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有两个词搞不准,有古文好的河友请进来指点一下,谢谢 -- 纹石

共:💬8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在现代人看来针根本不算什么稀奇的东西,古代却未必

先民们最初的针并非是铁针或者其他金属针,而是骨针、石针,也有竹制的针,写作“箴”。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金属针的使用量才大为增加。而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钢制的缝衣针最终成为主流。

在冶金不发达的时候,生产坚硬且锋利的钢针是一门独特的手艺,针也会成为相对比较高价的商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广告是一件北宋文物,它是当时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广告印刷铜版,上面刻有“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于贩,别有加饶。请记白”的字样,还有“认门前白兔为记”的商标。这足以证明当时的钢针是一种利润不小的商品,也证明了北宋就有针贩子。

再以欧洲为例,古罗马时代用的是铁针和铜针,欧洲第一个生产钢针的工厂是14世纪才在德国汉堡建立的。在古代日本,传说丰臣秀吉在没遇上信长之前当过小商人,也贩卖过针。即使在近代中国,过去的货郎卖些针线也是很正常的。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锤锻》中专门用了一段文字来描述制造针的相关技术:

凡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为针。先鎈其末成颖,用小槌敲扁其本,钢锥穿鼻,复鎈其外。然后入釜,慢火炒熬。炒后以土末入松木火矢,豆豉三物罨盖,下用火蒸。留针二三口插于其外,以试火候。其外针入手捻成粉碎,则其下针火候皆足。然后开封,入水健之。凡引线成衣与刺绣者,其质皆刚。惟马尾刺工为冠者,则用柳条软针。分别之妙,在于水火健法云。

从今天来看,这已经是应用了拉丝模具进行冷拉的技术,在当时算得上相对先进了。这样比较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钢针的成本到此时应该得到了不小的压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