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刘跨越被抓了。 -- 天涯浪子

共:💬739 🌺3085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减少流通人民币的根本方法是清理外资

拿外汇换回外资在中国资产,让外资将资产卖掉,拿人民币到国家央行换外汇,才是减少国内流通人民币数量的办法。当初央行就是印人民币买外汇,给国内市场增加了大量人民币,让美国人印刷美元,就拿走我们的财富,就拿到人民币,在国内控制了国内的财富。

不过这样并不能减少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低人民币汇率下,进口价格高导致的,我计算得到其对物价的贡献,是让物价增高50%,具体分析如下:

 一段时间以来,物价上涨较快,特别是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引起普遍关注。最近国务院出台16条措施,防止物价失去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并没有解决物价上涨的根源。下面我们简要分析引起物价上涨的各种因素,分析引起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1,低人民币汇率下,高价进口商品带来的国内价格普遍上涨。这里估算了定量结果,以2008年数据为例,约使国内价格提高50%,具体分析如下:

  在低人民币汇率下,进口商品价格高,由于进口商品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比例逐步增大,带来国内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例如,在人民币汇率是1美元兑换2元人民币时,进口商品价格是 100美元商品,在国内售价是200元人民币,但是,当人民币汇率变成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时,这件商品在国内售价就上涨一倍,变成800元人民币。由于进口机器和原材料等各种商品,最终都会带来生产成本增加,传递到消费者手上。以 2008年为例,总共进口11331亿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汇率1美元兑换3.79元计算,总共应支出11311*3.79=42869亿元。但是,由于实际汇率是1美元兑换6.95元,实际支出11311*6.95=78611亿元。从而使国民增加支出达35637亿元人民币。由于2008年总共消费 10.8万亿,单此一项,就使价格上涨49% (=35637/(108000-35637))。到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已经从2006年之前长期保持的1:2下降到1:4左右。因此,低人民币汇率导致的进口商品价格高,才是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进口商品大都是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大量进口对物价的影响是逐步的,自 02年以来,由于进口量逐步增加,从而使物价逐步上升。需要提及的是,简单提高人民币汇率,会带来更大的经济问题。

  2、具体到当前的各种农产品轮番涨价,并不是货币过多一个原因所能解释的。因为货币超发不是今天才发生的,达到现在这样多的超发,是多年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结果。

  引起农产品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不断降低的农产品生产能力。那些生产过剩的工业品,谁也不会储备炒作。国内一些农产品生产不足,才会产生规模巨大的炒作。2009年我们进口4200万吨大豆,818万吨食用油。显示我们在食品供应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对外界依赖严重。

  人们食用食品,包括粮食,主要是获得食品中的所含的能量,而不是其中的物质,按照每人每天食用1斤计算,一年365天吃下去180公斤食品,可是人一生,从出生的婴儿不到10斤到成人70公斤,一生70岁,平均每年增加1公斤,也就是说,一年吃下去180公斤食物,只有其中1公斤转移到人体,变成人体细胞。人们食用的另外179公斤食品,只是吸取了食品中能量,供给人体活动需要。现在肉和食用油消费增加很多,油脂所含能量是大米等主食中的主成分淀粉所含能量2倍半,因此,进口大豆和食用油,组成了我们消费的食物中很大部分,按照热值计算,比例达到2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的食品自给率只有80%。虽然粮食自给率98%,但是,按照热值计算,国内食品供应已经有了很大缺口。

  造成食品自给率下降的原因是错误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向美国开放大豆市场。通过出口补贴,我们大量生产出口果汁,大蒜等农产品,使这些产品成了世界领先的出口大国,从而减少国内需要的食品种植面积。而开放大豆市场,让美国政府补贴的大豆长驱直入,由于美国农民收入1/3来自美国政府,而且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大豆,国内农民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与美国的大豆生产竞争。一段时间内,国内大豆价格下降,农民种植大豆亏本,从而打垮国内生产大豆的农民,使大豆种植面积直线下降,到现在,进口大豆已经占国内大豆消费70%以上。现在大豆依赖进口,价格也就被国外控制。

  3、其他原因:

  劳动力成本影响,在各类企业里,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长期仅 10-20%左右,即使工资增加10%,对总成本来说,不过增加1-2%。况且发生经济危机以后,工资几乎停止增长,这部分影响应该忽略不计。再说强制维持低工资低汇率状态,国内购买力低,产品必然过剩,过剩产品就会出口换不断贬值无法使用的美元,等于财富免费送人。

  土地价格增加:住房价格增长的主要因素。这是政府控制下的不断提高政府收益的一种方式,经济危机下,政府继续通过这种方式,让老百姓增加住房支出,从而导致其他方面支出减少,增加生产过剩,导致更严重的经济危机。

  输入性通胀:由于进口商品占总产值比例和民用商品销售量很大,约占当前三分之一,国外发生通货膨胀,则会通过商品输入到国内,使国内物价上涨。特别是国外垄断性商品价格上涨,如铁矿石,由于铁矿石生产钢铁,应用在工业界各个方面,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国外炒作某些我国进口的大宗商品,如石油,也会将价格上涨传输到国内。但是,作为单一产品,对物价的影响是很小的。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政府政策性支持出口,如低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补贴外国消费者,导致国内资源都流向出口,抬高了国内物价(这是一位经济学家的分析)。

  4 最后谈谈货币增发对通胀的作用:经济学家们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超发货币是当前物价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通常超发货币对物价的影响是很复杂的,实际作用恐怕与主流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相差甚远。

  我国当前超发的货币主要到了生产企业手里,到了资本家手里,因为企业出口商品获得外汇,央行增发货币给企业来换取外汇。这几乎是目前货币增发的唯一渠道。这些增发货币属于资本家,不属于老百姓和消费者,因而基本不会进入终端消费市场。照说,资本家有了资本,在当前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商品短缺,市场看好的形势下,为了保本获利,通常会加大投资,增加生产能力,从而导致生产过剩,引起物价下降的。因此,使用货币超发来解释通货膨胀,在逻辑上是不通的。但是,过多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这是西方经济学十大原则之一,是西方经济学核心观点之一,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信徒,主流经济学家们拿这种观点来解释通货膨胀,也就理所当然了。

  我们国家的精英还在这个原则指导下,为了防止政府增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制定了银行法(1994年人大通过),禁止央行借钱给政府财政,更不可能增发货币给自己的政府。这被主流学家称为一项意义深远的制度安排,是关闭了政府主动超发货币之门(周其仁)。但是,在这个所谓意义深远的制度安排下,央行却能借钱给中国的战略对手,美国,如购买美国国债;却能根据战略对手美国人的指令,增发人民币给美国人。例如,美国人拿美元到中国央行,央行就会增发人民币给美国人换美元,等于将中国的货币发行权交给了美国人,其逻辑之荒谬,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难怪网民们认为他们是汉奸。而美帝从来就不相信这个所谓经济学原则,08年遭遇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就增发8500亿美元,现在又搞量化宽松政策,一年增发6000亿美元。

  国家央行发行货币,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措施,没有足够的货币,经济发展就会受到抑制。例如,30年前,我们国家发行的基础货币仅有几百亿元,如果一直不增发货币,如何支持现在年产值30多万亿元的国民经济?过去十几年来,精英们捆住自己的手脚,然后根据40年贬值40倍的美元(就是现在美元购买力只有40 年前40分之一)储备来增发货币,由于美元储备是拿物质财富换来的,从总体来看,等于物质财富出口换美元,国内减少的了财富,国家增发人民币。而根据国家银行法,这些物质财富留在国内时,政府是无权发行货币的。这种显而易见的荒谬现象,在精英和主流经济学家眼里,都视而不见。现在通货膨胀严重,主流媒体注意到,国内货币超发严重,广义货币达到70万亿,与国民产值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这些媒体却绝口不提,这些超发的货币是如何出笼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