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泰西英雄传 -- 丁男

共:💬187 🌺22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14)将星陨落

济南、泰安之敌合击万德西峪的自卫团部队的同时,泰安日军1个小队沿泰肥公路向肥城进犯。在进至离泰安城约30华里的鱼池村时,与国民党展书堂部的1个班哨遭遇。这个班哨未敢抵抗,胡乱放了几枪便匆匆逃走。日军见有中国军队,也未再继续向肥城进犯,在鱼池一带大肆烧杀后,撤回了泰安城。

在万德西峪遭到敌人偷袭的自卫团一大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迅速赶回肥城向自卫团领导报告情况。张北华、远静沧等领导同志认真地分析了形势,认为自卫团成立几个月来,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但要和敌人死打硬拼地守城还不行,应该运用游击战术,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于是决定连夜撤出肥城县城。当晚下达了转移命令--各单位立即行动,物资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送给老百姓。部队分作两部分: 一部分由李文甫、乔绶卿、徐麟村带领,到城南尚里一带山区活动; 自卫团主力第一、二、三大队,由张北华、远静沧率领到城东南玉皇山、王家狼窝一带活动,待机打击敌人。孙业旺同夏天任等政治部的同志跟随远静沧一起行动。当夜部队全部撤出肥城。

翌日,鱼池镇公所的两位办事员来到自卫团部,控诉日本鬼子在鱼池残酷杀害老百姓,烧毁房屋的种种暴行,并说原驻鱼池的国民党81师1个团,听说鬼子来进攻,一枪没放就逃跑了,要求自卫团去保护他们。被敌人暴行激怒的道朗一带的群众,纷纷行动起来,红枪会也集中起来,准备跟日本鬼子拼命。城子寨的红枪会首领陈学曾,亲自来到自卫团团部,气势汹汹、毫不客气,认为自卫团也象国民党军那样,吃了用了老百姓的粮食钱款却不去打鬼子,而是丢下老百姓不管,只顾自己逃之夭夭。张北华、远静沧同志很客气地招待他,给他讲形势,说明自卫团的部队从西边调过来,就是要打鬼子,保护老百姓。鬼子来了,我们一定与红枪会和群众携起手来,联合打鬼子。陈学曾听后转怒为喜,同意联合作战。傍晚,部队移驻到鱼池镇南街大庙里,老乡们用原来为81师准备的白面馒头和猪肉招待了自卫团的队员。

4月6日拂晓,泰安城数百名日军分乘10多辆汽车,兵分3路直扑肥城。北边一股鬼子有100多人,沿公路北侧前进,遭到自卫团十大队和当地群众、红枪会的阻击。公路南边的一股敌人也有100多名,遭到自卫团一大队及红枪会的阻击。张北华、远静沧同志亲率二、三两个大队,迎击沿公路西犯之敌300余人。

敌人首先在拂晓时攻击鱼池镇东边的小马庄。小马庄的红枪会员拿起大砍刀、举起红缨枪和鬼子展开了白刃战,战斗十分惨烈,英勇的红枪会员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大刀、长矛等原始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搏斗,杀伤了不少敌人,但终因力量悬殊,抵挡不住日寇密集火力的攻击。敌人逐渐占据了小马庄大部分村落,将红枪会员驱赶到村子西北角的几个院落内,形势十分危急。

小马庄战斗一打响,自卫团二、三大队便火速从鱼池镇跑步直奔小马庄,增援英勇苦斗的红枪会。此时,城子寨的红枪会也在陈学曾的带领下赶了过来。当自卫团赶到小马庄时,红枪会已伤亡30余人,只剩下20多人困守一隅。自卫团以猛虎下山之势,迎着初升的朝阳,喊杀声震天响,勇猛地向敌人冲去。鱼池镇附近几十个村庄的红枪会,在会首陈学曾的号令下,敲起牛皮鼓,吹起牛角号,高举红缨枪,一律以红巾包头,红彤彤、漫山遍野,也乘势向敌人攻击。日本鬼子被这突如其来潮水般的人马所震慑,急忙调整部署,纷纷向道朗村撤退。自卫团战士猛追不舍,抢占了小马庄,把敌人打散。一股敌人占据了道朗村东北开阔地中的一片坟包进行顽抗。这片开阔地两边都是七高八低的水沟,南边是公路,周围没有什么隐蔽的地方,部队很难接近,只好把这股敌人团团包围起来。

这些鬼子兵,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用2挺重机关枪、5挺轻机关枪以及2具掷弹筒封锁住部队攻击前进的道路,密集的枪弹织成强大的火网,象狂风一样,压制得队员们抬不起头。大家都很焦急。二大队一中队长牛顺山同志急红了眼,跳起来向敌人连打几枪,不幸被敌人机枪打倒在地,负了重伤。二大队长陈惠民一看,急得眼中冒火,把棉衣脱掉,光了膀子,斜背着马步枪,驳壳枪压上一条子弹,用嘴咬着,利用半尺来高的小土埂掩护,匍匐着爬上去。队员们对他的英勇和神速动作着实敬佩,同时也为他捏着一把汗。只见他爬到一个土埂子下边,利用一尺多高的土埂子做掩护,向敌人射出了愤怒的子弹,一枪打倒一个鬼子,立即滚到一边再打,连续打死了4个鬼子。这时,他被发现了,鬼子调转机枪集中向土埂子扫来,打得尘土飞扬,把他压得不能动弹。自卫团特务队长王仲范,在另一头也象陈惠民一样爬出去利用土埂子射击,打死了两个鬼子,可他戴的毡帽也被鬼子打穿了一个洞,幸好没有受伤。有了模版,十几个战士也学着他俩的样子,趴在土埂下与鬼子对峙。

另一边自卫团一大队将公路南边的一股鬼子截住后,大队长邹莜孟探出身子向敌人射击,不幸被敌人打中前胸,血如泉涌,情势危急。战士们冒着密集炮火,奋不顾身地将他抬了下去。由于大队长挂彩,队员们有些慌乱,这时,张北华爬了过来,向大家喊道: “不能慌乱,更不能撤退。鬼子被我们挡住了,要继续进攻,消灭敌人! ”正说着,崔子明带着五大队、先锋连和另外几个大队也赶来了。稳住了一大队的阵地,崔子明带着五大队从南边绕过去,把公路上的一座石桥破坏,使泰安城增援出来的5辆满载鬼子兵的汽车不能过来。鬼子兵跳下车向他们攻击,他们预先占领了只有100多公尺高的小土山作为阵地,以排子枪作为武器向鬼子射击。鬼子集中了兵力、火力拼命进攻,守在山顶上的阵地有些吃紧,正在这时,武圣域同志带着3个大队赶上来增援。他们有一挺轻机关枪,架在山头上出其不意地向敌人一阵猛射,打死七、八个鬼子,把敌人打了下去。

战斗中,孙业旺随同张北华、远静沧在小马庄东北角的一个院子里,鬼子的炮弹在附近连续爆炸,弹片、砖瓦碎块到处飞扬,鬼子的机枪扫个不停,打得尘土弥漫。从早上开始到下午3点多钟,自卫团员们没吃过一点东西,没喝过一口水,实在是饥渴难忍。远静沧便让供给部主任程重远到鱼池镇去弄些给养。临走,远静沧让老程把马步枪留下他用。

静沧同志接过枪,在墙头上架好向敌人瞄准。因为眼睛高度近视,半边身子探出墙外,瞄准的时间长了点,没等扣动扳机,鬼子的一阵机枪扫射过来,一颗子弹正好打在他太阳穴上,就倒在了同志们的脚下。眼看着敬仰的师长闭上了眼睛,再也不能和大家并肩战斗了,小孙真个是心如刀绞,不禁失声痛哭。张北华抚着远静沧同志的遗体,悲痛欲绝,夏天任、刘西歧等也一个个泪流满面。大家七手八脚、踉踉跄跄地把静沧同志遗体抬到屋子里,从炕上揭下一领席子盖好。

孙业旺拿起静沧同志遗下的马步枪,也投入了战斗。这时,小孙还不大会用枪,肥城城内街坊、从小就认识的刘西歧鼓励道: “二兄弟,别害怕,沉住气,出枪要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是这样,孙业旺学会了打枪。从此以后,这支马步枪伴随了小孙一年多的时间,经历了多次战斗; 每次看到它,就会立刻想起敬爱的远静沧同志。

经过近10个小时的激烈拼杀,战斗在3个方向同时进行。由万德出动的敌人从北边压过来向自卫团开枪打炮,从泰安出动的鬼子援兵也不断向自卫团冲击,局势对自卫团十分的不利,战斗再胶着下去。将会遭受重大的伤亡。下午4时,自卫团果断地撤出了战斗。

道朗血战,是自卫团第一次大规模地面对面与日本鬼子拼杀。队员们谁也没有经受过这样猛烈的炮火和凶猛的冲击,大家以低劣的武器同武装到牙齿的鬼子对抗,指战员以大无畏的勇敢和出于对敌人的无比仇恨投入战斗。在红枪会配合下,共消灭敌人30余名(其中指挥官1人)。本部阵亡3人,负伤7人,其中,远静沧同志牺牲是自卫团的最大损失。红枪会员和群众也有数十人伤亡。

这次战斗,粉碎了敌人的3路进攻,保护了鱼池镇一带村庄的安全,使得人民群众进一步认清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是真正抗日救国的队伍,是和老百姓战斗在一起,保卫人民家园的子弟兵,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敬佩。

当天夜间,张北华派李殿臣带着特务队的几个同志,运回了远静沧同志的遗体。

噩耗传开,自卫团全体指战员和泰肥山区的群众都异常悲痛。为了悼念这位泰肥山区抗日根据地和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的缔造者,自卫团和各阶层人士在夏张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场庄严、肃穆,夏张镇及附近村庄的大批群众闻讯赶来参加。追悼大会由自卫团政治部副主任李文甫主持,张北华致悼词。人们热泪满面,张北华更是一言数顿、泣不成声,读念悼词也难以为继。满庄的一位爱国老先生敬佩远静沧同志的学问和人品,对他的壮烈殉国表示无限悲痛,毅然将自己的柏木棺材,捐献出来盛殓静沧同志。大家满怀悲痛将静沧同志的遗体安葬在他为之初创的基地--夏张镇西北角。

1955年,泰安人民政府为缅怀革命先烈,把远静沧烈士的遗榇迁葬于松柏环抱的泰安革命烈士陵园。远静沧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的光辉形象,在泰安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定将代代相传。

通宝推:桥上,dfind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