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圣诞听到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 -- 太阁狗

共:💬18 🌺14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霉果中产是个过于宽泛的定义

原则上,户年收入5万-25万这个范围都可以算做中产阶层,但这个阶层里面的贫富差距、生计难易的差距,可以是十分悬殊的。而我们的许多文艺作品甚至是新闻类文字里面,对这个问题都没有给出足够清晰的说明。举个例子,家庭A,生活在费用低廉的德州,男方为统计学博士,55岁,在某大银行身居某难以替代的技术位置,凡25年,年薪20万,自工作以来从未失业,且未来也无失业之虞;太太不工作;一个女儿,已工作自立。家庭B,生活在费用较高的东北部,男方是市场营销专业,35岁,工作的12年中,两次被擂,无收入累计两年,目前年薪七万,但随时可能丢工作;三个孩子都还小,太太不工作。A和B这样两个家庭,其贫富差距和生计难易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所以,一个中产的称谓,太模糊太不精准了,应该有更多的描述语句,比如富裕中产、稳定且富裕的中产、中下中产、不稳定的中下中产,等等。

另外霉果人普遍不习惯精打细算,收入中等水平的人,很多也都是早上一个咖啡中午一顿午餐都在外面买,单只这一项看似毫不奢侈的花费,一个人一年下来也近一千五。而亚洲人这一项一年大约就可以省下八百刀。霉果人开油耗高的大车者居多,平时家里电视啊电灯啊不管用还是不用都十几小时十几小时地开着.. 反正都是点点滴滴这些小习惯小细节,都凑到一起,一年下来,同样是三口之家,亚洲家庭比霉果家庭多省个两、三千刀,一点儿也不稀奇。

再就是学生贷款的因素。很多霉果人上学都是借了很大款项的学生贷款的,他们又不习惯象中国人那样在开始的几年里勒紧裤带尽早还清,所以往往要工作满8-10年的时候才能还清。而我们老中,有很大比例是拿全奖的,自然没有这个包袱;即使有借钱的,基本上工作的前3-5年清苦一些,就都还清了,很少有打八年抗战的。

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块儿,老中里面30-35岁就买好区大房子的人,所占比例明显比老美要高。

在国外,装修房子是个数额巨大的支出。假定不用设计师,单是材料费和工费,装一个100平米的地下室,市场价也在三万上下(完全谈不上豪华)。如果是要装一个带浴室和大起居室的主卧,估计要翻番,就是六万。以他们不善勒紧裤带攒钱的习惯来说,要攒17年才能攒够这个数,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再说他们的财富很可能放到什么投资基金里面了,他们是先打出投资款项之后,剩下的钱再攒起来搞这种准奢侈消费的。

总体来说,美国人的生活没有我出国之前想象的那么富裕殷实,但就平均水平而言,仍远远高于中国,甚至也明显高于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许多秀自己高档装修公寓的北京人上海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并不具备神马代表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