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80后的生活随笔——废坑一个 别问后面在哪 -- 马前卒

共:💬19 🌺3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续2
家园 续3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梦太贵了。马克思老人家说了,价值的标准就是劳动时间。虽然网费挺便宜,点卡比起其他休闲方式也不算贵。但要玩梦想,免不了要花费时间,也就是把加班赚钱,和领导同事搞好关系的可能性都作为机会成本投入到梦想里了。再进一步,等到“镜像生活”成了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宅男陪家人,陪女朋友的时间,甚至晒太阳的闲暇都会被占用。再往后,高级装备、正版收藏都是价值不菲的货色。只是这时的宅男,看着这些东西好似小孩子看糖果,新娘看钻戒,难以舍弃了。工薪阶层玩“镜像生活”还是太贵。当然,这也是必然,因为大多数不缺钱的人,也没必要到“镜像生活”里找满足。

最重要的问题是,梦根本离不开现实。网络游戏再虚拟,服务器和GM(GameMaster,游戏管理员)总要在现实里混。更重要的是,服务器和GM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商业公司的投资。商人无利不起早,如果维持一个完美的“镜像生活”能赚钱,他们当然会满足玩家,但如果需要把这个“镜像生活”改的乱七八糟才能回收资金,他们也不会有半点犹豫。比如说史玉柱的网游《征途》,不收点卡,只通过卖装备和玩家交易来赚钱。史玉柱自己解释说:“(按)时间收费的游戏,不公平的地方是谁花的时间多,谁就厉害;道具收费的游戏,不在乎多少时间,玩家有钱就有优势。道具收费模式让非付费玩家没有生存空间,他们就爱发牢骚。非付费玩家是不花钱的,免费模式主要是靠道具去收费,这样就造成了非付费玩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这其实也是“镜像生活”的一种方式,即直接把现实社会的规矩引入虚拟社会,让现实生活中的财富可以按比例换算成虚拟世界的实力,而且是易耗的实力。同样的财富在现实里买不到对应的地位,在游戏里就可以廉价买到。这其实就是把现实中赤裸裸的财富金钱规律,用微缩版表现了出来,以鼓动玩家虚荣心的方式来刺激装备消费。于是《征途》成了金钱大战。在2010-8-7的网游虚拟交易排行榜中,前三名的拍卖品如下:

1、征途刺客系204级账号 89000元

2、征途刺客系203级账号 70000元

3、完美世界前传 羽族101级账号 16700元

可见《征途》的资金密集程度。这样的游戏,吸引了一些薄有资产,但缺乏进一步上升通道的人进入游戏,在游戏里实现自己高人一等的梦想。为了鼓励这样的玩家,许多类似的“免费游戏”还大肆使用伪玩家,即实为npc或者由公司操纵的游戏角色,与高消费客户竞争,挑动好胜心,好高价出售装备。在这样的“镜像生活”里,现实生活中的阴谋、陷害、尔虞我诈、资本大战,在这里一样不缺,甚至因为虚拟空间的面具掩护而更加恶劣。这一切都以比现实中更廉价的方式体现——往往也不廉价。许多玩家在类似的网游中投入数十乃至数百万元,乃至倾家荡产。其实他们都和赌徒一样,被游戏本身输赢带来的生理愉悦感所占据,为此失去了对财富价值的正确判断,成了商业资本赚钱的好工具。一如既往地,史玉柱在一片骂声中抓住了真正能掏钱的客户,靠《征途》月入数千万。

其他没有《征途》这样脑白金化的“镜像生活”,也免不了受现实社会的干扰。许多网游的高阶账号,在公开或私下交易中,流入新人手里。甚至有的父母,在不清楚网游为何物的情况下,给孩子买一个高阶账号做礼物。这让视网游为生活的一些纯粹玩家异常不满,大概相当于我们在现实中看到政府的高级职务挂牌出售,或是看到公开的奴隶市场的感觉。至于动漫外围产品,如正版手办、模型的高昂价格,完全是一种压缩供给,人为炒作的结果。让收藏者在藏品中享受虚幻的珍贵感的同时,获得高利润。许多网游在正式商业化营运之前,会有一段纯粹的免费兼自由发展时期,以聚拢人气。即使商业化运营之后,回收资金的各种招数也是一点点使出来的,为的是不吓跑那些从免费公测时期就加入游戏的老玩家,不破坏“游戏文化”这个最大的卖点。于是,老玩家们在游戏运行初期,构造了一个偏理想化,很少被资本运营打扰的小众乌托邦,然后在大批新玩家被利润裹挟而来时,眼看着这个乌托邦一点点崩坏,变成一个更快餐化的娱乐空间。于是老玩家们聚在一起怀旧,抱怨原来田园部落的气氛变成了市场的嘈杂,角斗场的残酷,抱怨他们用网络游戏逃避现实社会,可现实社会居然到了网络空间还要继续追杀他们。网游运营早期的那个“黄金年代”,在一次次的传说和聊天中变得更无暇,更美好。最后成为老玩家在游戏bbs里怀旧的对象,一谈起“当年的XX”则感慨万千,恍如隔世,其实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而已。在网络游戏这个纯粹的虚拟空间里,怀旧居然也成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现实社会实在没有给逃避它的人留下多少躲藏的空间。

牢骚太盛防肠断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毛泽东

蜗居和蚁族的故事似乎挺好写的,满中国到处在谈论这类话题,你我身边好像没人不谈房子。但我四五天也写不出几个字,看来还是因为咱不求上进,打工比较轻松,没切身体会。所以咱决定上网到处看看别人的段子。

按照现在网上的议论,围绕房子中国人大约如今可以分成三等人,第一等人就是开发商和炒房团,也就是富人们;第二等级是房奴,在今日之中国能当房奴才算中产阶级,第三等级就是欲当房奴而不可得的很多人,也就是穷人。咱们80后中读了书留在大城市住在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当穷人的就是蚁族了。

有个报道里,某位首席经济学家拿出金砖四国的房价来与国内房价对比,发现北京、上海的房价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差不多,是孟买的不到1/2,比莫斯科还低一些。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拿巴西比,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很和谐么?北京上海也该复制好?印度人的收入只有中国的几分之一,而他们的商业中心孟买房价是上海三倍,这是个好事应该模仿?最后说莫斯科,俄国富人满世界在炒房子你会不晓得?莫斯科是他们的老窝,当然会房价高高。咱是经济学小白,但我这个小白,觉得这位经济学家是不是应该去里约热内卢被抢几次,去孟买被乞丐围堵几次,去莫斯科被富豪弄得自卑几次再说话呢?说的再直白点,您受托出来哄大家挨宰买房,好歹也编得高级点嘛。

又有一则新闻,有个影星带女友去巴黎买房子,挑了很好的地方,“感觉埃菲尔铁塔就在自家的花园里,有个房间的窗口能看到香榭丽舍大街。”法国保护城市旧貌的制度很严厉,巴黎学不了北京上海能够大刀阔斧进行旧城拆迁改造,所以影星买的房子说不定就是茶花女住过的百年老宅。咱承认自己哈过法国的,所以对这样的房子羡慕不已。又连忙搜索了一下,得到的信息综合起来就是巴黎房价一年涨了15%,主要原因是外国投资客来买房子了,意大利人、俄国人和中国人的钱涌进巴黎。这样的结果是在法国最精华的地方,法国人不敢问津买房。按照我模糊的印象,巴黎的中产阶级几年前就在喊住不起巴黎了。我来了兴趣就继续查,各路写帖子的人从巴黎街头贴出的房产广告和法国统计局的数据分析,在考虑了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物价、福利的差别之后,证明已经涨了很多的巴黎的房价比北京和上海要便宜。于是觉得我喜欢的这个影星作了个正确的投资,还有国内中产不买房去移民的消息也完全可以理解了。

然后我去看有关蚁族的报道,发现自己前面的话有错误。北京的某位先生月入6000也去唐家岭当蚁族,因为他要把每月花费控制在1000元,其余的钱得用来和女友的结余一起,还有加上啃老,攒买房的首付。同一篇报道里,还有只月入2000元级别的蚂蚁,是位名校女硕士,她说:“就是这样的环境,谁能想得到人民大学的硕士也就这生活水平?反正我就忍几年,争取机会出国,一切就都好了。”其实这个报道我看很多地方都转载了,大家也许不陌生,有意思的是我跟着看见的另一个报道,说美国一样有蚁族,纽约有3个人租一张月租260美元的床位,轮流睡觉。报道还说80后的留学生在外面一样很多人毕业即失业。他们也和唐家岭的蚁族一样,不愿意回乡找工作。也就是说,国内国外蚁族差不多,那这位指望出国改变命运的硕士真的就会变得很好么?这还是无处藏身啊,哪怕藏到美国纽约都可能当蚁族。

总之有无数的报道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收入房价比远超国际标准,我们很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我们的收入在第三世界水平,我们的房子比第一世界贵;许多80后怀着梦想投奔的深圳,房价上涨的速度是可支配收入提高速度的十几倍;给我们提供房贷的银行内部在进行压力测验,模拟房价跌了一办该怎么办,而同时房价在继续大涨。我不是专业人士,我看不懂经济数据,我只会做点简单乘除法,比如60万除2000或者3000,以及加减法,5000减去2000或者3000。我只知道我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不应该这样被算计。

有种关于房价只升不降的说法,说买房子是刚性需求,意思是普通人总是要买房的,不论房价上涨如何。我看,这个话的真正意思是各位预备役房奴你们早晚要被咱一刀割肉抽血的,认命吧。对于刚性需求这个概念,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有房子住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有人偷换概念把应该被满足的基本权利说成是必然要承受的代价。这些人就用这个被置换的概念来作为抬高房价的理由。我们是需要一个房子,来安身立命,来和我们的爱人共筑爱巢,来养育我们的孩子,让我们辛劳衰老的父母养老。有些人就利用这个需要来榨取我们的血汗,增高他们的金山。他们还要用刚性需求的概念来把他们从整个社会吸血自肥的行径说的合情合理,还要用这个概念让还没有被他们吸到吸够吸干的人老实听话,主动献血给他们。这些吸血鬼吸了我们的血之后能量巨大,中央下了调控房价的政策,他们在各地还自有对策,房价还在继续远离我们幸福的水平线。

既然无处藏身,那么剩下的就是抱怨了。

市场经济时代,抱怨也要进行市场细分,先说婚姻市场。

首先说男生和女生的抱怨,从穷学生的爱情说起。穷玩车,富玩表,学生只能玩电脑。电脑坏了要修,女生电脑坏了要男生修,于是又有:好人修电脑,坏人床上搞。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嘛。一次真心表白确实很容易碰到这样的回应:“你是个好人,但我觉得我们不适合。我们一直都是好朋友,以后有事还是找你帮我哦。”无数人就这样收到一张又一张好人卡。各位兄弟,你们给女生修过几次电脑?收过几张好人卡?泪流满面过几次?现在看穿了变坏了没有?

从男生角度来说,在学校里哥们一起耍游戏快活,没女朋友其实问题不大。无非是大一的时候羡慕一下,军训时列队给成双成对的学哥学姐们行注目礼;大二大三跟风而不得,那咱就窝寝室打魔兽,杀到血色大教堂时就痛骂两句狗男女;大四马上毕业就分手,就更无所谓了,只是得注意被甩的哥们的情绪,防他们喝酒喝多了往河里走。我们读了十几年书,总是要作为馒头砖头扔到社会里的。毕业后,有的人月入千余而一年把妹十余;有人却只能当优质大龄宅男,家里路上公司三点一线,年薪十万却身边无伴,还自嘲魔法师。这个典故来自某动画里的台词,说的是男的守住童贞到30岁就能学会魔法。当然当然,没人甘愿当这个魔法师。怨念积蓄,就产生了情侣去死团。入团自愿,就是要记得每年情人节和圣诞节是圣战日,11月11日光棍节是团日,到了日子就穿件印有“情侣去死”的黑底红字T恤上街,嘀咕说:“赶快来阵狂风,把这些有伴的都吹没影。”除了宅到忘记时间的,大概这几个日子都不用提醒,情侣们手中的红玫瑰是那么的刺眼,以致这玫瑰不是象征爱意的花朵而是能闪瞎团员们双眼的闪光弹。而退团也是自由的,虽说去死团名字是很彪悍,但各位团员都是想早一点在宣布退团的时候,被无妻阶级的旧同志们嫉妒地说:“叛徒,去死吧”的。

怨念的无妻阶级兄弟们会表示女生们的心思咱是不大懂的,就是晓得现在大学MM出去征婚相亲的不少,“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老公”。至于学校里,在身边找个男生帮提开水、帮抄复习题目、帮修电脑,总之让人家为自己当免费长工的女生那总是多多的。有的兄弟自认为是有女友的,旁边人觉得你不过是个备胎,只有你身边那位一开始和你去小旅馆时略显紧张的人知道你究竟是她的啥。所以有的兄弟哪天看见你的那个她,从未见过的精心打扮之后站在学校墙外某处,过一会又以比当初和你初吻还单纯娇羞的模样上了一辆宝马的时候切记淡定。谈恋爱嘛,互相刷经验的事情。你的她坐上70码的宝马扬长而去,那是因为她在你这里的经验刷够了,升级转职了。综合起来,似乎女生们的情况就分化成长得还行的常常校内有备胎校外订饭票,长相一般的不少忙着上形体课、整容和发奋考研。备胎首先看人家爸妈官居几品,房车几套,而潜力股类型的风险较大,美女们要回避。插一个真实的故事,咱过去一同学当年也算校花一朵,毕业前夕就亲口对我说:“他将来肯定是很有前途的。”不久后她就和他分手了。毕业后她去了深圳一IT公司,日子过得相当,怎么说呢,充实吧,起码全公司的程序男们写来的情书有好几打。同时,她的农村出来的前男友就留在本地当老师,蜗居在一张床两个柜子的一个老门房里,就是上海的朋友应该很熟悉的那种租界老房子一楼的小房间。我去看他,注意到他在桌上摆着他们的合影。说到这里,有点伤感了,打住,不八卦朋友的伤心事了。他们两个都是挺好的人,她是那种看见街上的小偷太过明目张胆就义愤填膺要喊警察指人抓,在机场碰上语言不通的土鳖就帮忙的正义善良美少女。人生是复杂滴,一对好人没有终成眷属,这样的事情,我们身边太多了,收住话头继续。饭票呢有很多种类,经济适用男不错,小老板似乎不稳定,大老板太少且难得勾住。练形体或者舞蹈只是勉强的补课而已,18岁以后骨头已经硬了,体态身姿也很难摆脱20年来的生活影响。整容呢,技术不到位的医生太多,即使技术到位了,审美水平的问题一样要命。最后,考研考上去的很容易当剩女,有个段子大家熟悉的很,说专科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研究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传说中的东方不败。

整上面这么一段文字出来,很多毕业和还没毕业的女同学肯定会说我太偏颇,说我心里歪了看人也斜了,这个我得承认,我也明白80后的姐姐妹妹们在校园文化里成长出来,多半还是很纯真的。举一个猥琐的例子吧。咱有次和位大叔在路上遇见一对年轻的情侣迎面走过,大叔回头望着那个妹子,对我说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被这么没质量的男的勾跑,你也赶快找一个,不然年纪大了谁要你。我应付着说是啊是啊,其实越是年轻的姑娘越好哄,单纯啊。问题不在于我们这些80后生活的局中人看到的真实如何,问题在于社会心理、普遍流传的观念在如此看待80后的女生们。于是乎,社会偏见让女博士大声抗议,反过来抱怨说自己也是女人,不是灭绝师太,不是世界上的第三种性别。但这呼声无法改变高学历的80后女性交友结婚难的困局。于是乎,拜金、性关系随便的帽子被戴出校门,让很多毕业女生面对上司肆无忌惮的性骚扰时很无语。老板丢一句“反正你们早就不是处女了,大不了我包养你好了”,你激愤之下辞职闪人,结果这份勉强满意的工作留给某位也许乖顺隐忍也许主动献媚的新鲜人。

让我们把话题转进。等到男生终于脱离(去死)团组织,女生终于摆脱剩化危机,与爱人相拥入怀,80后们的下一个攻略目标是婚姻。不管女生纯不纯,男生坏不坏,结婚这事都挺麻烦的,没钱谈什么结婚。赚钱靠工作,婚姻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挂钩的。

先来看两个很平常的抱怨。

“我有三个同学同时进个央企,先捞到出国肥差的人,不是成绩好的,也不是工作表现优秀的,而是最先和处长子女谈恋爱的。”

“IT民工,工资微薄不说,工作起来完全是没日没夜,真真是女生当做男生用,男生当做畜生用。”

朋友的表妹在某个国营单位上班,抱怨说:“四十岁的都不怎么努力工作!三十岁的就象领导跟你说话!我很讨厌这样!满不爽!我们这一排的非常要好!经常出去玩!工作上也配合得很后!做得多!领导看不到!把我们当全能选手!什么任务都往我们这里丢!那些该他们管的任务的都压给我们!在工作上大家很努力但是拿不什么钱!而且经常加班,一个星期只休息一天!任务压力特别大!休息就是在家睡觉!总觉得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和一个在深圳上过班回来当宅男的朋友提到,他说:“这大概只能算内地的国企的情况,深圳更接近按劳分配的原义。我们部门经理才32岁,月薪应该在2-3万,工作不算累,但也没偷懒,下面的人只要能干,月薪一两万的也不少。”我说:“拿一两万的人背后是10个拿一两千的。”他说这在他们公司不成立,听这话我忽然想起来,他们公司是搞房地产的,然后咱就对这个话题没话可说了。

有的人还是新入巢的蚁族,在想着哪天离开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蚁族?因为他们读的大学高度集中于东部中心城市,他们的岗位也在这些水泥森林的无数角落里。他们自觉不自觉得汇入城市化的大潮里。

有的人年纪到了,工作几年而无所得,在抱怨买不起房子结不起婚,欲当房奴而不可得。为什么努力奋斗了几年,多数人却没有多少积蓄?因为工资涨得慢,物价涨的快,生活成本高。

有的人攒了点积蓄,爸妈帮一下付了首期,好不容易能当上房奴仍然在抱怨。因为楼市时不时看着玄乎,开发商三期开盘比一期便宜,没还完房贷的房子成了负资产,还有家里装修出毛病,小区物业不靠谱。

有的人成了家,自己也成功爬上去一点,在抱怨赚的多了但是花的也多了,完全没有中产的感觉。因为上面4个要养,下面这一个更是用钱比流水还猛。因为社会养老、医疗、教育体系都不让人满意。

有的人一年收入6位数了,去一次高档百货店却什么都不打敢买,他们还惊奇地和人议论说有些小姑娘月入几千怎么随便就敢买个一两万的包包。为什么不敢买?因为奢侈品的价格让比多数人成功的他们在更少数人面前自卑。他们越是多赚那几万就越知道自己还远远谈不上富人,财富的阶梯越来越陡。买了好房子,却发现自己在高档小区里是个穷人,一年赚个几十万谈不上有资本。

有的人出国留学,回来发现自己不算个啥,海龟成了海带。因为中国发展太快,出去的人倒是很可能土了,跟不上了。

有的人跟风考研,毕业出来发现研究生最不好找工作,劳动力市场上形势是“用工荒就业难”,最俏的是熟练操作工,最难就业的是研究生。他们能抱怨什么呢,中国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现在是这个样子,没他们的位置。

甚至山西的煤老板、浙江的富商们也有烦恼,钱已经赚到这么多了,不知道下一步再往哪儿转。其中有些人就把钱用来炒房地产,但这个套子让所有人不安,让多数人痛苦。

刚刚听一个80后末尾的女生给我讲了这么段对话:“今天在书店里一个老人说,你们这一代人呀,太安逸太乱了,不像我们这一代,有个小伙子说不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压力和忙活的事儿。”

是的,许多父辈不理解我们的不满。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很好。吃饱穿暖,上班有公交有地铁,买东西不凭票,开个小车到处玩玩也不稀罕了。珠三角长三角的打工仔打工妹也有1000多工资,考虑通货膨胀和技术进步之后确实也不比父母当年的收入差,做熟了有技术了还不止。好多人把怀旧和牢骚结合起来,认为民国、毛泽东时代乃至古代的生活也比现在好。这统统是扯谈。觉得古代好的人肯定不愿意时空穿越回去当个贱民,在瘟疫流行的时候没有疫苗打,在饥荒流行的时候啃树皮。甚至哪怕你是个皇帝也会碰上一点小病就一命呜呼,而现如今已经打过分了的青霉素一小针就能药到病除。觉得民国好的,你赶快投胎到个金粉世家,然后碰上漫山遍野的土匪被绑票,或者家族生意被国民党敲诈勒索到破产,须知到1949年连上海的买办们和他们的美国主子都觉得南京政府混蛋得让人绝望。觉得30多年前毛泽东时代比现在强的,想想爷爷奶奶为什么那么节约,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就多问问爸妈当年怎么挨饿的,一个月能拿几元钱,问问为了多挣几元几十元补贴家用,爸妈是如何不舍地放弃了学业和当科学家的梦想。反正我爹当年读高中时成绩第一,77年放弃高考的唯一理由就是他已经当上了矿工,家里需要他相对较高的井下工资来补贴家用。

听过身边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们的故事,看了网上各种各样的帖子和层出不穷的段子,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怀旧是因为我们沿着时代划出的道路走出好远,不知自己身处何境,以旧日为灯塔,也许可以消除一点迷茫的不安。我们向前奔跑的太猛,很多东西一下子就从我们的生活里消散,而我们本想多拥有一会儿。很多心情,是那样的不可复制的宝贵,许多事情,是如此的再难重现的美好,却就这样在我们的成长里难以长久,在我们长大面对的成人江湖里泡得稀烂,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不知是荒原还是丛林的世界上变了形。

感觉上就如同我们上个月还在看将军大人要为难人,蜷川新右卫门在挠头,一休开始盘腿动脑筋。就如同上个月还在看花仙子小培在阿姆斯特丹的鲜花市场回忆起爷爷跟她说白色康乃馨的花语是“我的爱依然存在”。我知道,把李嘉文(他在原版里叫塞尔吉·弗罗拉)视作第一个白马王子的女生们会记起最后一集的花是千日草,花语是“永恒的爱情”。就如同半月前还在看机器猫穿过任意门,或者从抽屉里跳出来,吃他最喜欢的铜锣烧。就如同十天前才看的,星矢被打个半死以后又猛地打出天马流星拳,这个规定动作还要配上标准台词:“为了大地上的爱和正义。”就如同我们几个同学一起上周刚刚看了灌篮高手,樱木花道的爆发鼓舞了全校男生打篮球的青春热血,流川枫的完美耍酷则迷晕了同桌的女生,只不知她后来又花痴了几位篮球打得好的高个帅哥。

十年二十年过去,上网一查,原来一休师傅长大后是个花和尚,常常带女生回寝室的那种,或许我们上大学之后受了他隔空几百年的影响?上网再查,唱花仙子主题歌的堀江美都子阿姨原来和我们的妈妈算50后同龄人。当我们的父辈在大山里挖洞搭建中国版AK47步枪的隐蔽生产线时,有天他们从收音机里听到一首从太空传来的乐曲《东方红》,大家一起聆听、歌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就在同一年,1970年,12、3岁的堀江美都子以一张裸照作为专辑封面出道,轰动了高速发展、新旧冲突的日本社会。又过了十几年,几岁的我们和爸妈一起看由堀江美都子演唱主题歌的《排球女将》。现在堀江阿姨和我们的父母一样也年过五十了,她的演出就成为怀旧专场,因为我们这些听她的歌声长大的人已不再是孩子。

我们长大了。我们前脚长大,后脚奔三,昨日还是少年,明日就成叔叔阿姨。昨天,我们曾经梦想多多,在青春期的折痕里浸入我们少年的喜怒哀惧,在校园的角落里和那时的某个人对视微笑。明天,我们是大龄房奴高龄孩奴,不安地看着房价高高低低,不可奈何地让奶粉钱掏光钱包。我们曾经同桌共望西窗的斜阳,盼望着放学,然后男生们集团冲锋到电脑室和网吧联机大战,女生们挽着手低声密语谁谁喜欢上了谁谁。可今天,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分成了未来的蚁族和现在的蚁族,预备役房奴和现役房奴,被击溃的房奴和尚未被击溃的房奴。所以,我们奔三了。可是大部分人的生活是一系列的打勾填空:没对象、没钱、没车、没房、没前途,再加一句没死。

我有一个朋友,有天晚上聊天说他这两年不怀旧了,我心里说你小子当然不怀旧了,日子过得这么充实而没压力。他读了几个月的英美的经济报刊把英语练好了,每天带本内容不装但带着很装高级的书去办公室,让天天混的前辈暗暗仰视。他上网就和人讨论或者PK各种历史的社会的话题,同时就去订购或者下载许多经济史的书。因此我们聊完谁谁身边哪个模特的胸部好大之后,常常就会转而扯文艺复兴时期米兰的制衣辅料的价格,圈地之后英国地主可以养几个女仆,美国的几百套廉租房有几万人排队等等话题。最叫咱无语的是他用我的名字去些论坛注册,和人PK被骂,就贴给我看说:你看你这么猥琐,又被骂小白了。接下来就是固定套路地说“现在的大学生太小白了,什么都不晓得,还在那里宣扬什么历史真相,自以为找到人间天大的秘密。”“现在的大学生性生活太泛滥了,我们那时候百把人只有几对谈的。”我就说你比我还小点,别装大叔口气了,大家读个大学不谈恋爱干嘛,谈了不同居又干嘛。咱们不一样都有过无知但自我感觉特好的时候么。“所以说,还是我这样的无产阶级理解咱兄弟姐妹的生活,你这个有房几套又准备买门面收租的家伙就不要乱谈了。”他立马反击说“你也算无产阶级?你这个说还没买下地球我就是宇宙无产阶级的鸟人,一天到晚勾搭小女生,猥琐,太猥琐了。还是我这样贫农出身的子弟最纯洁啊!”玩笑和话题转进到这个时候,我这嘴巴说不怀旧的朋友就会开始念叨:

“刚才发现喜欢的那个隔壁办公室MM有BF,泪奔。”

“为什么我每次看中的MM都名花有主?”

我安慰了一句“那说明你眼光不错啊。”

“我想结婚了,这两年定下来。”

我建议说“你有钱,花三万块去征婚网站猎婚吧。”

“找老婆有两种途径,一个是自己找,一个是亲戚朋友介绍比较合适的,鬼才相信这种婚介。我想想,如果父母介绍来的MM,实在碰不到更年轻貌美有钱的,我就找那个同事算了,双方都相处得很有感觉 ”

“中国人的教育,为什么到现在还是教育女孩子要矜持呢?”

我判断说“因为大部分男人们还没有雄起就阳痿了,女人要装模作样给面子。”

“现在我看女人的品味降低了不少,现在很庸俗了。”

我说“哦,那还是找个胸部大的实在。”

他说现在隆胸过的太多了。

我说那没办法啊,女生们该发育的时候怕胖不吃又不锻炼身体。

然后我们就开始讨论胸部发育的生理学和营养学问题。

“一要靠高蛋白,堆出足够的脂肪,

二要靠运动把脂肪堆到需要的地方,

三要补充激素,去指挥这些过程。”

继而很自然地讨论“为什么女生们都晓得打扮自己身体的外表,但怎么不真正了解下自己的身体的内在呢?”我点化他,说:“你感叹这个干嘛,这是好事,女生这也晓得那也清楚了,那我们男的怎么容易泡妞呢?!”“同样的,你感叹网上傻逼太多干嘛呢,傻逼多是好事,这个世界要是99%是比我们笨的傻逼,那我们不就可以当大官发大财了么。”“没有傻逼就创造傻逼,变对手为傻逼,这就是咱的成功学。”(魔鬼逻辑,学习有风险,各位好同学切勿被毒害。至于坏蛋们,你们不要怪我把事情说破)

“原来一个寝室的大帅哥大一时候说,我没进大学前,以为大学很淫乱,泡妞很容易,一进来才发现,靠,谈恋爱居然这么少,绝大部分都是处女。”

我说觉得“其实大部分80后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的,当然某些极端的地方除外,比如纯混的差学校和纯准备出国的好大学。”

我吹嘘自己当年在学校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就又怨念起来,“最不爽的是,我初中前排女生,我一直想念,找了个蚁族,去年结婚了。”

“咱不仇富,咱仇抢了咱心上人的猥琐蚁族男!”

我嘲笑他“你还仇富,你自己的人生简直是富人的杯具!”

“比我有钱的都没谈,正常。”

然后继续念叨:“我小学和初中旁边坐的,高中也同校隔壁班,整整几年,曾经非常熟悉。曾经放学后一起骑自行车,曾经认为初恋的女孩就该找那样的。”

“打断,你用了3个曾经了,回去重修小学语文。”

“听我继续说,她到高中变得开放大气了。”

“那不是应该找个成功人士么?”“所以我很惊讶。”

“你就这样因为梦中的初恋情人被娶而不爽蚁族了?”

“我要是爬上去有权了,估计会假公济私,先整了抢了咱心上人的猥琐男!”

“你不要偷换概念,人家只是蚁族,猥琐男是我这样的。我建议你啊,还是找别的女人吧。等40岁的时候找老情人偷偷暧昧一下。”

我们转而讨论一个报道。某名校一对同居三年的情侣被问对将来生活有否打算,女孩一脸茫然,回答不知道,男生回答说只求今日爱情幸福,想明天太累。

我回答说:“他们就是这样的心态,然后到当蚁族又发牢骚说没有明天。”

他说:“你终于看穿80后了?”

我自己是个80后,我绝没牛逼到看穿据说有两亿人的全体80后。事实上,我前面和朋友说的这句话就有问题,名牌大学毕业生当蚁族的概率还是相对比较小的。在怀旧、牢骚和扯淡之后,我想在这里说点大话,为我们这两亿人做个界定,大家看看对不对。

我们是1980后生人,就如我们的父辈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和第一代,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是在工业化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与在市场经济时代出生成长的90后比,我们80后是最后一批感受计划经济的福利和限制的一代。现在,我们80后正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我们正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正在属于我们。我们之中很大部分人生长在农村和小地方,但是我们几乎全部都卷入到了城市化的进程。于是我们成为蚁族和蜗居故事中的主角,扮演这类角色绝不是我们自己所希望的,但我们无处藏身,无从逃避。我们是理想主义的,我们依旧希望有纯真的爱情和不受束缚的梦想。我们是现实主义的,我们生活在这个消费世界,想要更新的手机和显卡,更漂亮时髦的衣服和鞋子。我们并不是飘的一代,沉重不是我们能够拒绝的,生活的重量我们心里有数。我们同样不是只活在当下的一代,昨日少年的残梦和明日迷茫的心影,交错在我们今天的不安里。长辈不理解我们,我们也并不怎么理解自己。我们的烦恼和困惑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在吃饱穿暖之后希望有进一步的自己的追求。这是属于我们80后的发展陷阱,我们陷入其中,必须解决。这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工业化。是工业化给我们财富也给我们痛苦,给我们自由也给我们束缚,给我们真实也给我们镜像,给我们工具也给我们毒药。我们80后现在正是中国社会继续工业化的主体,所以我们感受最多最深。

以下没了

通宝推:谭宁,饽饽饽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