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西班牙帝国的兴衰:一次激情的燃烧与熄灭 -- 古城老农

共:💬11 🌺10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天涯的一篇帖子可以很好回答您那个问题

外链出处

烟雨没有犯晕写错话,发了大财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确穷得叮当响。

  因为这些黄金和白银没有流进这俩国家的腰包:

  

  有一批黄金和白银被走私到了菲律宾,然后流入我国,不过这是小头。大头都被两个国家的国王和贵族给糟蹋了:一大部分充做军费,支撑着西班牙的雇佣军在欧洲到处干涉其它国家的内政,另一部分被贵族们大手大脚地花掉,用来购买荷兰的布匹、佛罗伦萨的锦缎、威尼斯的玻璃器皿,法国的葡萄酒,等等等等,反正没有多少钱被用来发展国内的生产。

  看到这里,大家明白这俩国家为什么穷了吧?

  当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处于封建社会,不像荷兰和英国那样按照资本主义的方式发展经济,因此,这么多黄金白银没有成为两国经济腾飞的资本,反而成了物价飞涨的助推器。

  

  说得通俗点,打个比方吧!

  假如烟雨突然间人品大爆发,下班的路上捡到了一块狗头金。那么,烟雨有这么几种方式来处置这块金子:

  第一种方式是用这块金子换来织布机、招聘工人、采购棉纱,然后开工织布,织完布以后拿出去卖,卖了钱之后扩大生产,招更多的工人,买更多的棉纱,织更多的布,卖更多的钱。这样一来,这块金子变成了造织布机的工匠的收入、卖棉纱的商人的收入、纺织工人的工资和烟雨的利润。这些工匠、商人、工人和烟雨本人再把各自的收入花掉,这些钱就变成别人的收入,别人再把这些收入用来投资和消费,如此循环往复,社会的生产和需求就这样被带动起来了。这样一来,一块狗头金换来的是就业率的提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的繁荣。

  第二种方式是用这块金子换来外国进口的奢侈品,比如法国的葡萄酒。烟雨把酒喝了,金子被外国人赚走了。这样一来,上面那个扩大生产的过程还可能发生,但是它没有发生在这里,而是发生在了外国。

  第三种方式是,烟雨把这块金子打成了一条大项链,成天戴在脖子上炫耀。这样一来,这块金子没有变成资本,对任何地方的就业率提升、国民收入增加和经济成长都没有贡献。

  

  上面说的第一种方式是资本主义的方式,而第二种和第三种是封建主义的方式。那个时代的荷兰和英国用的就是第一种方式,于是经济迅速地成长起来了,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用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于是钱都进了荷兰、英国、法国和德意志地区的腰包,所以伊比利亚国家穷得叮当响。

  (顺便说一句,很多白银后来又被欧洲人以国际贸易的形式支付给中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自从明朝中期开始,白银大量进入流通领域的原因。)

  实际情况比烟雨的比方还要糟糕:由于当时的伊比利亚贵族人手一块狗头金,所以搞得物价越来越高,而且,既然贵族都这么有钱,轻而易举地就能从外国买来很多很多的好东西,那么,谁还操那个心费那个力,把钱投资到生产上啊!

  结果,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夺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国家经济就越凋敝:1558年塞维利亚还有一万六千台织布机,四十年之后就只剩下四百台了。同一时期,安达卢西亚的羊从七百万头减少到两百万头。到1700年前后,如果不是从美洲源源不断地流入黄金白银(这些钱在伊比利亚转了一圈,立刻流向北方),西班牙基本上就是全国破产了。

  用17世纪历史学家古斯塔夫.阿道夫.奥特罗的话说,“西班牙像一张嘴,它进食、咬碎、嚼烂,立刻送到其它的器官,除了一瞬即逝的味觉和偶尔留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自己什么也没留下。”

更别说西班牙在独立后立刻大批驱逐犹太人和摩尔人,这批人带着技术和资金跑到其他国家,这个国家最有创造力的元素就此丧失了。此外西班牙自己还不注意保护工商业,税收高的离谱,当时一千杜卡特的资本要缴三百杜卡特的税,普通商人怎么经营啊?没有关税保护,外国商品迅速侵占了本地市场。別的新兴国家是国王和市民阶层联手对付大贵族,西班牙王室则依靠从美洲获得的金银征募雇佣军联合贵族镇压了市民的政治诉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