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匠 人 系 列 :之 : 木 匠 (三) -- 老光

共:💬23 🌺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匠 人 系 列 :之 : 木 匠 (三)

其实,木匠只是个笼统的称呼。

就像警察一样,也是个统称,但往细里一划分,又分成为刑警,武警,消防警,交警,户籍警等若干个警种。这木匠也是一个样子,但凡以木头为原料的木工行业之中,真要往细里一划分的话,还得分出若干种的木匠来。

譬如,专门修房盖屋的木匠,世人称之为“大木匠”或“大料木匠”。

制作床梃桌椅板凳箱笼屉柜等家具类的木匠,人称为“小料木匠”或“细料木匠”。

除了这两种主要的木匠之外,从前还有种专门制作围桶脚盆等房内用具的木匠,因为制作的多是桶形器具,故而,人又称之为“圆桶木匠”或是“圆桶匠”。

这三种木匠,从前都是民众生活离不开的匠人。

另还有一种木匠,很少在闹市区现身。这伙匠人平日里多隐藏在深山老林里头,专门建造寺庙庵堂,或是修缮那古寺禅院的大雄宝殿,山门宝塔,飞檐斗拱与雕梁画栋。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的发展,又派生出专门制作机械模具的木工来,叫作模具木匠或木模工。

从前的年月,有钱的人才住得起砖混结构的大瓦房。四周围砌成几丈高的围墙,把个楼房围哈起来,像城堡一样,能防火,防盗,防抢劫。这类豪宅的大门,都包上了铁皮的,结实得很,子弹都打不穿。老百姓把这城堡样的房子,称之为“风火印子”。

普通人的住家,尽量使用既方便,又快捷的法儿。简单的,用自家栽种的树木,竹子,或是买些木料与竹子,搭建成屋的架子,四周围再用木板或是细竹子裹上草,缠紧起,再糊上泥巴,围哈起来,顶上盖些茅草或者是树皮。这样的屋,叫作茅屋。

家底殷实的,才正儿八经修建得起瓦屋。建造瓦房,图的是造价比较低廉,花费不多,经济上也承受得了。再者,时间也快捷,请得几个木匠进门,少者十来日,多则半个月,把木料砍平刨光之后,在木料上弹上墨线,再按间距尺寸与大小,凿上些洞眼,从洞眼中穿上几疋木枋进去,便把个排扇固定稳当了。

到了立屋的时候,把周围乡邻们喊来帮忙,由掌墨的木匠师傅充当指挥,发一声喊,大伙儿打起呵伙,用木头,用梯子,用竹篙子,一齐崭劲使力,便把那木头排扇竖了起来。这排扇俺这地方称之为“缝”(读去声)。例如:两缝一间,三缝两间,四缝三间……。

等到排扇固定好,木匠师傅便搭起梯子爬上顶去,先安上扯枋,扎紧楔子。等到所有的扯枋安完毕,这屋架也就稳稳当当立定起。

人这一辈子,能修得几回屋喔?所以,从前人很是看重这修房造屋的,乡下人把这立屋当成件大事儿来办。

先前,乡下人把中稻收割完毕后,也就到了农历的八月尾上,或是九月初头日子。这时候,田里活儿办完了,要栽的油菜也栽种清白哒,地里的棉花也收捡得差不多了。像蚕豆,蜿豆一类的春收作物,也都种完了。再加上收了稻谷,捡了棉花,手头边也有了钱。修房建屋,多选在这时候动工。

至于屋场,早不早就选定了的。喊声动工,左邻右舍都来帮忙。这是中国农村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好传统,一家有事,百家相助。

腰包里头有了钱,万事好打商量。造屋之前,木料早已经备下了,顶上盖的瓦片,也与窑场定好了的。余下的,便是请班木匠上门来。

这修房造屋的木匠,便是人们素常所说的“大木匠”或是“大料木匠”。

一般是一个师傅带着帮徒弟,或是师兄领着师弟,都是‘同门’,不杂一个外人的。这里边究竟有个什么讲究,说道,也不清楚。大概是同一师门出来的吧,在一起做事协同配合得好一点啵!

匠人之间,门户成见很深。师门不同,行事的规矩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一些。俗话说:杀猪杀屁眼——各有各的杀法,这话便是最好的注脚。

乡下人说得好:师傅出门徒弟苦,闯出祸来师傅补。

师傅领着众徒弟上门建房修屋,这砍木头,刨木头的苦活,重活,都归了徒弟们干。师傅整天手里拿着个墨斗盒子,肩头上挂着把角尺,等徒弟刨光一根木头,便在这木头上左一下,右一下,横一下,竖一下,不是弹墨线,便是划墨线,做上记号。这记号便是乡下人所称的“鲁班字”,旁人认不出,只有木匠才认得。等到师傅把柱头上的墨线,记号划完毕,便喊个徒弟过来,在这木头上打眼,凿洞。直待全部的柱子洞眼打完后,便搁在一旁,接下来便是做穿枋。

穿枋做好后,跟着从两头把这穿枋穿进柱子的眼洞里头。为着穿枋灌得紧实,还得用斧头不停地敲打,打到预定的位置,才算完结。

等到所有的排扇完成后,接下来便是“立屋”。这“立屋”对于房屋的主人来说,那可是“悠悠万事,唯此唯大”的了!

早在立屋之前好久,建房修屋的主人便请阴阳先生,或是算命先生,打卦抽签翻皇历,选定了黄道吉日的,有些甚至于连时辰都定好了的。至于房屋的子午朝向,那更是关系到今后一家人的吉凶祸福,兴旺发达的大事,越发地马虎不得半点的啰!

八十年代那会儿,俺乡下有个亲戚,修建座新房子,请阴阳先生选定的吉时良辰是半夜子时。时间一旦确定,便不能更改了。吃过晚饭,大家只好围坐在一起,讲白话,扯懒谈,坐等吉时到来。

可到了那个吉时良辰,天公不作美哦,偏偏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怎么办?还是那句老话:时间改不得的!没得法!匠人们还有左邻右舍帮忙的,都戴起斗笠,穿起蓑衣,顶风冒雨来立屋。有人说下雨的兆头不好,匠人们呵卵形(调侃):屋宇,屋宇,立屋时就是要落雨哦!不然,怎又叫屋宇(屋雨)呢!

尤其是上屋梁时,亲戚朋友还得送红被面或是红绸子,等把屋梁安放好,便把这红被面或是红绸子披挂在屋梁上,表示庆贺。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红绸子或红被面也与时俱进,提高了档次,改成了送红毛毯。自然,修房建屋的老板,也要赈酒,大宴宾客,趁此机会,把先前放出去的“春风”,借修建房屋的名义,当作“夏雨”收回来。

从前,俺这地方的习俗,木匠上梁时,还得塞‘红包’。当然,这‘红包’也不是唾手可得的,还得说几段“四言八句”。说上一段塞一个。能说会道的掌墨师傅,借这立屋上梁的机会,能收好几个‘红包’呢。

掌墨师傅登梯子之前,老板得赶快先塞上个红包,好让他唱出登梯歌。

掌墨师傅一边慢慢登梯子,一边悠悠地唱道:

  左手锉子右斧头,登上天梯开金口。

  开金口,露银牙,子孙万代享荣华。

  开金口,开金口,开得金银堆百斗。

  开了东来又开西,子子孙孙穿官衣。

等到掌墨师傅爬上屋脊,稳稳当当坐在梁口上时,下边的人赶忙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只大红公鸡递上去,顺便又递上个红包。木匠收了红包,塞进袋子里头,这才一只手抓着鸡公,一只手用指甲把鸡公的冠子掐个口子,等到鸡血冒出来,又悠悠唱起祭梁词:

双手抱着一只鸡,鸡头高昂尾垂低,

  身穿五色花花衣,白日里四处去寻食,

  夜晚下梭罗树下理毛衣。

此鸡呀此鸡!

  不是寻常人家的鸡,乃是王母娘娘孵出的凤凰鸡。

  能治天煞归天庭,能治地煞归地阴。

  年煞月煞日煞还有四方的恶煞,再加房廊屋宇内的木马板凳煞,我有大雄鸡血制服它。

  雄鸡的血,点梁头,代代儿孙封王侯。

  雄鸡的血,点梁尾,代代儿孙在朝里。

  雄鸡的血,点梁腰,子子孙孙戴纱帽。

  再点再点,富贵双全,再点,再点,万事齐全!

掌墨师傅把祭梁词唱完,将手里的大红鸡公一把抛了,然后,吩咐上梁。这时,坐在屋脊两头的木匠师傅,便把事先备好的绳子丢下一头,让呆在下面等候的人把屋梁的梁口系上,等到下面的人喊声好,便开始往上提。

提屋梁时,必得平起上去,不能一头高,一头低,否则,会被主家视为不吉利的。

屋梁上到屋脊上后,坐两头的木匠师傅则同时把梁口对正中柱上的梁口,同时放落槽。一俟屋梁落了槽,早就摆好的鞭炮便点燃起。等鞭炮声一停,掌墨师傅便高声唱起赞梁歌来:

  紫微高照光芒芒,金光照射映华堂

今日修建状元府,明日又造金银仓。

斧头一拍响华堂:

主人接我来赞梁,要问此梁生在何方?

  此梁生在昆仑山上,长在八宝台上。

  谁人能知?何人欣赏?

  尽是张五郎得知,鲁班祖师爷欣赏。

  何人拿的斧砍?何人拿的尺量?

  张五郎拿斧砍,鲁班爷拿尺量。

  五尺梁来三五三,曲尺量来十八长。

  不长也不短,不短也不长,

  正好做成主家的万代栋梁。

此梁!此梁!

  何人所栽?何人所养?

  乃是天庭王母娘娘亲手栽,东西南北四海龙王所养。

  何人来把守?日月星光山神把守,

  才只有这样子的漂亮。

主家请了几名得力的儿郎。

  吆喝一声,齐唰刷抬来做屋梁。

交把俺的手里,

  木马一对,好事成双。

  曲尺墨斗,好似鸳鸯。

  清水泡墨,墨线悠悠弹在梁上。

  两头砍成一对鸳鸯,中间雕出双凤朝阳。

  东边一朵紫云升起,西边一朵紫云开祥。

  两头的紫云齐喝彩,空中垂下一条玉带来。

  玉带软如绵,主梁口内缠,

  左缠三卷生贵子,右缠三卷点状元。

  调转黄龙背朝天,子孙万代做高官。

  东头升得高,子子孙孙戴纱帽,

  西头长得高,祖人身穿紫龙袍。

  主梁登位金鸡鸣,子子孙孙坐龙廷。

  八梯八梯,谁人所兴?

  鲁班所造,梯等一尺二寸宽,

  丈八长,不长不短,

  不短不长,正好搭到主家栋梁。

  脚登一等,一举成名天下扬,

  脚登二等,两朵金花并蒂双,

  脚登三等,三元及第代代传,

  脚登四等,四海扬名远播声,

  脚登五等,五子登科家业兴,

  脚登六等,六位高升财滚滚,

  脚登七等,七巧玲珑人尊敬,

  脚登八等,八面威风乡人钦,

  脚登九等,九把黄伞罩乡邻,

  脚登十等,高头大马点状元。

  坐梁头,观四方,眼观主家的好屋场。

  哪家风水先生定屋向,前有金龙来摆尾,

  后有鹦哥赶凤凰,

左是狮子,

  右是大象,

一排摇钱树栽两旁。

  一日落三寸,三日九寸深。

掌墨师傅坐在屋梁上唱着赞梁歌,奉承话呵得老板一脸的阳光灿烂,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自不然,这赞梁歌是不能白唱的,老板得赶快递个红包上去。递红包的同时,还得给坐两头的木匠师傅递杯酒。

掌墨师傅接过老板递上的酒,又要唱上个赞酒歌:

  说此酒,道此酒,

  此乃是杜康菩萨造此酒,王母娘娘喝的蟠桃酒,

  皇宫里面摆的玉筵酒,赵公求寿九十九,

  有个南斗和北斗,今日主东摆的是祭梁酒。

喝罢此酒俺走下梯,要吃老板的龙凤席。

恭贺老板修华堂,子孙万代福绵长!

上了屋梁后,便是老板大宴宾客的时候了。凡是亲戚朋友,有来往的乡邻,都得送份子来吃酒。

  

注:张五郎,湘西北一带匠人口中传说的一位神人,仅次于鲁班祖师爷,也是木匠,石匠等行业中供奉的先祖。

通宝推:非为,履虎尾,messi,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