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既不伟大也不光荣,只有残酷和求生 -- MRandson

共:💬189 🌺1895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信息时代虽然有进步

但是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一般人难以鉴别。在涉及个别维权的案例上,可以引起各方注意。但是在很多其他方面,未必真正有用。

八平方时候大家都听美国之音,BBC等电台。很多人还认为这个是真相,后来看看也不过如此。你在北京坐出租车,司机很多都“熟悉”国家大事。

现在你看看网上关于国内时局的帖子,关于毛泽东的帖子,很多帖子非一个极端就是另外一个极端。有时候你不知道发贴的人是什么背景,还是失了恋发泄的小混混。根据忙总的说法,中国真正有能力作用的人在体制内,而这些人往往是不上网的。

家人经历,2005左右,父亲在退休前不久评上博导,当时他也想因此晚退休几年,当然因为不能如愿。大学有几个对头,在网上匿名发文说他腐败,水平超低,文章没有第一作者(如果行内的人应该知道评估研究生看是不是第一作者,评估教授看是不是通讯作者),骗到了永不退休的终身教授。但是跟贴的人很多,多是附和。而且父亲当年没有退休,有很多相关的工作网页,google这个攻击贴子不在第一页。2010年,父亲退休几年,别的网页都没有了,google他的名字,这个帖子排在首位,所以根据这个2005左右的帖子,他无能他腐败他还在工作岗位上。我问问父母能不能联系那个网站把东西删掉,我父亲说不在乎。腐败不腐败有人调查过。我现在行内的跟人打交道,偶尔发挥余热,人家要么认识我,要么圈子里知道,他们知道我能做什么。这些跟我有关的人,没有什么人是用Google看的。

说得远一点了。还有就是当局除了禁止言论,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赞助实际倾向于自己的“中立”网站,大量散布对自己有利的言论。如果时光穿越,让二战前有因特网,肯定是德国的各大网站波兰侵略德国的帖子压倒一切。即使不倒流,看看美国911以后的媒体一边倒。

如果说,二战后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让几个参战国的当权者不敢胡闹,特别是有核武器的情况下。战争的成本加大了,让美国这样的财主都负担不起。人口结构的变化,西方的国家的生育率下降,人力成本的提高,也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国际化的投资和商品进出口下,往往不同国家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捆在一起,打烂了你也好不了我。在这种情况下,二战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不会发生。但是第一,西方国家的政客财阀还是可能为了自己利益发动局部战争,比如塞尔维亚阿富汗伊拉克。因特网时代,美国西方国家的因特网是有对这类战争的不同声音,但是最多就是装点民主普世的门面,从来没有达到改变方向的作用。第二,没有硝烟的战争更加流行了,比如苏东波的变颜色,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美国贸易博弈,中国争夺国外资源。这种“战争”算是文明了。胜利者对于失败者说,我不夺你性命,但是我可以叫你家产蒸发或者倾家荡产。

发动战争的当权者一般的大错误就是错误估计了战争的时间和进程,认为能够速战速决。小民在同时也不会更清醒,一开始也会犯同样错误发昏。比如,一战爆发,明明是机关枪铁丝网壕沟等东东有利于防守,但是双方的战略一开始都是速决战,德国想重现普法战争,施里芬计划还算离成功不算远;法国要17号计划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然后重现耶拿,打进柏林。大家都一开始都是士气高涨,包括后来革命的沙俄百姓。等到西线僵持下来,大家脑子清醒,但是已经收不住了,所以只能往里面填人肉。俄国只能用革命来解决了。二战一开始德国进展神速,灭掉法兰西一个多月而已,双方的伤亡人数加起来不如一战一场索姆凡尔登级别的战役。这个时候民众也不能清醒。朝鲜战争一开始北朝鲜进展神速,仁川登陆后“联合国军”进展神速,美国和盟国进入阿富汗一开始进展神速,进入伊拉克一开始进展神速,可惜都有“后来”。如果一开始掌握国家命运的人犯昏,或者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欺骗,小民要有深谋远虑何其难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