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闲说朱元璋 -- 何足道

共:💬37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家园 您有点较真了

:),刘姓并不是大家都具备吧,公孙就不是吧:)这怎么能说公平?元末谁不是打着恢复汉家衣冠的旗号啊,拿朱元璋也没占什么便宜吧,假如说韩山童那就罢了,他到是硬说自己是宋朝后裔.

阳明先生那是敬仰的,但是也不是说他说的全对,其实本来就没什么比的,关公战秦琼嘛,只是看兄比了一下光武和朱元璋,就随便说了一下,白手起家比有资本起家难的多,想必这点不能否认吧,汉这个旗号还是有用的,至于你引用的阳明先生说的大都是战略问题,而做一个皇帝不能只看征伐天下的战略.不然那就是帅将了.[cchere.com http://www.cchere.net 西西河

[/QUOTE]

东汉初年的割据势力里面,只有隗嚣和公孙述不姓刘,但老兄请看下他俩所处的地理位置,一个在甘肃,一个在四川,都是天高皇帝远.在中原他们能吃得开吗?隗嚣始终不敢称帝,就是心虚.再看看其他人,更始和刘永都是刘家子孙,赤眉起事后拉了个放牛的刘盆子出来当牌位,因为他们要借助刘氏的招牌.王郎和卢芳都冒刘为姓.基本上最中原地区的割据势力都是姓刘的争夺,这个对大家都是公平.

另外请老兄搞清楚王夫之和王守仁是两个人,你可以找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来看看.我引的那段文字可不是说战略的,而是分析汉高和光武得失的.呵呵

:)实力不是按疆域大小算的,要是南朝真这么窝囊,那也不会支撑这么多年了,而假如真按疆域算,北宋面对的那些割据势力要比陈朝弱多了,各个击破比较容易,想必何兄也应该明白吧.至于花的时间长短:)我看不能作为难易标准吧,因为何兄原来在前面的帖子里拿明太祖和光武比较时,就说光武统一时间短,所以比明太租要强,那假如按这样算,隋文帝统一花的时间最短了,但是我不认为在战略上他比光武强:)所以宋太祖和隋文帝到底哪个难哪个易,好象也不能用时间来说明吧,不过宋太祖明确的战略方针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这点到是比较杰出的方针.而且皇帝的成就是要惟结果论的,虽然我们在这里举例说隋文帝和宋太祖谁强谁弱,但是事实上是隋文帝一统天下,宋太祖半统天下,正因为是半统,所以还不能说宋太祖强过隋文帝了,宋太祖假如活的时间再长点,灭了北汉契丹,那这方面成就肯定可以超过隋文帝,但是问题是他没有做就死了,这就没办法了,毕竟他也说不定会战败,国破家亡,就象王莽本来可以以一个好大臣的身份载入史册,而不是灭国的新朝皇帝.[QUOTE]

老兄,冷兵器时代,农耕国家之间可不就是疆域大的强吗.南朝支撑时间长不是代表陈强,你写过一篇刘裕的贴子吧,刘宋开始时国力比北魏强,但此消彼长,经过宋齐梁陈四代,北朝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南朝.宋太祖开始控制那么点的区域,最后能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凭什么不能说他比隋文帝强.杨坚那个位置根本就是周武帝的,杨捡了个便宜.嘿嘿

这个这个,宋没有权臣篡位好象是多方面的因素,而且不单是宋太祖的功劳吧,尤其是明清,要说功劳也只能说是朱元璋康熙他们的.

而事实上,我认为单就篡位这个问题,这本来就是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王莽比较特别外(考虑到武则天也算建立周了,就算她半个),其他大多数是王朝末年内乱外患,战乱频频,朝中大臣占据了许多权力,导致外重内轻,比如南北朝,比如五代,这几乎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甚至你试图限制臣僚的权力也不是很管用(而且这种限制的做法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象宋朝那般积弱,无力抵御外敌.)明朝清朝制度够完善了吧,明末南明皇帝也不免象你说的那般被人操纵为傀儡,清朝末年袁世凯何尝不是一代权臣篡位.而事实上在宋太祖之前的汉唐,也历经多年没有权臣篡位啊.[cchere.com http://www.cchere.net 西西河 沉睡[QUOTE][/QUOTE]

宋已经开始加强君权,限制地方权力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没有出现权臣篡位,到是杨坚自己不正当行为得位,反倒没有什么对应措施,整个隋唐时期,没有加强集权.呵呵,难道可以说杨坚比赵太祖出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