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放船,否则我们开火” – 外媒披露南海争执细节 -- 萨苏

共:💬79 🌺7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没有,您是专业的~~~

3、雪龙号的管理者是极地所,跟东海分局其实是一家人,您的朋友如果是水产系统某水产所的随船考察人员,那一定加入的是大洋队的生物组,他们的调查计划是在出航前就上报批准的,出航后不得随意更改。也就是说,在哪里取哪些样品,完全按照大洋队事先的计划确认,在海图上标明之后,雪龙号会按照计划完成调查队指定的航行任务,如果任务确实需要调整,由调查队首席科学家通过电台上报后变更计划。船长和船员只是司机,并非航行计划的决定者,不能任意调整航向航速。也就是说,您这个事不应该归罪于船员。

我大体的解释下,高速采集器是个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东西,不需要沉下去。更不需要停船。

之所以想采,其实原来计划里面是有的,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南海那个争议区域,因为离印尼实在是太近了,所以上面的管理人员就想砍掉。然后呢,大洋队的若干队员想采完全是出于课题组本身的需要,但是课题组和船上人员沟通之麻烦,您也应该清楚~~~~

走航样品采集肯定是报了的,但是,走航样品就是不耽误雪龙号开的那种,把一个筒子扔下去,筒子一头有个网,然后到一定的点就收取,把网里面的样品倒出来。所以,估计就是定计划的人都不太清楚在船上这个采集器拖的时候是不是会不小心拖到别国的专属经济区去(因为他们在船上一般是每天放三到四次,晚上总要睡觉,所以有的时候一睡过可能就拖进去了~~~)

其实这个跟英国的浮游生物自动采集器是很像的。他们的自动采集器是直接安装在船的下面,藏在水里,即使停靠了某个国家的码头,也没有人知道是不是开着,年年那么跑才采集了五十年的数据,说明了跨大西洋50年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在下降。我们国家搞浮游的这块买不起自动采集器,所以就弄了个山寨的高速采集器来定性,反正能收集到多少样品是多少样品,大体就是这么一回事。

这个样品,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仅是作为福尔马林保存的话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因为网孔太大,拖的速度太快,标本破碎很厉害(只有部分甲壳动物才得以幸免)。但是如果用dna样品保存方法鉴定他们的dna,将来也有可能会出现若干好的结果。因为跨大洋采集样品的机会不多,洋流和洋流之间其实是一种实质上的地理隔离,这对于分析生物物种的形成和种群的差异性都是很好的材料~~~

不是船员不让采,是船上的某负责人员,我也是听人说的,但是这个故事绝对可靠,因为那块样品现在归我来摆弄,吼吼~~~

您是俺的校友,我估计我说的再多就露陷了,所以我就不说了,以免被人肉,距离太近风险太大啊,说不定哪天开会还能遇上您,虽然还没有百度过您的真实身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