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书笔记】滞胀的年代(上) -- wqnsihs

共:💬1231 🌺7402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个圈子三大循环

我认同一位在国内资本市场侵染多年的前辈的看法。如下:

“中国经济呈分层循环:以国有、国控、专营和财政支出为基础的圈子内部形成高级循环,以与上述圈子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中级循环,以被边缘化的各阶层为群体形成低级循环。

循环的载体无非钱和物。热钱的主要流动轨迹是:银行贷款-财政支出-国资、国企之间投资和采购-国家项目通过国资、国企完成,在该运行过程中,基本没圈外人什么事;即使有,也是利益的灰色传输,比如重大工程的分包、出租车的有偿承运、民营加油站高价批发低利润零售等。往小了说,连大型超市、知名餐饮店、豪华服务场所等,也都是被体制内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比如“华润万家”、“太平洋百货”、“时代广场”等。总体说来,在高级循环圈子里已经把投资-生产-分配-消费彻底“圈内”化了,可以不与别的圈子发生任何经济关系——连猪肉、牛奶、饮用水都是圈内特供(当然,圈外人有钱也能购买,只是贵一些),其住豪宅、坐专车、吃特供、穿纯棉——衣食住行都是自成体系的。其最不在乎的就是通货膨胀。

第二个圈子是一个无形圈子,特指能够跟主流圈对接的群体,比如第一个圈子里的中层干部、承接或兑现第一个圈子利益传递的“中间人”、为第一个圈子提供各种专业技术服务的“白领”、“金领”、“红领”等,以及部分靠小生产、小经营(也就是小企业主)混到经济上堪称“中产”的人。这个圈子的人流动性相对较大,不很稳定——但圈子的存在是稳定的。这个圈子里的近半数的人对通货膨胀相对敏感。

最后一个圈子人数最多,主要包括城市贫民、下岗国企工人、普通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农民等。其必然成为通货膨胀的被损害者。

从人数的比例上,上述三个圈子的比例是0.6:2:7.4;而财富的比例则是6.8:2:1.2,非常悬殊。

这就是中国没有内需可拉动的根本原因。”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02a280100lm0z.htm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