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巴伦支海上空的外科手术 -- 蛇公子

共:💬16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类似撞击不是孤立事件,发生过许多,兄弟献丑举例说明如下。

冷战时期,撞击是苏联人的惯常手法。类似撞击并不是孤立事件,发生过许多次,应该不会发生“内务部请喝咖啡”与“部队处分”之类的事情,很可能是有明确指示和预案的,事前都计划过也未可知。

其实撞击不光发生在空中,海上也如此。最著名的就是苏联核潜艇的撞击战术,西方(主要是美国与英国)把冲过来玩儿命的俄国潜艇叫“疯子伊万”,他们最憷头的就是这一手。有本美国还是英国人写的书,书名就叫《疯子伊万》(Crazy Ivan)说的就是这方面的事。

比较有名的事件发生在1992年2月11日,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巴顿.罗歇”号(SSN-689),在俄科拉半岛军港入口处的水下,跟踪一艘俄北方舰队塞拉I级(945型) K-276号,在水下冲突中险些葬身海底。这艘美国潜艇后来被俄潜艇发现,俄潜艇掉头向美潜艇冲将过来,两艇相撞。这次故意撞击的结果是俄潜艇的指挥台围壳撞上了美国潜艇的艇身,两者伤得都不轻。K-276号艇的指挥台围壳被撞毁,不过指挥台围壳是非耐压艇体,撞在这个位置并不致命。美国潜艇遭受撞击的位置是耐压艇体(那可是单壳结构啊),以双方20多节的相对速度和巨大的撞击动能来看,耐压艇体遭受如此撞击是非常致命的,“巴顿.罗歇”号于1995年1月13日退役,成了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矶级潜艇。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K-276号修复后虽历经了苏联解体带给它的种种磨难,它至今仍然在役。

类似例子还有一些:

1970年6月18日,苏联“E II”级核潜艇K-108号与美国“鲟鱼”级攻击型核潜艇“南欧鲭鱼”号(SSN-639)在巴伦支海相撞。当时两艇均在潜航中,“南欧鲭鱼”号的潜航深度较K- 108号大一点,因而两艇相撞后,“南欧鲭鱼”号的指挥台围壳被撞坏,K-108艇外壳被撞了个洞,右舷的螺旋桨轴被撞弯。

1986年10月12日,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美国核潜艇在跟踪前苏联的一艘核潜艇过程中,相互发生碰撞,双方轻微受损。

1993年3月20日,美国“茴鱼”号(SSN-646)攻击型核潜艇与俄罗斯一艘“德尔塔”-III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巴伦支海相撞。事后,两艇都靠自身动力返回基地。

等等。

更绝的是1988年2月12日,在克里米亚佛洛斯附近(near Foros Crimea)海域,一艘苏联的小型护卫舰米卡级(Project 35,Mirka class)生撞美国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卡仑号(DD-970),当时这艘美舰在苏联沿海晃荡,苏联派出这艘小型护卫舰前去驱赶,但美国军舰就是不走。要说苏联人也真够猛的,上去就撞。事后嘛苏联说是“舵机失灵”。

这些都有照片为证,网上都有。兄弟菜鸟一个,不会发图,只好歇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