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一个老新疆眼里的新疆:读西域 -- 从林法则

共:💬87 🌺13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五、和田

和田,新疆最南端的城市之一,新疆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新疆历史遗迹最多的地区之一,新疆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说老实话,我对和田是非常不了解的,因为我前前后后总共只去过三次,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它实在太遥远了——在沙漠公路未通车之前,乌鲁木齐到和田的距离为二千二百公里,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石油公路通车之后,这段距离也在一千四百公里以上,要在内地,这段距离要横穿几个省了。在经济和交通十分不发达的过去,据说如果市委领导接到自治区的会议通知去乌鲁木齐开会,假如是坐汽车的话,至少要在十天以前动身,茫茫戈壁沙漠羁绊了他们的脚步。

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里曾有一次壮举,当他们接到国民党军队残余势力在和田发起暴动消息的时候,上千名解放军官兵从阿克苏毅然沿和田河故道南下平叛,行程一千余公里,途中许多战士永远倒在了塔克拉玛干的心脏里,其余官兵仍然不屈前行,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赶到和田平定了叛乱,这一段历史被我的父辈们称之为“小长征”。如今,在和田的兵团农场里,还有十余名湖南籍、江西籍、陕西籍的红军老战士,他们,是我们新疆人民的瑰宝,是我们中国人民的的精神。

但我对和田又是了解的,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这里已经辉煌了七千年之久的和田玉,就因为这里名气甚大的尼雅古城,就因为这里十分纯朴忠厚的民风,就因为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

有内地的朋友在和我聊天的时候充满向往和幼稚的感慨道:我多么向往和田啊,我多么希望能在和田的玉龙喀什河里寻找名贵的和田羊脂玉啊!

其实,内地朋友的这种期望能够实现的几率几乎为零,因为到了今天,和田羊脂玉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喀什玉龙河里的沙石已经被人力和机械(挖掘机)来回倒腾了好几十遍了,现在你要想在玉龙喀什河里找到能够雕凿的羊脂玉恐怕没有这个可能,当然了,要想找到米粒大小、沙粒大小的羊脂玉是有可能的,但这种羊脂玉已经没有实用价值了,呵呵。

和田处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麓,这里年降雨量稀少,生存条件极为苛刻。也正是因为这里干燥的原因,这里的古城遗迹中还存在着巨大数量的有机质文物,如丝绸、布匹、纸张、毛毡、地毯、木质器具、食物等等,几千年前的这些东西被干渴的塔克拉玛干吮吸走了全部水分,如今成了研究新疆历史的重要物证,这在全世界都不多见。记得在新疆博物馆中看到和田尼雅古城中出土的饺子、馕饼、点心、瓜果等物,比起今天来毫不逊色。还有织造汉字的丝绸,证明和田在几千年前就和中原有了密切的交往,并成为了中华大家庭的一员。

说起丝绸,在常人的心目中应该是南方的特产。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干旱无比的和田也出产一种名为“艾德莱丝”的丝绸。据考证艾德莱丝的历史有千年之久,然而到今天也没有哪一位历史学家能考证出这种丝绸的历史渊源,倒是在和田本地的民间传说中可以窥见一丝历史的影子——

和田民间传说:远古时期,一个东部的公主到此地诸侯国与王子和亲,这个“东部”似乎指的是是古长安,也就是说这个传说可能发源于汉朝。公主临行前带上了蚕种和桑葚的种子,希望把蚕种和桑树传到自己就要永远生活的地方,这可是违反了朝廷禁止蚕种外传的严厉规定的,结果被人告密。公主灵机一动,把蚕种和桑葚种子藏在了高耸的发髻和头饰中。出关检查的官兵根据朝廷的指令把公主一行所有人的行李都搜遍了,但公主是金枝玉叶,谁敢搜公主的身啊。于是公主将蚕种和桑葚种子安全的带到了和田。此后,公主教当地人种桑养蚕,当地人便有了缫丝纺绸的传统。如今,当地盛产的艾德莱丝绸仍然是当地人和中亚人非常喜欢的丝绸。

上世纪初,文物盗贼斯坦因在尼雅古城发掘,当他们挖开被沙子掩埋的一堵泥墙的时候,发现了这堵泥墙上一幅巨大的壁画,记载的就是“公主传蚕”的故事,壁画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一个公主高耸的发髻似乎过大了一点,官兵在旁边进行搜查,而公主的侍女紧张的望着公主的发髻。这幅壁画真实的记载了那个传说,但历史典籍中又似乎没有公主到此和亲的记载,因而成了千古之谜。

有人说和田是新疆分裂恐怖的老窝,其实并不然,敏感问题且不说,就我亲历的一些事情,我可以感觉到,从事分裂恐怖活动的只是极少数人,而大多数人(特别是普通的民众)并不如此。

记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和田出差办案,结果在途中油料告罄,在茫茫沙海中一个小小的绿洲中,我得到了一个维吾尔农民的帮助,然而当我给他钱他没有零钱找付的时候,他用自己家的一只大公鸡顶了零钱找给我,这让我十分感动,这就是和田人民。

和田是古老的,当卡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无法哺育沙漠深处的人们的时候,人们便丢弃自己的故乡背井离乡走向远方,漫漫黄沙掩埋了曾经的城池和村庄,为后人留下了难以数清的古城遗迹,留下了内地极其鲜见的古代丝绸、布匹、纸张、毛毡、地毯、木质器具、食物等文物。

在古老的和田,除了在市区能看到现代化的影子,而在沙漠中的绿洲、昆仑深处的山庄还保留着非常原始的劳作和生活方式,让来到这里的你仿佛被穿越到了至少五百年前,当地人的纯朴忠厚会从我们的脑海深处检索出几乎被遗忘的传统理念和优秀品质,让我们对自己蝇营狗苟、投机钻营的龌龊有了脸红的感觉。

当然了,也有一些充满了贪欲的内地人流窜到这里,用极其廉价的轻工产品、工艺品从当地人手中攫取大量的和田玉、丝绸、铜器、陶器、手织地毯等,某些内地人利用这一切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而和田人依然心地坦然的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

和田是困苦的,每年十几场挟沙掠石的沙尘暴暗无天日,以及极其珍贵的水源让外来人感到,别说什么发展壮大,能够在这里生存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就是一种伟大!

和田是简单的,当地人有一个馕饼、一挂葡萄、一块西瓜或者哈密瓜就是一顿不错的午餐了,假如能够有几串烤羊肉或者一盘抓饭,那就是相当丰盛的晚餐了。在和田乡下许多人的家里没有砖房、没有汽车、没有摩托车、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但他们脸上的笑容要比我们多得多,他们心中的欣喜要比我们多得多。从躺在毛驴车上任毛驴自己摇荡着回家的汉子口中传出那充满浓郁维吾尔风味的小调中,从坐在屋里手疾眼快一面编织地毯一面大声说笑的“阳刚子”(维吾尔语:媳妇)清纯的眼眸里,我们立刻会领悟到——他们活的比我们幸福的多得多。

和田,和田,这个身居沙海、背靠昆仑的城池,心比沙海大、品比昆仑高,假如你想寻找曾经质朴的你,去和田吧,去回味你曾经有过的优秀,去寻找你曾经有过的影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