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授权发贴】熊蕾:张闻天秘书的有趣回忆 -- 双石

共:💬130 🌺765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张老
家园 洛甫同志是不是好人不知道,但在这位何大秘书笔下就难说了

俺的印象中,也认为洛甫同学是个好人,

但是何大秘书笔下加上了太多的私货,用了许许多多的“可能”之说、俺读来读去,反而让洛浦同学在俺心目中的形象矮化了不少:

从何大秘书的书中可以知道:

在辽东工作期间:

在辽东,省长刘澜波和宣传部长王铮就对他不满

在驻苏使馆工作期间:

在驻苏使馆,他得罪了政务参赞温宁(两人作风差别太大)、文化参赞戈宝权

与前任大使王稼祥关系:

张闻天和王稼祥从苏区到长征,再到延安,一直到东北以后,互相间都有些意见。

……前任大使王稼祥可能是为了安抚使馆人员的情绪,要大家耐得住国外寂寞,不要老想家,因此说了个比喻,把使馆比做远离祖国的孤岛……风声传到王稼祥那里,他对张闻天批他的“孤岛论”当然不会高兴。这也加深了他们两人之间的成见。

到外交部工作之后

与总理关系

周恩来和张闻天两个人之间还是有些矛盾和相互看不惯的地方。例如张闻天就一直认为总理有事务主义的毛病,事情管得太具体,对下面不放手。特别是他认为,总理对形势政策研究不够,也不太重视基本业务如规章制度等的建设……中国党好像一直有个内外有别和好做表面文章(难免弄虚作假)的传统,在这方面,周恩来和陈毅可能表现最突出。

与外长陈帅关系

……这种差别很大的两种作风和性格,不发生矛盾和冲突那才怪呢。这就是1959年庐山会议后张闻天所检讨的:“但是后来发现我后退了,他(指陈毅)对我有不满,说我遇事推委。对他的意图,我一时摸不清楚。”其实,根据陈毅的性格和作风看,他的“意图”很清楚,就是只进行些大面上的活动,外交部的一切工作仍照以前那样由张闻天等几个副部长和各单位去办,他主要是承上启下,对重要文件向上照转,再大一点的事情自有周总理以至毛主席抓。所以张闻天的“后退”,很快就使矛盾表面化了。

与下级关系

乔、龚二人却一直认为,他们在反右派运动中受处分,是张闻天有意整他们。特别是庐山会议张闻天被打倒后,他们更公开地对人这么讲,还填到干部履历表里。最近几年,他的夫人也著书立说,编造这段历史,为乔冠华鸣冤叫屈。

尽管,何大秘书认为:洪洞县没好人,都是他人的不是!

读过这本书之后,俺从何大秘书笔下得到印象就是——

洛甫同志文不成武不就,与同事与上级关系又处理不好。

这位何大秘书也很为洛甫抱屈:

在外交部,当他在位时,部司领导对他都挺好,可庐山会议一出事,就墙倒众人推了。即使在他平反昭雪后那些批斗过他的部司领导干部,不但没有一个人认过错,而且有少数人还坚持对他的诬陷。中央给张闻天平了反,似乎对外交部的影响并不大。

另,在这本书中,

最有意思的就是,何大秘书提出了一个至今自己仍然难以论证的观点:

在一次借用日本研究所会议室召开的有组长邓力群、副组长马洪和全体成员参加的会上,我曾提出过一个看法,认为建国后从思想上来说有两条外交路线(而且按照一般说法,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那么在国内问题上当然也是两条路线),一条自然以毛主席为代表,另一条就是张闻天的思想。

说实在的,俺始终是这样认为的:洛甫同学就是一个书生,怎么抬高也也高不上去,怎么贬低也低不到哪里去。

实际上也确实没有多少人刻意贬低洛甫先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