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估计是汉文

匈奴应该没有系统的文字。在古代,尤其上古,掌握文字的人是很少一部分。匈奴人即使是夏人的一支,如果是逃难到北边的,去的还会写字的可能本来就不多。而草原的分散生存条件,文字需求又不迫切,后来失传也不奇怪。

比如苗族,羌族历史都是很悠久的,但都没有自己文字,但有口述历史。匈奴人的文化水平类似苗族,羌族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我估计当时的匈奴人,对自己是从华夏里分支出来的也认同,国书使用汉语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使用其他文字,中国史书应该有蛛丝马迹可循。

实际上看后来的日本,朝鲜。底层百姓都不会写汉语,但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都精通汉文。2千多年前,汉朝是世界的文明中心,周边部落国家受汉语影响是必然的。而匈奴至少在战国时期,就不停的和秦赵燕等国作战或者贸易,匈奴人里,会写汉语的人肯定有不少。

所以冒顿写汉语信,非常了解中国文化一点都不奇怪。套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分析,冒顿能一下子崛起,匈奴能一下子势力扩张那么大。和它前边几百年,吸收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肯定分不开。它的社会管理架构,生产力水平,武器制造水平,军事训练水平,组织水平,管理能力,将领指挥能力等等都有了积累,有了量变基础,才有后来的质变,在出了冒顿这样军事天才后就一下子崛起了。偶尔崛起的势力很多,但崛起之后还能几百年不倒的,绝对不会只是出个军事强人那么简单。

匈奴崛起百年后,汉武帝,霍光,汉宣帝,历时3代,大战60余年(到最后成功是80多年),才算把匈奴压制住。这中间,比如卫太子事件,里边的匈奴巫师可未必就是单纯来的江湖骗子,汉匈双方在战争中都是互相学习的,搞离间计,挑拨内部,也未必就是汉朝的专利。我们不能把匈奴想象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野蛮人。白登之战,就是示敌以弱,诱敌深入,敌进我退,铁壁合围的成功军事策略范例。如果不是那场大雾,中国历史说不定就要完全重写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