。他作战勇敢,机动灵活,头脑清醒,善于捕捉战机。作风上雷厉风行,决断迅速,不讲空话,严格要求,必见实效。

整编后,孙连捷留在2营仍任青年干事。营里取消了政治处,改成政委办公室,成员有组织干事夏页文,宣教干事赵明,锄奸干事纪明,民运干事侯德章,敌工干事明德俊和技术书记邵朴。

2营下属4个连: 5连连长夏树林,指导员吴志笃,后由徐宝信接任; 6连连长张廷甲,指导员侯承寿; 7连连长张杰,指导员牛心健,后由王英运继任; 8连副连长郑重,指导员张治安。

2营在开展平阿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不遗余力,足迹遍及平阿山区的大小村镇。自6月起,连续在孝直、石横、花篮店一线作战,封锁围困敌据点,打击敌人抢粮抓丁,掩护地方政权,帮助成立农、青、妇、儿群众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帮助成立平阴、东阿县基干大队,并在武器弹药和军政训练上给予帮助。工作基础较好的村子成立了村自卫队(民兵),使平阿山区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方圆50多华里的地区成为部队比较可靠的后方。

山区的8月,正是农历中伏最热的季节,骄阳似火,照射得用石板盖顶的房子仿佛蒸笼一样,没有一点风,热浪象凝固的火团,热得人无精打采,连话也懒得说,庄稼都低了头、直不起来。山区的水又非常困难,有的地方要翻山越岭20多里路挑一担水。人们真是惜水如油,别说洗澡消凉,就是喝水也只能每人每天分配两茶缸。

就在8月下旬的一天,东阿城内30多个鬼子、300多名伪军,一早起床、整队出发,在丁圈吃过早饭后,兵分3路向2营驻地罗圈崖进攻。2营早已获得情报,决心以逸待劳,先行消耗敌人,尔后组织反击。2营的战斗部署是: 6连为左梯队,8连为右梯队,分别阻击敌人两侧掩护部队,打垮后再合围中路敌之主力。7连为正面阻击,待6连、8连得手后,发起猛攻歼灭敌人。5连为预备队,由营部领导直接掌握。

9点多钟,战斗打响,敌人两侧掩护部队各有5、60人,全系伪军,一经接触,几乎未经什么激烈战斗,就赶忙后撤向中路敌军主力靠拢。正面之敌有伪军200余人,集中了几挺机关枪、掷弹筒向7连阵地射击。7连战士在村外大道两侧高地土坎上构筑了简单工事,对远在500公尺以外的敌人扫射不予理会。敌人不见回击,认为对方已经撤退,便大摇大摆地向村内推进,距离本部阵地不到100公尺时,7连连长张杰发出命令,全连机枪、步枪一齐猛射,战士们从土坎上跳下跃入敌群,与敌人展开白刃搏斗。冲在前头的伪军,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全都吓慌了,20多名伪军被缴枪俘虏。敌人前锋失利,两侧败退,动摇了中路大队人马,他们立即向丁圈镇败退。6、7、8连岂能放过、跟踪猛追,分3路包围了丁圈,乘其立足未稳发起猛攻。敌人据守村寨有利地形拼死抵抗,部队两次攻击均为敌火力压制,未能突破阵地。经过重新组织兵力,集中火力实施第三次冲锋时,7连政治指导员牛心健手持驳壳枪一跃而起,带领战士冲杀,冲破了敌人前沿阵地。在继续指挥部队向村内猛扑时,架在房顶上的鬼子1挺轻机枪猛射过来,牛心健同志身中数弹,当即牺牲。这时,孙连捷在他身边,眼见亲密战友壮烈殉国,强压住心内无限悲痛,随同部队继续向村内冲杀。连长张杰此时又负重伤,战士伤亡20 余人,副指导员王英运挺身而出,继续指挥部队冲杀。经过6、7、8连3面攻带,1个多小时激烈搏斗,终于将敌人逐出丁圈镇,狼狈向九女泉逃去。此时,胡循武营长、邹鲁风政委、晋士林副营长率5连赶到,小孙向他们报告了牛心健牺牲、张杰负重伤、战士伤亡20余人、弹药消耗较多的情况,他们遂命令5连即刻追击敌人、紧咬不放,7连打扫战场。

九女泉距离东阿县城10多里路,是东阿城东南屏障。九女泉因为泉水清冽喷涌,常年不息而得名,民间传说是九天仙女沐浴之处。敌人败逃至九女泉后,立即派100多名日伪军占领南山主峰,居高临下,用火力封锁部队前进。

13点多钟,5连开始向南山攻击,6连则向南天观迂回。从早上9点开始,指战员苦战4个多小时,追击敌人20多华里,冒着烈日高温,滴水未进,连续作战,从未喘息,人人都满身大汗,象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不吃饭还可以,喝下上水可真是难以忍受。有的战士中暑倒下,更有中暑后昏死过去,没有水抢救而失去了宝贵生命。营部领导见状迅速组织7连给兄弟连队送水,这水真是救命的甘霖,指战员喝了清凉的泉水,激战的劳累顿感消失,精神振奋地又投入到厮杀之中。

攻击南山的5连,展开散兵队形,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山上没有道路,没有树木,光秃秃没有一点隐蔽物,只能利用大大小小的岩石作掩护,跳跃前进。敌人占据着制高点,以逸待劳,本部战士一举一动都看得十分清楚。但战士们发挥了“集体投入、各自为战”的精神,互相掩护、交替前进,动作迅猛、犹如闪电。5连连长夏树林、指导员吴志笃,指挥机枪班掩护战士们前进到距顶峰30多公尺处,将敌3面包围,全连火力一齐开火。战士们上好刺刀,手提手榴弹,一排子猛轰投向山顶,借浓烟掩护发起多路冲锋,一鼓作气攻上山顶,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打死、打伤敌人2O多名,残余敌人只好溃退下山,逃向东阿县城。本部咬住不放,一直追至东阿城下。

这次战斗,从早上9点开始,至下午5点结束,历时8个小时,共毙伤敌50余名(内有鬼子8名),俘伪军50余名,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50余支,追击敌人30余华里。这就是威震平阿山区、有名的九女泉战斗。这次战斗打出了威风,打出了荣誉,打得东阿敌伪军龟缩城内1个多月不敢出来。平阿山区人民到处传颂着部队英勇战斗的事迹,对于2营十分敬仰,赞誉为“猛虎2营”,因为营长姓胡,有的还亲切地称作“胡2营”。

1939年9月,2营又一举歼灭了活动在平阿山区黄坡一带,不打鬼子、专搞磨擦、破坏抗日活动、一味搜刮民财,绰号“钱九团”的钱赞臣团300余人,扩大了平阿山区根据地。10月份,建立了平阿县抗日民主政府,县委书记熊善隆同志兼任第一任县长。

九女泉战斗和歼灭钱九团的战斗,检阅了部队半年多整训的战绩,显示了本部战斗能力和军政素质的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和政治工作的威力,党员在战斗中的模范作用,战士们高度自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同时,暴露出部队后勤供应工作的薄弱,例如苦战一天,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增加了体力消耗,降低了战斗能力。

战后,部队释放了被俘伪军,让他们抬着打死的日伪军尸体回东阿县城,扩大了胜利的影响。本部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决心发扬成绩,克服弱点,准备投入新的战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