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1949年陈云稳定物价谈起 -- zhuhit

共:💬319 🌺29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所以要走太祖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而不是采用城市攻坚战的策略。先在几个小地方积累经验教训,理顺路子,推广之后,再影响大城市。看似起步慢,实际上符合国情。小地方容易改变,也容易取得成效。本来象产业升级和创新都是一个积累过程,发达国家是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才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和体系。最关键的是形成和建设一个有效的研发体系和队伍。

现在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候,但也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危机大家都看得明白,良机呢?

背景:全世界都不景气,要生存都不得不卖好东西,连美国都开始放松高科技出口了。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工厂,有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缺的是整合。

人才:国内人才紧缺,而国外人才闲置。发达国家裁员,裁下来的大多是做事情的,有经验、有才能,还有高校新的博士毕业生,他们接触的是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却因为没有经验没有身份而找不到饭碗。国内也有一大批毕业生因为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找不到对路的工作,都去抢公务员的铁饭碗。

项目: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知识爆炸的时代。国外老的东西加上新的技术就可以实现创新,老技术加人性化,自动化,数字化,远程控制,可视化,可编程,这中间的组合非常多。单单这一种创新模式就有很多可为之处。

资金:那么多无序又难以约束的游资没处去,炒来炒去不说,还扰乱整体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而产业升级却缺少资金。国家有太多过剩的美金没有地方投。

科研:国内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向很盲目。尤其是生物领域,饶毅、施一公等的抱怨并非空穴来风。最大的问题是跟产业有效衔接。国外80%的专利是大公司申请的,而国内呢?

以上这些,形成了巨大的势,这些势理不顺,就象武侠小说里的走火入魔;而一旦理顺,那就是功力上的飞跃了。我用了一个结晶的比喻。结晶,都是在过饱和状态下进行的。象西方,是自然结晶的过程,比较缓慢;而中国,积累了这么大的势,却无法结晶。化学上这时候大多会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摩擦振动;另一种是加晶种。加晶种形成晶核,引导过饱和液体中的化合物按晶种的晶型析出漂亮的晶体,而杂质就会被边缘化,更容易处理了。

当然了,这些只是纸上谈兵,实际操作上,困难重重。不过,想起亚历山大大帝剑解绳结的故事了。关键还在于主导者有没有魄力下决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