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萧条到繁荣,再到萧条 -- 西瓜子

共:💬2898 🌺24009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3(26)从美国的“天下一家”,到美日欧的“天下一家”

瓜子此前已经提到,1943年美国的一本畅销书《天下一家》,明确地表明了美国人的心愿,以及对未来世界的规划。

在美国人的领导下,世界将会如此安排:唯一的“生产者”——美国生产的产品,将会倾泻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包括欧洲和日本在内);同时,将全球一切资源运回美国,作为支付手段和报酬,回馈给美国的厂家,并且,作为原料,以启动美国国内下一轮的再生产。

这一循环无线进行下去,直到永远……

如此,美国人的幸福生活将会“二世三世,以至于千秋万世”。而美国资本也将在这无限的循环中一轮轮无限增值下去,直到永远……

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拆掉原有的一切篱笆和藩篱。自然,这所谓的篱笆和藩篱之首当其冲者,即是旧有的英国殖民体系【1】。于是,这个体系以及与之同类的那些体系(如葡萄牙殖民体系、法国殖民体系等等)都列入必须被拆掉的行列。

于是,我们查阅历史,就会发现,美国人在1950年代起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浪潮中,以及在摧垮英法等国旧有殖民地位方面,发挥了强力的推手作用。

于前者(暗地里,推动殖民地独立),其典型表现有:到1954年为止,美国不再支持法国殖民主义在印度支那的继续存在(这是“奠边府大捷”后法国被迫退出东南亚的背景),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向英国施加压力敦促其加快马来西亚等殖民地的非殖民化步伐;于后者(打击和摧垮英法旧殖民势力),一个典型事例,即是瓜子此前谈到过的“美苏联手,从苏伊士运河战争中轰走英法,导致两国在埃及及中东势力大衰”事件。

作为历史大势的发展结果,作为人民斗争的结果,也作为美国调整后政策的结果【2】,到1970年代尼克松上台之时,世界上绝大多数殖民地均已独立。

这个独立的进程,以非洲最为显著,所以瓜子以图例说明之:

下图:非洲国家独立情况。红色区域的国家乃是1960年独立的国家,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其他国家独立时间,同时在图上标出。我们很容易得到结论,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是在1970年之前独立的。而事实上,非洲殖民地独立的浪潮,乃是全球情况的缩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没错,到尼克松上台之时,美国人的第一步战略构想已经实现:旧有的殖民体系已经基本上被拆除了。

按照既有的思路,美国人这时候就可以打开香槟庆祝胜利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运行本节开头提到的那个循环即可:世界各国从此作为美国人原料、能源、资源提供地,并且无限量接纳美国人倾泻的工业品。

于是,童话中的那个结尾就此出现在我们面前:美国人“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永远”。

可惜这个美好的结局,永远只能存在于神话和童话之中。

我们已经知道,这根本没有变成现实。美国人的“天下一家”,变成了美国、欧洲和日本大家伙儿的“天下一家”。

通过以前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所以不能抛弃欧洲日本而令其沉沦为美国人的垫脚石,乃是基于对抗红色集团(包括苏联集团和中国)的需要。所以,我们在转了一大圈之后,才发现,红色集团才是欧洲和日本人的救命恩人。历史,有的时候,真是够讽刺的!哈哈!

对于美国人来说,最令人沮丧的并未局限于此。到1970年代初,欧洲和日本不但赶上了美国的经济技术水平,甚至,其竞争力开始对美国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所以,时间截止在1970年代初,恰恰在尼克松上台前后,我们若粗略分析瓜子反复强调的那个“国际经济贸易体系”(此时,它的框架,还叫做GATT),就会发现其与二战末期美国人的最初设计有着巨大的差别:

最高层级,乃是由美国、欧洲(确切来说,是西欧)、日本联合担当。

这个层级,在二战初结束的时候,仅仅是由美国一个来担任的,然而此时其阵营大大扩充了,又加上了西欧和日本。

在体系中,这个层级国家的优势在于其技术先进,资本充足,控制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主导权(自然,又以美国为主)。基于这个现实,它们在体系中所担当的任务,乃是生产较高科技的产品。

这些产品在世界上仅仅有较少国家才能够提供,于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稀缺地位,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处于“卖方市场”,卖家处于优势,因而可以尽量抬高自己产品的价格,从而在“应得利润”之外,还要获得一个溢价,或者我们把这个溢价叫做“超额利润”。

最低层级,这个层级的国家,包括了全球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

这个层级,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尚未成型。原因很简单,当初,这个层级的大多数国家还处于殖民地的地位,连国家也算不上,只能算作是当日各个大国的附庸和“奴仆”。

而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在美国人设计最初的国际贸易经济体系之时,这个角色的国家或者经济体,根本没有被多做考虑。

它们,在当日所扮演的角色,完全参照“英式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下的角色,即无偿或者近于无偿地提供原料、能源和资源,同时无限制地接受列强输出的产品(当然,1940年代末,能够输出产品的,只剩下了美国)——虽然这段时间比较短,然而这却是事实。

所以,瓜子此前在谈及二战结束之初,当日的国际经济贸易结构的时候,根本没有怎么提它们。

而当尼克松当上总统之时,全球绝大多数殖民地已经独立。于是,这些表面上在政治上“独立”的国家,被纳入了当日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担当了最低级层面的国家。

这些国家,数量有一百多个,人口占了全球的大多数。其在国际贸易中,能拿出的商品,即是本国丰富的资源、能源或者原料——初独立的各国,经济极其落后,根本不能生产任何工业品。

然而,这个群体的国家数量众多,每个国家都拿出大量的初级产品(瓜子反复提到的“资源、能源或者原料”),想在国际市场上换回本国需要的工业品、消费品——这些商品当日只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生产。

于是,在国际市场上,大量的新独立国家拿出大量初级产品,而与其交换的,则是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提供的有限工业品。按照经济博弈的必然规律,初级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跌乃至于无利可图(而工业品价格高昂)。作为可以说明这一局面而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瓜子可以举出石油价格这个例子,在1970年代初,在美国将美元与石油挂钩之前,石油价格为每桶3美元左右(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0美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买方市场”,亦即商品供大于求必然导致的结果。基于这个现实,新独立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必然受尽盘剥。

自然,刚刚独立的中国,在当日亦是如此。

瓜子回忆少年时候的事情,曾经说过,直到1980年代初,瓜子在农村的表哥,在整天带着瓜子玩耍的时候,还把火柴叫做“洋火”,把钉子叫做“洋钉”,把骑自行车叫做“骑洋车”,刨地的镐头叫做“洋镐”,晚上点煤油灯用的则是“洋油”等等等等……一句话,只要是工业品,哪怕简单如火柴、钉子一类的,统统都“洋”的。

而表哥如此喊,自然不是说1980年代中国尚不能生产这些工业品,这称呼乃是从父辈哪里继承来的。其反映的,乃是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而这种几乎为零的工业化水平,不仅仅是中国独有,而是所有新独立国家的共同现象。

中国的情况很特殊,1949年的胜利,使得三年前签订的《中美商约》作废,而中国作为美国彻底的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前景也就此作废。

丧失了既得利益的黑老大,用尽了所有手段来维护其所谓的“正当权益”:

两场亲自出马的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一场代理人战争(中印边界冲突);

全面封锁和禁运——巴黎统筹委员会之中国委员会,乃是其具体执行机构;

全球范围内的绞杀和颠覆活动——比如贯穿始终的、遍布全球的此起彼伏的反华活动,除去美国自己不提,瓜子可以举出的例子就有1964年4月(美国支持下,靠政变上台的)巴西独裁军政府所制造的“九人案”【3】、1965年(CIA支持下,政变上台的)印尼苏哈托对华人的大规模屠杀等等。

自然,在恢复“中美商约”中它们的所谓“既得利益”方面,它们什么也没有拿到。然而,尽力阻止中国获得工业化的资源方面,它们大大成功了。自然,我们也知道,作为对这一局面之反击,中国采取了“一边倒”战略,彻底倒向了苏联,并且从苏联处得到了156个大型项目。进而,这156个大型项目,成为了中国工业化的初始本钱。没有这初始本钱,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不会有。

然而,当我们放宽视野,而从全球角度看下去,就会发现,中国是个特例,是个发展中国家中的唯一的特例。

对于全球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在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中的位置,已经被内定了:它们,将会永远被钉死在“初级产品供应者”的位子上,并且因此而永远低价卖出自己的初级产品,而高价购入工业品。

在1970年代初的全球化体系中,对比20年前最初设计的版本,我们就会发现,作为工业品生产者的高级成员个数多了:美国人之外,还有欧洲人和日本人;与此同时,作为原料供应者的群体,个数少了:少了欧洲、日本。

这“一多一少”,及同时发生的其他变化,极大改变了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运行轨迹,使得它偏离了美国人初始设计的轨道,而朝着美国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方向疾行而去。

【1】美国二战时负责殖民地区事务的本杰明格里哥,在《门户开放和委任统治制度:对委任统治制度建立之前及之后经济平等的考察》一书中指出,(二战时,美国针对解决殖民地问题,所提出的)委任统治制度和国际托管制度都是旨在努力打破殖民制度下的商业壁垒和关税限制。具体可以参见:Wm.Roger.Louis.Imperialismat Bay,1941-1945: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ecoloniza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77.

【2】美国人热心于拆掉旧的殖民体系,并非意味着它乐意支持殖民地独立(或者用术语来说,叫做“非殖民化”)。它后来主动推动若干殖民地的独立进程,并非发善心。我们注意到当日的背景,乃是苏联以支持殖民地独立大肆扩张势力,为着对抗苏联,美国人被迫也改为“支持非殖民化”运动。

1953年10月,美国负责近东、南亚和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拜罗德在加利福尼亚做了题为“世界上的殖民地和前殖民地:一种对美国的挑战”的演讲。他指出,正当19世纪的殖民秩序趋于消亡之际,苏联以一种新的“帝国主义”形式开始向全球的各个角落扩张,美国应该制定一种切实可行的政策,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所有殖民地民族获得自治或独立。同年11月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克利夫兰做了题为“道义的倡议”(“The Moral Initiative”)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殖民地区已经成为西方与苏联阵营进行激烈竞争的战场,国际共产主义在策划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已经把民族主义作为吸引殖民地人民的手段。因此,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回应殖民地民族日益高涨的独立渴求过程中,陷入一种棘手的处境。这两个声明反映了美国政府对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更加关注。美国必须对苏联新的政策做出积极的回应,尽快改变美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政策和计划,否则西方阵营将失去第三世界的信任和支持。——参见:孙建党发表于2005年第七期《历史教学》上的文章《从“委任统治”到“非殖民化”——美国殖民地问题的政策变化》

【3】1974年,也就是十年后,巴西政府在对华建交谈判中,承认1964年对9名中国公民一案“从政治上说是错误的”。

然而我们回顾当日,却不能不提到异常滑稽的一件事情:巴西军政府当日对华交涉之一幕,竟然是建议用其非法逮捕的9名中国记者和官员,来交换“在华关押之美国犯人”。

看到这一幕,任何一个思维正常者都会明白巴西军政府这一独裁政府兼提线傀儡背后的黑手是谁。

而瓜子目瞪口呆之余,发出无限感慨:这么体贴主子心意的走狗,可真是亘古难求啊!

通宝推:四方城,考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