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通往2012的船票 -- 万里风中虎

共:💬1557 🌺14024 🌵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偷换概念了吧

如果你考虑孩子的效用,你死后就有效用,尽管是打过折的。

这个说法没错,我举双手同意。可是,这是塞进来一样和我们之前的讨论完全不搭界的东西呀。其他理由导致愿意“smooth out"而照顾一下身后的效用,没问题(但是这弱化了你的观点)。问题在这里:

无恶不作的大魔头变成了拿着火剑的六翼守护天使。

这种转变在基督教伦理中非常的自然,经济学中叫消费效用在生命中的SMOOTH OUT。

以前吃多了,现在就少吃点。

以前年青的时候钱的边际效用大, 死后下地狱的边际恐惧小就干多了坏事,现在钱的边际效用小, 死后下地狱的边际恐惧大就多干好事。

远小近大的道理,你的,明白?

问题是用始于宗教崇拜而发的身后“边际恐惧”解释资本家的“善行”,说成是补偿孽障的smooth out行为,我的,不明白。

因为我无法解释资本家会把死后的“边际恐惧”当真,以至于权衡“干坏事时候的边际效用”是不是大过了那种恐慌。真是这样,多吓吓他们这个世界就善良好多是不是?那倒好办,把墙街那个教堂装修一下不用花很多billion的。

有意思的是,如果的确因为考虑自家小孩而裸捐什么的,恰恰在说明和宗教敬畏一点关系没有,那就是说这栋楼里胡说的不光我一个。。。而有些基金会的确就是直接为名誉,间接为自己家族准备的。我只是说有些,不想全部打死,觉得Gates做的事情其实比很多政府有效。否定市场和incentive的力量,我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

我只是想说,经济学家(比起其他行当)更应该多一点自知之明,谨慎自己的嘴巴,credibitiliy也需要smooth out一点不是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