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项羽为什么不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 -- 任爱杰

共:💬114 🌺49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苛政与大一统不是一回事

老百姓肯定是反对苛政的,但是否反对大一统,很难说,我在回复朱兄的贴子提到,这只能通过利益分析。也许还应当加上阶级分析

至于反叛领袖们,他们应该更倾向于得到自己的一块实地,而不是在项羽或刘邦手下称臣。

关于这一点,并不见得每个人都想当王。许多人(尤其是当年跟着刘邦的屠夫之流)能够混上一个将军当当,已经是比梦还好了。不记得是谁论过,战国至秦汉之际,中国的整个社会天翻地覆,许多普通老百姓走上了政治舞台。至于说每个人都想当王,大概是六国的原有贵族吧。但是请注意,退一步算这些少数人每一个人都想当王,并且也成功割据当王,也与分封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因为在每一块领域内部,都是中央集权和郡县制(战国就是如此)。而一旦形成战国局面(即全天下分裂,但内部集权和郡县),各国之间的混战终将形成大一统。为什么中国人那么能够统一,这就回到范氏当年的命题了,至秦汉,汉民族已经形成,有斯大林所谓稳定的“心理素质”了。

兄台拿罗马相提,似乎总觉得人家与秦类似,只是一不小心偶然走上了两个不同方向。实在罗马与秦有天壤之别

第一,中国有主体民族——汉,汉的地域占据中国中原地带,为中国旧有疆域之大部,而罗马民族仅只是罗马城一小部分;

第二,战国已经实行郡县制,至秦则一统天下,整理郡县,罗马实行总督制,行省总督皆为罗马人,基本上是罗马贵族(比如西塞罗、恺撒);

第三,最根本的是罗马帝国实行的是一种异族统治,而没有实现民族的融化(汉族其实是一个民族融化最成功的民族)。想象,英国统治印度上百年,因为不可能同化印度,结果英印仍然无法形成一个民族国家。而美国的种族来源各异,但因为认同这个国度,从而形成美国民族这一说法。

第四,最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罗马解体的过程。中国是农业民族击败游牧民族,而罗马则是游牧征服农业与商业民族,其结果在中国,内部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亦即旧时经济史家所谓全国市场national market),而西欧则商业衰落,各个经济体之间联系较少。记得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一书中提到,当时欧洲市场基本上是奢侈品市场,而日耳曼征服后,这一市场也日渐稀薄。而中国,则恰恰相反,中国的全国性市场不仅仅是奢侈品,而更多是日用,早在汉代,根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当时商品的种类多种多样,而多集中于盐、粮食、马、牛、羊等畜产品,水泽中的鱼类,以及山居地方的竹木,如各地的枣、粟、橘、漆、麻等特产与城郊的蔬菜,在手工业产品方面,有酤酒浆酱、大小车船、铜铁木器以及纺织品。其中大多数均为日常消费品而有别于同时期西欧的奢侈品。马牛多出于西北,而盐则往往来自海边,说明当时中国的市场已经基本全国化。一个江西的县志这样描述其市场上的产品“养生送死之具,大半取材于他邑。如求竹木则之新昌,求夸瓦则之上高,烧煤略有而取贩于袁临,炉炭全无而取贩于奉靖;将衣帛则购于金陵,类主葛则购于西山,将织苎则求万载,将绣线则求于清江;油漆取于蜀浙,铜铁取于福广,粗墨取于广烟,精墨取于徽松,文字纸取于闽,揭贴纸取于楚,祀神醮祝纸取于天宝。……岁岁蜡烛,必贩饶州之烛……凡设宴供宾客者,必南过樟树,东下樟门,求闽越之海味,船航苏酒而归。不然,鸡豚而外,无片味也。甚至菜亦取诸人处也。柑则来于临江,糖则来于吉州。”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当然希望是大一统。虽然他们对秦的苛政非常反感,但对于书同文、车同轨和货币统一化肯定是比较赞成的。经济最终再加上民族的心理倾向,最终决定了中国的走向。中国几千年来,虽然也有分裂,但这样一种强大的大一统倾向,如果没有其内在的经济基础与心理因素,是无法理解了。总之,中国大一统的必然性是无法否认的,只看到历史的偶然性,那是因为没有看到经济,没有看到普通老百姓的活动。

归根结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