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教练9会成为中国第一代舰载教练机吗? -- 晨枫

共:💬74 🌺3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的很好

晨大的文章很久没看了,还是保持着高水准。借晨大的宝地咱也顺便说说,现在在航母起降的技术对飞行员来说还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能够安全、准确地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员还是高手中的高手,所以才有米国海军中的“尾钩俱乐部”的骄傲和目空一切。不过我就在想,难道不可以将这个高技术活儿(驾驶操作的手艺)变成一个高技术的技术(设施和工具)吗?

前几天看了pupu的《日落共青城之玄天九变》里面对苏联的空军防空军的指挥控制系统(后来就是大名鼎鼎的“空气”系统)中的防空模式和对地突击模式有过简单的描述。其中防空模式通过远程警戒雷达发现目标后,测试目标坐标传给指控中心,指控中心根据目标威胁程度和类型自动发布命令指挥适当的机场上的飞机起飞,根据起飞的截击机的类型和坐标发布自动导航指令。飞行员驾驶飞机起飞后,完全不用做任何操作,由导航数据自动驾驶飞机进入目标区,在导航系统将飞机飞到目标区,进入截击战位后,截击机的雷达可以搜索到目标后将飞机驾驶权交还给飞行员,由飞行员发射导弹进行攻击。攻击完成后系统再次自动驾驶飞机返回基地。所以当时的米格25才有了飞行的导弹发射架的“美誉”。对地突击也基本上一样,都是大部分飞行和攻击操作都由指挥和导航系统完成。

由此我想,既然相对于每次都不同的截击和对地攻击的大部分飞行任务都可以由自动指挥导航系统完成,那么每次都基本相同的航母起降任务就更可以通过自动导航起降系统完成了。要开发这样的系统,硬件的要求是航母或航母的周边的护航舰只、预警机的雷达和导航定位卫星具备准确的定位能力,舰载机的飞控系统具有自动导航驾驶功能,舰船与飞机之间具有实时数据传输能力的数据链。这些可以说是现代舰船和作战飞机的标配。软件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主要在于要有多次的各型飞机在各种天候、海况条件下进行的航母起降实验,通过实验确定各型飞机在各种天候、海况条件下的各种最佳起飞和降落航线。具备了这些航线数据后,可以很容易地开发出系统。在飞机降落时,通过航母本身的雷达或周边舰船、预警机的雷达对飞机进行定位或通过数据链取出飞机通过卫星定位的坐标,根据飞机的型号、高度、航向、速度、坐标、燃油情况、当时的天气条件、海况以及航母自身的坐标、航向、速度,选择对应最佳降落航线。然后通过数据链发出导航指令,引导驾驶飞机进行最佳降落航线。飞机进入航线后,系统不断发出导航和控制指令自动驾驶飞机修正航线和调整速度,直至放下起落架准确降落在甲板指定位置,保证尾钩准确挂中拦阻索。这样即使是菜鸟飞行员也可以什么都不干看着飞机自行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这样对舰载机飞行员来说需要耗时最多、掌握难度最大的航母起降操作技术可以少用很多训练时间了,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技战术训练。这也是我希望的中国海军的航母服役后能够具备的能力。

话说回来,目前世界上最有条件开发这样系统的国家还是米国,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米国海军已经完全具有了无数次的各型飞机在各种天候、海况条件下的航母起降经验,完全可以确定出各种最佳起降航线数据,有了这个基础,想开发出自动起降系统简直是易如反掌。现在米国海军还没有使用这类系统,估计如果他们想开发,很快就能拿出来。

另外有个问题我也想说一下,可能是对欧美的指挥控制系统完全不了解吧,我个人感觉好像毛子更喜欢通过建立地基或其他基的综合系统来对作战飞机进行支持,而飞机本身的航电的功能并不要求很综合很全面。相比较来说,欧美的飞机本身的航电更全面,更综合,独立作战能力更强一些,其他基的系统支持能力要求弱一些。因此像这类的自动起降导航类系统毛子更重视一些,西欧就不够重视。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对欧美的指挥控制体系说错的地方不可避免,大家轻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