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泰西英雄传 -- 丁男

共:💬187 🌺22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15)初遇困境

道朗战斗后的第3天,由济南、万德、泰安出动的3路鬼子1000余人。分路合击自卫团,但扑了个空,肥城县城第二次被日寇占领。

自卫团撤出肥城后,部队分做3部分活动: 自卫团的主力第一、二、三、五大队,由张北华、葛阳斋、乔绶卿、翟子明、程重远等率领,在泰肥山区活动; 武圣域同志带第十三、十四、十五大队仍回泰安十区(安驾庄一带)活动; 李文甫、徐麟村、万晓塘、袁彰武、张耀南等带领第四、十一、十七等几个大队到长清、平阴、肥城3县交界地区活动。

远静沧同志的壮烈牺牲,对自卫团是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张北华同志更是极度悲痛。他和静沧同志在济南监狱中是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出狱后又在党组织安排下先后来到泰西地区工作,是配合默契的好伙伴。如今静沧同志遽然去世,对于北华同志的打击极为沉重。北华同志在国民党监狱中关押长达3年之久,备受折磨,身患肺结核、关节炎、胃肠炎等多种疾病,身体状况很不好; 出狱后立即投入组织抗日武装的艰苦斗争,数月来,夜以继日、奔波操劳、呕心沥血、未曾少懈,经受这一打击后,他数病齐发,连续发烧、吐血,十分憔悴,性情也越发焦躁。自卫团副主席李冠元同志,在撤出肥城前即去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汇报工作,不在部队,所以事无巨细,沉重的工作负担都压在北华同志身上。张北华支撑着病体,挣扎着维持这艰难的局面。大家看着非常心痛,但谁也不能代替他。

团部带着4个大队在边家院、北仓、夏张镇附近活动,1000多人的队伍一日三餐就要2000多斤粮食,吃粮没着落成了最大问题。供给部的程重远、曹龙骧、田仲光等同志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最后只好让各大队组成征粮队,向地主、商人、富家征粮,依靠当地战士了解各村地主、商人、富农的家底厚薄,决定征收的数量,给以借据。将征集到的粮食交给村长、甲长分户加工成馒头或煎饼。孙业旺的父亲孙传龄就干起了老本行: 负责在肥城三区征集粮食。

自从自卫团义旗高举,连战皆捷,声威大振,形形色色的队伍和人物都来投奔,难免鱼龙混杂。为了扩大部队,自卫团当时是采取“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方针,所以编的队伍有的是一村一乡同家同族集中起来的兄弟叔侄爷们,有的是土匪头子拉杆子成队入伙,也有的是国民党区乡保安队、地主老财看家护院的自卫队,还有红枪会坛主带来的会众。这些五花八门的队伍都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队员往往听命于大小头目,讲义气、论辈份,家教帮规就是纪律。各种人物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成分极其复杂,有中青年农民和青年学生、教师,还有无业游民、地痞流氓、兵油子和当过土匪的杆子。他们参军的动机也各不相同,大多数还是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抱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满腔热情地要拯救民族危亡,打日本救中国,这些人是部队的中坚。但有不少人是在兵慌马乱之中混碗饭吃,还有的是想乘乱世之机浑水摸鱼发“洋财”捡便宜,凭着枪杆子闯荡天下。这最后一种人,善于投机钻营,见钱眼开,容易结伙成帮,是一股腐蚀破坏部队的潜在力量。他们往往无事生非,煽风点火,聚众闹事,破坏纪律。这种人虽然为数不多,但能量不小。在肥城时,既不行军、又不打仗,没有什么苦累; 有酒有肉、白面馒头管够,生活蛮不错,队伍比较稳定,这些人没闹什么事。自从撤出肥城,经过道朗激战,队伍开入山区,生活条件艰苦了,这些人就开始闹事。怪话连篇,悲观失望,散布流言蜚语,挑拨官兵关系; 骂人挑衅、打架斗殴,层出不穷; 纠帮结伙、携枪外逃当土匪的事件接连发生。问题不仅发生在战士和班排干部当中,就连三大队大队长安振田,也居然想把队伍拉走,当他的“山大王”,过花天酒地、逍遥自在的生活。他曾多次在中队长、班排长中煽动,公开宣扬“人生在世一辈子,就是要吃香的喝辣的,大碗酒、大块肉、大把票子,三妻四妾,过快活日子。天天吃窝头、睡地铺,有什么出息。弟兄们跟着我姓安的,绝不会亏待你们。”他的狐朋狗友、几个亲信,也明目张胆进行活动。只是由于王诗雅、王成勋等青年学生和一批正直、纯朴的青年农民战士有了初步的觉悟,树立了坚决跟随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信念,团结了大多数战士,阴谋才未得逞。

自卫团中党员数量很少,共有20余名,不少大队一个共产党员也没有,因而也没有党的基层组织。回想起来,那时大家对于毛主席的建军思想了解甚少,也缺乏经验,因而面对着这种复杂混乱的情况,拿不出什么办法。

当时泰西除了自卫团以外,还有数不清的游击队。打着各种旗号,名目繁多,多的几百人,少则几十人,也有一个兵都没有的“光杆司令”。这些队伍各据一方,称王称霸,横征暴敛,鱼肉乡里,名为“抗日救国”,实则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他们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见到日本鬼子一枪不放,闻风就逃,但都以国民党为靠山,联合起来对付自卫团。

在泰西有两股最大的国民党游击队: 一股是秦启荣的“别动队”,号称“荣别队”,群众则戏称为“龙鳖队”; 另一股是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郁仁治的部队。在这两股较大势力的怂恿支持下,各县乌七八糟的“游击队”构成了对自卫团的外部威胁。他们不断寻衅滋事,大搞“磨擦”,不是扣留自卫团外出人员,就是截留自卫团征集的粮食,并公开对自卫团进行污蔑,不准各村镇供应自卫团粮食物资,最后发展到联合起来向自卫团进攻。这样,自卫团不仅要和日本鬼子、汉奸队作战,还要对付这些国民党顽固派,极大地增加了后顾之忧。

1938年的四、五月间,自卫团就处于这种万分危难的困境之中。大家急切地盼望摆脱这种荆棘丛生、阴霾遮天的困境。

通宝推:南京老萝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