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泰西英雄传 -- 丁男

共:💬187 🌺22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22)陆房战斗

115师部率686团和津浦支队在陈光、罗荣桓同志指挥下,在泰西地区具体指导建党、建军、建政工作,使得泰西抗日根据地充满生机,朝气蓬勃。各项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人们欢欣鼓舞,到处欢声笑语。115师在六支队及地方武装配合下,英勇作战,连战皆捷,极大鼓舞了泰西军民。

115师开始时仿效在山西的做法,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最初,军事斗争以打击伪军为主,消灭了伪军,就打掉了日军的耳目,使得他们孤立在据点内,成为聋子和瞎子。陈、罗首长亲自指挥师直和686团,在六支队的配合下,向东平、汶上、宁阳地区发展,扫除了汶河上所有的伪军据点,歼灭伪军大约1、2000人。

此举对于日军震动很大,但是日军还不知道这支部队的实力,遂连续发动了三次进攻。

第一次,日军出动600多人,进至鲁西区委驻地附近,距离常庄大约六、七里路,115师接到张霖之同志的告急电后,即派特务营的两个连前去掩护区委转移。之后,这两个连和区委的警卫队一起将日军击退。

第二次,日伪军出动1000余人,进至六支队2团驻地附近,该团战斗力是六支队中最强的,有过消灭数百敌人的战例。陈光代师长为了锻炼2团,令其正面防御,敌人进攻时不准撤退,同时,命令686团和师特务营各抽两个连保护该团两翼。地方部队打惯了游击,战术比较灵活,但是一般不打正规战。当时主力部队较少,为了迅速使六支队上升为主力,陈光同志很注意帮助其进行军事训练。这次战斗以2团为主,将敌打退。经此一战,该团的战斗力得到了提高。

第三次,敌人出动2000多人,在东平、汶上一带进攻686团,又被部队打败。

三次进攻均以日军为主,伪军较少。这三次进攻被打退后,日军极为震惊,确信老百姓所说的“平型关下来的老八路来了”并非虚言。

随着泰西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威胁日军控制的津浦铁路和战略要地济南,成为其一块心病。日军遂妄图在东进支队立足未稳之际,组织强大兵力,实施分路合击,一举歼灭部队主力于泰肥山区。

日军驻山东最高指挥官、第二军团司令官尾高龟藏中将,于4月下旬调兵遣将,从济南、泰安、兖州、济宁、聊城、荷泽等地调集日军精锐部队5000余人,秘密开至肥城、宁阳、长清、平阴、东平、东阿等据点,配备各种炮类100余门、汽车200余辆。5月上旬由尾高龟藏亲自指挥,兵分9路向泰肥山区分进合击;其作战部署是:

第一路,由泰安出动,经天平店向王晋西南大柱子进攻;

第二路,由肥城出动,向南、北老僧台进攻;

第三路,由平阴出动,经孝直、后岭向黄土岭进攻;

第四路,由东阿出动,经演马庄向东进攻大、小董庄;

第五路,由东平出动,经须城向麻子峪进攻;

第六路,由汶上出动,北进过汶河,经漳城向岈山连攻;

第七路,由宁阳出动,过汶河经安驾庄向孟家寨子进攻;

第八路,由大汶口出动,经古城向东、西界首进攻;

第九路,由泰安满庄出动,经夏张镇向安临站进攻;

尾高龟藏的军团指挥部,设于肥城四区演马庄镇,距离陆房镇35华里。

1939年5月2日至8日,日寇先后“扫荡”东平、汶上地区,压迫八路外围部队渡过汶河,向泰肥山区转移。9日开始,各路敌军统一指挥,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步骑配合、紧缩合围的战术; 分头齐向泰肥山区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带推进。10日,各路敌军已经相互连接,对山口、隘路、高地进行了严密封锁,整个泰肥山区被敌军重兵围困。

根据侦察及从济南、泰安日军驻防地内部得到的情报,部队发现敌人屯集重兵将要大举进攻; 当时,罗荣桓政委不在师部,陈光代师长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行动方案,决定: 师部和鲁西区委率686团、津浦支队和六支队2团向大峰山地区转移; 六支队司令部率3团向东平县荣花树一带转移。5月10日晚间,部队两路分别行动,六支队由于对地形熟悉,途中虽遭遇敌人,但是敌人按照统一部署未作纠缠,而且东平方向为敌人薄弱环节,故而仍能从敌人合围未拢的空隙中钻出去,连夜急行军80余华里,到达东平县东北之荣花树一带。向大峰山转移的师部所率各部队,还未出泰肥山区,就在牛家庄、老僧台一线为敌所拦阻,随即折返东西陆房、大小董庄一带。这样,一场粉碎日伪军9路围攻的残酷血战,就在5月11日,方圆不到10平方公里的陆房山区展开。

东、西陆房地处济南至济宁公路以西,四面环山,西邻大小董庄。北靠黑峪、牛家庄、黄土岭,东接凤凰山,东南是一溜五村(孟家村、赵家村、郝家村、刘家村、李家村),南有蛤蟆山,西南为岈山、肥猪山。肥猪山是四周群山的主峰,高约600公尺,南北长约3华里,东西宽约3华里,山上悬崖峭壁,巨石嶙峋,终年不生草木,山腿向四方伸延。东西陆房村四周沟深崖高,便于人马隐蔽。

这时,本部的部署是: 686团团长张仁初(湖北红安人,1927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共产党,开国中将)、政委刘西元(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共产党,开国中将)率领l营占领陆房西南岈山、肥猪山一线阵地; 2营占领大小董庄南北山地、延伸至凤凰山两侧; 津浦支队长孙继先(山东曹县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共产党,开国中将)率领4个营(含冀鲁边7团一部)占领凤凰山、鸠山、望鲁山一线阵地; 六支队2团抢占老僧台南山、牛家庄、黄土岭一线阵地; 师部特务营和骑兵连占领蛤蟆山阵地并作为机动部队。陈光代师长、黄励副主任、王秉璋参谋处长率领指挥所在陆房西南安家老林内进行指挥。

战斗于11日7时展开,肥猪山就成为本部必须坚守和敌军拼死争夺的阵地。686团1营在营长钟炳才、教导员王六生率领下抢占了肥猪山主阵地,副营长徐连元带1个连抢占了岈山,团指挥所设在肥猪山脚下的簸箕掌村。686团全体指战员决心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保持115师的荣誉,誓死保卫领导机关和鲁西区委,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寸土不让,粉碎敌人的9路围攻。

鬼子的步、骑兵在重炮火力支援下兵分3路向肥猪山、岈山运动,肥猪山三面受敌,迎击着从南尚任、红山口、孟家寨子3个方向敌人的猛扑。本部指战员大多是经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参加过平型关战斗,作战英勇顽强,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武器装备也比过去大为加强,1个连有6挺轻机枪(有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还有苏式转盘机枪),战士们使用的步枪多是日本三八大盖枪,每人100多发子弹、4枚手榴弹,真是兵强将勇、武器精良。指战员利用山石、土坎,冒着鬼子猛烈炮火的狂轰滥炸、沉着应战。炮声隆隆、山崩地裂,弹片碎石铺天盖地,如雨点般洒向四野,有的战士被掀起的巨浪土石埋住身躯,挣扎着爬出来继续战斗。有的战士身负重伤不哭不叫,轻伤不下火线,利用每一块山石,每一段石堰迎击敌人。当鬼子攻击部队冲到阵地前100多公尺时,本部以机枪、步枪、手榴弹集中火力猛打,战士们跳出石崖向其冲杀,冲在前面的鬼子不死即伤、纷纷倒下,后边的鬼子连滚带爬滚向山沟崖坡脚下。1营2连连长龚玉烈,带领部队坚守岈山阵地,英勇机智,以攻为守,争取主动,不断组织小部队实施反冲锋,一上午就打退敌人9次冲锋,使得敌人尸横遍野,阵地则巍然屹立,寸土未失。

敌人向岈山冲锋多次均未得逞,便集中兵力在10几门重炮掩护下,向肥猪山主阵地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进攻。1营3个连有了2连的经验,在敌人炮火猛轰时尽力隐蔽,待鬼子兵接近阵地时再集中机枪、步枪猛烈开火,排子手榴弹一齐投向敌群,真象狂风暴雨,又象雷电轰鸣,敌人的炮火停止了,我们的战士则近战大显神威,直打得鬼子哇哇乱叫,阵地前横七竖八倒下一片尸体,侥幸未死的鬼子丢魂丧胆,如同“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退下山坡。

孙继先同志率领的津浦支队,5月10日夜即与敌人交上火,部队迅速抢占凤凰山。凤凰山位于陆房东北,山高约500公尺,是陆房东部屏障,他们扼守住凤凰山阵地,迎击着从安临站、大柱子、界首3路进攻的敌人,指战员连续打退日伪军10多次冲锋; 坚守了阵地。14时,一股日军200余人,绕过鸠山阵地向东陆房偷袭,情况十分危急。孙继先当机立断,决定由政委潘寿才(河南新县人,1928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共产党,开国少将)指挥坚守凤凰山,自己带3个连反击,与偷袭的日军在东陆房村外反复拼杀,打退了日军进攻,鬼子遗尸50余具,狼狈逃窜,支队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数十支,保卫了师部的安全。

师部特务营坚守陆房村南之蛤蟆山阵地。14时多,从孟家村顺着河沟窜进200多鬼子兵,向西陆房进攻,情况十分紧急。陈光代师长急令骑兵连和身边特务营留下保卫师部指挥所仅有的1个连进行反击,短兵相接,白刃交锋,杀成一团,河谷中一时间喊杀声连天。经过反复冲杀,终于将敌人赶出河谷,退回孟家村。并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20余支。

六支队2团占据老僧台南山、黄土岭一带阵地,阻击由肥城、平阴两路进攻之敌。黄土岭阵地是敌人攻击的重点。双方反复拼杀,几经易手,至于下午,2团阵地收缩于小董庄之北山,日军300余人继续向南推进,这是本部扼守西陆房正北的最后一道屏障,如再为敌攻占,师直机关则要为敌所犯。指战员抱着有我无敌、决战决胜的意志,拼死冲杀,在686 团2营的配合下,苦战1个多小时,终于把突入之敌大部歼灭,保障了全线的安全。

战斗中,师政治部的同志分别由部长、科长带领,赶往前线各部队阵地,进行战地政治鼓动工作,协助营连干部组织指挥,与战士们一起迎击敌人,坚守阵地,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供给部、卫生部和战士剧社的同志,则组织群众烧水送饭,抢救伤员,不遗余力地为火线战士服务。这天,孙连捷跟随政治部未上火线的同志,在西陆房村西肥猪山下的大沟内,参加对伤员的救护工作。师直的勤杂人员和骡马、担子、辎重都有秩序地聚集在这里。东西陆房的群众也多在陆房西北通往大董庄的沟内,政治部的几位同志负责组织他们隐蔽,保持了秩序,使他们免受伤亡。

整整一天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陈光代师长在指挥所里精心部署,冷静、机智地指挥着战斗。王秉璋参谋处长保持着与各部队的联系,不时派出参谋人员观察了解各路战况。敌人的炮声、枪声,久久在山区回响,平常说话的声音根本听不清。炮弹还不断在指挥所四周爆炸,尘土漫天,陈光同志处惊不乱,稳如泰山,当鬼子两次偷袭突近陆房村外时,他把身边仅有的1个连拉出去,坚毅果断地亲自组织反击,击退了敌人,保障了战线的稳定。

黄昏后,日伪军畏怯夜战,各路敌人纷纷收缩兵力,据守山隘、沟口、高地,对于本部严密包围监视,以待次日再度进攻。苦战一天,日落西山,人人都长出了一口气,我们终于粉碎了敌人9路围攻,保存了有生力量。但不能恋战,必须利用敌人不敢夜战、收缩兵力和地形不熟的弱点,实施突围。陈光代师长、黄励副主任、王秉璋参谋处长召集各部队、师直各部门负责人部署: 决定686团1营、师部特务营掩护师部和鲁西区委沿岈山沟口小路越出封锁线,向西南方向转进,至东平县东北无盐村一带; 686团团部率2营经上庄、红山、孙伯,越过汶河,到汶上县西北一带; 津浦支队由东陆房向南,经孟家寨子,过摩天岭,再向西南到东平县东北荣花树一带; 六支队2团往西北方向,越过屯头,直奔平阿山区。并严令各部队,如隐蔽秘密突围不成则强行突围; 所有部队一律枪上刺刀、压满子弹,尖兵班配合侦察员一律短枪在前,突围中只许前进不准后退,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

夜幕降临,本部所有部队开始收拢,实行突围战前动员,整理组织,宣布纪律,紧急轻装,埋藏笨重物资,掩埋阵亡烈士。

突围的战前动员,是政治部副主任黄励作的。

大家坐在一个小树林的外面,没有灯火,四周黑黝黝的。

黄励的声音低沉、惨痛、简洁明了: “同志们,我们被敌人包围了。只有跟着部队一起冲出去,才有生路! 拼死拼活也要冲过去! ”

“八路军是打不垮、拖不垮的铁军! ”

“但不要恋战。”

“不准丢弃伤员。”

“不准丢弃武器。”

“没有命令不准开枪。”

“不准咳嗽,不准说话,不准弄出响声,要互相帮助。”

黄励副主任要求,所有人员一律以白手巾扎在左臂以便识别; 马蹄子都要包起来,用雨衣、厚布、绳子缠上; 马会嘶鸣,除了要包上蹄子外,马嘴也要包上。手电筒、行军锅、油桶、饭盆、缸子这些容易发出响声的东西,统统丢掉。

孙连捷那时所带物品不多,除短枪外,只有一个书包、一个背包。小孙把背包扎紧,把鞋绊(马甲)捆好,试着跳了一下,一点声音也没有,又吃点干粮,喝点水,随着政治部大队出发。

21时,各部队按照部署分路行动,队伍跟着向导,悄无声息、隐蔽肃静地行进。为了掩护部队胜利突围,迷惑敌人,转移其注意力,各团都派出小分队,在突围部队相反方向,虚张声势地又打枪又甩手榴弹,使敌人不得安宁。部队主力终于从敌人的缝隙中间,神不知鬼不觉地突出重图。

5月12日清晨,日伪军继续对阵地发起猛烈炮火袭击,步兵一直攻到陆房村内,未见对手踪影。至此,敌人精心策划的9路围攻便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日军把被打死的官兵尸体用汽车拉走,拉不完的就在撤退时把死尸垛起来,夹杂木材,倒上汽油放火焚烧。日本鬼子撤走以后,还有未烧尽的鬼子尸体,臭气熏天,惨败之状由此可见。

面对铁桶合围阴谋失败,日本强盗惨无人道地向人民群众实行疯狂屠杀。他们在东陆房山坡捕去13名群众,无耻地逼迫他们穿上八路军服装,戴上军帽,拍照以后用刺刀捅死。在一座空地窖里,躲藏男女老幼群众44人,曳子发现后,点着秫秸、浇上汽油,将他们活活烧死。据不完全统计,在东西陆房、大小董庄、黑峪等5个村庄,被敌人残杀的群众达126人,而这些村庄的房屋大部被烧毁。

陆房战斗经过一天浴血奋战,毙伤敌大佐联队长以下官兵1200余人。本部指战员亦伤亡200余人。这次战斗是115师挺进山东后在泰西地区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是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这次战斗的胜利,巩固发展了泰西抗日根据地,使之成为鲁西和鲁中南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纽带。陆房战斗后,根据中央命令,115师部率686团2个营、津浦支队4个营挺进津浦路东沂蒙山区; 泰西地委从泰安、肥城两个独立营选拔了300名战士,补充686团。

为了纪念陆房战斗的胜利,115师政治部宣传部赖可可(广东大埔人,1928年加入共产党,建国后,曾任青岛市委书记,浙江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同志创作了一首著名的陆房战斗歌,歌词是:

伟大的战绩,十年的光荣,

陆房残酷的战场上,打破了敌人扑灭我们的迷梦,

不怕敌人的合击和围攻,更不怕敌人的猛烈炮火轰,

钢铁般的意志,怎样也不能动摇,

冲! 冲!

没有个人的安危,

只有英勇的冲锋,

胜利的突围,党艰苦培养成功。

我们应当欢呼--万岁!

我们的胜利,就是敌人死亡的丧钟。

这首雄壮的歌曲,曾在山东部队中久久流传,成为部队光荣战史的一首不朽颂歌。

关键词(Tags): #陆房战斗(大圆)#115师(大圆)通宝推: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