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吐偶的】抗震结构设计思路 -- Holz

共:💬49 🌺20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吐偶的】抗震结构设计思路

新id,家当长期为负。贴篇旧文,看能不能骗点银两出来...

08年地震后在某论坛上写的一小段。刚才回去又给扒拉出来。

从结构上来说,抗震设计主要就是三种设计思路:

1.靠刚度取胜

2.靠柔性取胜

3.靠耗能取胜

1.刚度嘛,设想一下放一个铁盒子在地上肯定怎么震也坏不了。如果担心它整体翻倒掉,再在底上加焊一个足够宽大的铁板。(个人觉得CCTV就是这种思路。。。。)

对于刚度来说,多层、高层建筑最好的选择就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和剪力墙的组合在于,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大,延性好,但侧向刚度小;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刚度大,二者合用优势互补。

所谓抗侧刚度,就是对于非震中的大部分地震地区建筑,所受到的最主要的地震力的水平方向的力,抗侧刚度就是抵抗这种水平力的刚度。

但对框架的间距(8米左右最佳)、剪力墙的布置有很多要求,建筑师可能不喜欢。

2.不能做到真正的钢板一块的时候,还需要用一种靠接近“柔性”的思路来调整,最基本的是建筑物每隔一段距离设计一道一定宽度的抗震缝,把建筑物化整为零,免得被地震撅折了。

日本人的抗震技术中有一种是在桥梁或者重要的高层建筑基础处垫一种高强度高耐久的弹性材料,(好像类似于橡胶?),相当于自行车减震。

再有高层建筑因为变形较大,有的在顶端放一块非常重的东西,智能控制,多用于抗风,楼顶往东倒时就把它往西移,楼向西倒时就往东移,保护平衡。对地震应该也有用吧。重物压在顶层,抵制了高层建筑的鞭梢效应。

3.耗能结构的思路是,在结构上设计一段短且受力集中的梁、斜杆、结点等(这是很容易通过结构计算设计出来的),这一部位采用变形能力大的钢结构或其它高阻尼结构,在地震中吸收耗散大部分能力,并且在效长时间之内不会出现结构失效。比如钢结构的偏心斜撑结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中斜撑与横梁与柱的交点之间的一小段梁段,即为耗能梁段。

又如日本人发明了一种带竖缝的钢筋混凝土板,开缝墙板自身的刚度和承载力下降了,但在地因为它率先破坏吸收了大部分地震能力,保护了其他主要的梁柱结构。

关键词(Tags): #抗震结构(嘉英)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