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今年1-10月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38%,这个幅度超 -- 土拨鼠yuanap

共:💬123 🌺6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以前还不清楚印度的哲学家底,看了电影《印度之旅》,明白了

博大精深;怪不得佛教能在这块土壤生根发芽,成长并深深影响同样是文化大国的华夏之邦。。。

即使在英殖民200多年后,他的人民依然秉承自己的传统,知天命。。。谦卑、

印度教的那个老教授仍然能够给出富有哲理、妥协、知命的人生哲学。。。

虽然我一开始很讨厌他,不符合毛的斗争哲学啊。。。

但水滴石穿。。。以柔克刚,这就是印度人生存的哲学

印度医生其实演出很本色,正揭示了殖民地下知识分子既痛恨英国殖民统治又对其代表的上层精英生活的幻想和妥协。所以才在本片中近乎于插科打诨 相对英国人的守时,克制和理性,印度人表现出既羡慕又鄙视,而且有拙于掩盖自己生活上的潦倒。

在人类原始心性、不同文化背景下,印度人的卑微、阿谀、自卑、狂妄、虚荣、自大,一切的根源——奴性,都依赖于附和于殖民者的强权。

我常常感觉在阿齐兹,印度人,英国人的身上,他们之间的交流,看到了自己以及周围其他人的影子。阿齐兹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说流利的英语,穿得像英国人。他有一双热忱,而无辜的眼睛;老实的讲,他算个英俊的男人。他对于英国人的感情,我猜想其实是有些矛盾的。一方面他憎恶英国人的傲慢歧视与偏见,一方面他仰慕(admire)着英国人,极力地与他们示好,希望与他们交流,希望向他们呈现印度的文化,希望他们了解印度爱上印度。他迫不及待的向摩尔夫人解说印度祖先对于水的崇拜;当英国人的领扣找不到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领扣解下来给英国人用;当英国人去他的住所看他,他为自己的住所感到羞耻,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展示,他把自己去世的妻子的照片拿给英国人看,表示自己的友好和感激;他那么穷,竟然最后筹划着去marabar 山洞,还要给女士们带上阳伞,桌椅,众多的仆人 ..… 他的友好沦于谄媚(flatter),而且他常常尽力让英国人娱乐(go out of his way to entertain English.) 虽然不令人厌恶,却的确让人有些尴尬。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