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一个老新疆眼里的新疆:读西域 -- 从林法则

共:💬87 🌺13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徐春棠

http://epaper.bingtuannet.com/index.asp?id=6935

薰衣草不会忘记

  

●蒋晓华

在六十五团,在农四师,在中国,有一个人和薰衣草这种渐渐为国人所知的香料作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名字叫徐春棠。

  徐春棠是浙江鄞县人,出生于1944年4月,1963年8月从上海轻工业学校香料工艺专业毕业后,主动要求到新疆来,到兵团来,投身屯垦戍边的宏伟事业。1963年9月,他被分配到了农四师清水河农场(六十五团的前身)园林队工作,在农场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副连长、生产参谋,于197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调师农业处工作,2004年作为副调研员退休,2005年在上海病逝。

  在农四师,若把徐春棠誉为“薰衣草之父”,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薰衣草的种植和推广。1964年,他来到六十五团的第二年,就开始负责薰衣草的种植试验。当时,薰衣草被青海西宁植物园从法国的普罗旺斯引进不久,兵团又从青海引进少量种子,选择纬度与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相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也非常相似的农四师六十五团进行试种,以图今后大面积推广。

  徐春棠天天泡在田间地头,开始了艰难的小区试验。刚开始出苗率才达到1.4%,面对这希望之苗,徐春棠和参与试验的干部职工一年又一年,度过了无数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别人都在“抓革命”,徐春棠和课题组的同志却在一心一意“促生产”。为了节省时间,当时还是一个单身汉的他一个星期就擀一次面,一擀就是一大张,饿了从地里回来,切切下着吃。他风里来雨里去,天天盯着薰衣草,不停地观察,写观察记录和报告,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经过整整7年的辛勤努力,六十五团引种的薰衣草出苗率由1.4%提高到了95%,成活率由25%提高到了75%,越冬率达到 95%以上。1971年,国家轻工业部正式确定六十五团为国家薰衣草基地。1984年,六十五团生产的薰衣草精油占全国总产量的50%。随后,薰衣草又相继在七○团、六十九团、七十一团、拜什墩农场引种并推广。农四师成为中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量超过10万公斤,占全国的 95%以上。2003年,六十五团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薰衣草之乡”。2005年,农四师5个种植薰衣草的团场共同出资500万元,组建集薰衣草及其他芳香植物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伊帕尔汗香料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中国薰衣草产业的龙头企业。由徐春棠第一次吃“螃蟹”的农四师薰衣草,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徐春棠在薰衣草种植、加工等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和廖正相、屈登第、王志芬等同志承担的国家轻工业部课题———薰衣草引种、栽培、加工、应用技术研究,从1964年开始,历经长达二十年,终于于1984年完成,同年顺利通过轻工业部鉴定,1985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他与樊立志合著的《香料作物———薰衣草》被收录于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的《新疆科技兴农项目精选》。他还参与了《中国香料工业发展史》一书中《地区香料香精发展史新疆香料发展简史》部分的编写。把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成了理论成果。

  徐春棠为农四师薰衣草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师党委和全师职工群众也不会忘记他。早在1974年,农四师就为他记二等功一次;1977年11月被伊犁地区科技大会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 1980年10月被评为农艺师;1984年12月被评为兵团劳动模范。他还担任过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和新疆青联常委。2004年12月20日,农四师隆重召开科学技术大会,徐春棠在被师授予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10名突出贡献者中,名列榜首。

  在六十五团,如果有人不知道徐春棠,那他绝对不是正宗的六十五团人。徐春棠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第二故乡,献给了这片热土。他给我们留下的不单是薰衣草,还有附着在薰衣草身上的对兵团的热爱,对科学的执着,对理想的追求。他潜移默化影响我们做人,不断提高我们的审美境界。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