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四季 天命之主—四世纪的强势中兴 1 生而为帝

在波斯和波斯化国家的历史长河中,如果评选最独特的君主,我会选两个人。一位恺加王朝(Qajar dynasty, 1794~1925)的创立者阿加-穆罕默德(Agha Muhammad, 1742~1796~1797),他被称作【童贞王】,因为他在6岁那年被敌国俘获,并被阉割而做了30年的宦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重大王朝的开国之君。像他这样的阉人皇帝,在笔者印象中没有第二位。另一位是就本季的男一号,萨珊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沙普尔二世(Shapur II),由于他的伟大成就,笔者先给出他的庙号和谥号—世祖章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世祖一般是仅次于太祖、太宗之外最伟大的皇帝,或半个开国之君,如汉世祖刘秀、晋世祖司马炎、元世祖忽必烈,沙普尔二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若不是他的中兴,萨珊帝国可能就此灭亡了。其谥号取【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之意,是个标准的美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恺加王朝太祖 — 阿加-穆罕默德,忍辱含垢终成大事的典范,比越王勾践还厉害 =====

沙普尔生于309年,即晋怀帝司马炽的永嘉3年,他是霍尔米兹德二世的遗腹子,出世之前就被加冕为皇帝了,因此又被称作【胎儿王】。我印象中,中国历史上的胎儿王、准胎儿王、未遂胎儿王有这么几位/次。

1. 吐蕃末代统一赞普朗达玛(达玛、达磨)的遗腹子欧松(意为‘受光明护佑’)。

2. 西夏开国皇帝景宗李元昊之子夏毅宗李谅祚,但也有说李谅祚不是遗腹子。

3. 金章宗完颜璟临死时无子,但承御贾氏和范氏怀孕了,于是章宗下遗诏,这二妃如生男孩即立为皇帝。但这二妃一个死亡一个堕胎,都没生下孩子,章宗的叔叔完颜永济当了皇帝。

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没有严格的胎儿王,欧松不是统一的吐蕃赞普,李谅祚的胎儿王身份有争议,金章宗的遗诏未遂。(如果诸位读者能找到其他的胎儿王、童贞王,欢迎补充)。之所以贵族们拥立舍弃霍尔米兹德二世的其他儿子,而拥立一位男女不知的胎儿为帝,笔者归纳了2个原因:

1. 贵族和博士们认为诸位年长皇子不成器或不听话,从上一季6位皇帝来看,基本上是一蟹不如一蟹,而贵族、博士的权力越来越大,既然皇子们不合适,干脆重打鼓另开张,立一位胎儿,从娃娃抓起培养。

2. 当时宫里有两位孕妇,即使沙普尔二世的母亲生个女孩,或孩子夭折,还可以立另一个,风险不大。即使两位孕妇都没生男孩,以当时贵族的势力,另立其他皇族也来得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沙普尔二世的银币 =====

虽说沙普尔二世年龄小,可身为皇帝该有的一切都得有。他的的银币正面文字为:【马兹达信仰的捍卫者,沙普尔,伊朗与非伊朗的王中王,来自上天的雅利安人的后裔】(Defender of the Faith-Mazdayasna, Shapur, King of Kings of Iran and non-Iran, of celetial Aryan origins)。皇冠上有四个巨大垭齿,象征着太阳神密特拉,下面是一圈漩涡,显然是太宗沙普尔一世、康帝霍尔米兹德一世皇冠的综合,这说明臣民们期待沙普尔二世能成为太宗那样的伟大君主。Oyrmbos (皇冠上面的球状物)为丝绸制成,胡子和头发用丝带扎起,耳坠和项链都由巨大宝石缀成。

背面是他的的专有圣火坛【沙普尔之火】。火焰中有沙普尔二世的胸像(我看着觉得慎得慌),坛座腰部装饰有繁复的丝带。坛的左侧是头戴皇冠的皇帝,注意其皇冠上有球状Oyrmbos。右侧是头戴太阳神密特拉冠的教士。俩人都面向火坛,双手持握权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左起,世祖的曾祖父沙普尔一世,伯祖父霍尔米兹德一世、世祖的皇冠,很明显看出继承关系 =====

由于世祖年龄太小,贵族们选举沙罗伊(Shahroy)为摄政或曰【相父】,代行皇权。显然这位相父是个强势人物,镇得住各路权贵,皇帝又过于幼小,所以在325年之前,帝国的政局风平浪静,是康帝霍尔米兹德一世去世以来最安定的时期。虽说没了内乱,如果外敌或者说就是罗马趁机入侵的话,萨珊未必能挺过去,幸运的是,罗马帝国很快又陷入内乱,根本无法腾出手来对付萨珊。

根据308年戴克里先的裁决,老马-马克西米安和小马-马克森提乌斯都失去了皇位,西部皇帝和副帝分别由298年东征的老战友李锡尼和君士坦丁担任。这四人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李锡尼,他由东帝伽勒里乌斯的部将,一跃而当上了西帝;不赔略赚的是君士坦丁,不仅地盘有所增加,还白得了一个老婆—老马的女儿福斯塔。最亏的是马家父子及其支持者,原本支持马家父子的非洲(Africa, 不包括埃及的北非)总督亚历山大(Domitius Alexander),见攀龙附凤无望,便索性在迦太基自立为帝了。不过马家父子毕竟在北非和意大利经营了20多年,势力实在太大,而李锡尼长期在东方服役,在西方缺乏根基,所以李锡尼只是挂名的西帝,主要精力还是在属于东方的巴尔干。名义上被剥得一丝不挂的小马,依然实力雄厚,他意识到亚历山大的叛乱是重建势力的好机会,便派遣嫡系部队登陆北非,于310年剿灭亚历山大,并直接控制了非洲大区,随即以非洲为根据地,召集了一支大军渡海杀回罗马并顺利控制了意大利。

对于小马的非法勾当,西帝李锡尼并不太在意,因为他的根基在东方,此时的东帝伽勒里乌斯年老体衰,随时可能咽气,而东副帝马克西明-代亚的能力远不如自己,只是靠着身为老伽的外甥身份,才当上副帝,所以保存实力准备夺取东帝位置才是王道。受刺激最大的,反而是在女婿君士坦丁宫廷中担任顾问的老马。别看老马60岁了,可一直壮心不已,每晚都要做皇帝梦。听说儿子当了还乡团,便趁着君士坦丁在多瑙河前线忙于对付法兰克人的机会,率领一批心腹南下,诡称君士坦丁在前线阵亡,沿途招降纳叛很快就势力复振,并第3次披上紫袍做了皇帝。对于皇帝迷的岳父,君士坦丁又好气又好笑,不过这也是彻底铲除马家势力的天赐良机,【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君士坦丁立即南下追击岳父。听说君士坦丁没死,老马的军队迅速瓦解,老马本人在马赛被女婿俘获,并于7月自杀,他成了四帝制度开创以来,继塞维鲁二世之后第二位横死的皇帝,也是横死的资格最老的皇帝。

311年5月,东帝伽勒里乌斯在尼科米地亚病逝,罗马东方马上也陷入了动荡。名为西帝实则一心想当东帝的李锡尼,与当上东帝的马克西明-代亚分割了东方,前者获得了巴尔干,即当年伽勒里乌斯担任东副帝时的地盘,后者获得了亚洲和埃及,即当年戴克里先担任东帝时的地盘。这样罗马总共有4位皇帝,东帝马克西明-代亚,西帝李锡尼,他们俩的地盘实际上都在东方;西副帝君士坦丁和伪帝马克森提乌斯。12月3日,一代枭雄、退位皇帝戴克里先在家中去世,有人说是因为他对混乱的时局和亲手设计的【四帝并立】政治体系感到绝望,愤而自杀的,但是笔者绝不相信他这样的枭雄会自杀。【四帝并立】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构想,君主的父子之情迟早要压倒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老戴的理论和实践都彻底破产了。老戴是第一代的四位皇帝中,资格最老却又死得最晚的,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维罗纳的明信片,正中为罗密欧、朱丽叶故居 =====

312年,君士坦丁大举南下意大利,连下都灵(尤文图斯队的老巢)、维罗纳(Verona,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全世界恋人的精神家园),他的军队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312年10月28日,是马克森提乌斯即位的6周年纪念日,他与小舅子兼外甥君士坦丁,在罗马城外台伯河(Tiber R.)上的米尔维桥(Milvian Bridge)附近相遇。据君士坦丁本人回忆,在战斗开始之前的正午时分,当他在高处上观察地形和双方的布阵情况时,突然看见太阳上的天空中闪现出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上面写着一句话【通过它,战必胜】(In this sign, you shall conquer)的字样。他的部下也看到了同样的景象,故而士气大振。君士坦丁因此相信,基督教的上帝将把此战的胜利赐予他,于是他命令所有的士兵都在盾牌上划一个十字架作标记,然后开始进攻。士气高昂、人数众多的君士坦丁所部,迅速赢得了战场上的优势,将马家军打得节节败退,全副武装、满身铠甲的小马在企图退过台伯河时,落水淹死。据说君士坦丁也因此一战,决定改信基督教。见小马兵败身死,围观的罗马元老院和市民赶忙打开城门,迎接君士坦丁入城。有了元老院的正式加冕,加上马家父子相继身亡,还兼有马家女婿的身份,君士坦丁无可争议的一统西罗马江山,当上了正式西帝。

313年3月,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在米兰会晤,两人满怀深情的回忆了15年前东征萨珊的火热岁月,共同缅怀了为罗马荣誉和富强流血牺牲的战友们之后,终于谈到了正题,双方达成了如下协议:

1. 双方结成同盟,君士坦丁支持李锡尼推翻马克西明-代亚做东帝,李锡尼承认君士坦丁做西帝。

2. 君士坦丁将异母妹妹君士坦缇娅(Constantia)嫁给李锡尼,以婚姻保证双方永结盟好。君士坦缇娅的母亲是老马的长女、小马的大姐提奥多拉,而老马的幼女、小马的妹妹福斯塔又是君士坦丁的妻子,这样相继拥有皇帝头衔的君士坦丁、李锡尼、老马、小马都搭上了亲戚,具体怎么称呼,读者们可以自己想。值得注意的是,虽说李锡尼可算君士坦丁的妹夫,可他的年龄比君士坦丁要大10岁左右。

3. 双方联合签署和发布《米兰敕令》(Edict of Milan),正式结束戴克里先开始的对基督徒的迫害。在基督教发展史上,这一事件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其重要性可以与基督降生和受难相提并论。只是由于李锡尼最终败亡,导致人们通常只知签署敕令的是君士坦丁,而忘了老李。

4月,马克西明-代亚先下手为强,率军渡过黑海海峡进攻李锡尼,4月30日,两军在海峡附近决战,李锡尼以少胜多,大破马家军。马克西明-代亚只身逃离战场,一昼夜内狂奔100多公里回到老巢尼科米地亚,随后继续东逃去西里西亚首府大数。李锡尼则得理不让人,率军猛追,8月,马克西明-代亚在绝望中死去。至此,293年以来的四帝共治局面终结,罗马帝国回到了此前常见的二帝并立的局面。李锡尼、君士坦丁分别统治东、西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拉斐尔画的《君士坦丁在马尔维桥》 =====

但是,随着马克西明-代亚的死,君、李二人的蜜月也到头了。显然,更年轻的君士坦丁的活力和野心都远强于他的年长妹夫,他不甘心只做西帝,而是要一统天下,做整个帝国的主人,因而不断向老李寻衅滋事。好在老李也并非易与之辈,加上他的皇后兼小君的妹妹君士坦缇娅不断从中斡旋,此后的8~9年,双方之间虽然有战争,总的来说还算平静。315年,君士坦缇娅为老公生下儿子—李锡尼二世或曰小李锡尼 (Licinius II, Licinius the Younger),为50多岁的老李增加了许多家庭生活的快乐。

李、君的对峙,为艰难中的萨珊帝国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上自年幼的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在修养生息,为未来的崛起积蓄力量。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伟大帝国在东方喷薄而出,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章《皓月东升》。

通宝推:大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