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party随想 -- 晨枫

共:💬29 🌺1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种情况也就是几代人居住相对固定

而后代又比较重视前辈传统的情况。加拿大人房子大,又有地下室之类,所以比较容易保存东西。

在中国,特别是大城市,住房本来就不宽裕,所以要保存祖上的遗物实在不容易。如果一家人搬家很多(我11岁前住过四个城市),就会扔掉很多东西,能有一些重要的遗物保留已经算不错了。像我们家,父母都是大学就离开家,搬家很多,极少保留祖父辈的东西了。

外祖父也算是解放前的职业从政,抗战时候在桂系当过参谋,跟几个老大都有合影,文革期间怕出事情,一把火把照片都烧掉了。不过老妈一直收藏着外公在自己读大学的时候给自己写的一封信,介绍解放前自己的政治活动,写得很详细,应该还保留着。

母亲那边的族人还在山东,有些空闲,也有些条件,就在编辑家庭杂志,每季出一刊,给母亲寄来,跟正式的杂志差不多,介绍族人的历史,有抗日被捕不屈的,有亲戚之间互相鼓励走上革命道路的,也有现在家庭的生活,包括谁家的孩子中小学得了什么奖了。不知道到了我这代还能不能跟他们保持联系。

父亲这边就比较逊色一些了。没有人整理。我们家的大伯父,快80岁了,几次从癌症死亡线上回来的人,最近也在开始收集祖父和其他长辈的东西,身体好的时候还回了老家寻根。父亲这边也有些不寻常的事情。比如说,抗战时候,我祖父先到四川后方做事,祖母留在山东,后来祖母带着几个孩子,长途跋涉,过河南黄泛区,过风陵渡到陕西,在从关中入川找到祖父,父亲是到四川以后生的。当时抗战有很多家庭分离失散,即使双方都幸存,也都各自组织了家庭(“潜伏”里面说的“抗战夫人”)。我们家其他亲戚有些也有这类遭遇。祖母这么做维持了一个家,也算是非常不容易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