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老鼠不见了 谁动了它们的基因?——山西、吉林 -- 司徒摘杏

共:💬256 🌺637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的在理

传统方法和转基因方法在改造原有品种的基因、创造适合特定需求的新品种这个根本问题上并没有不同。不同的只是传统方法“随机”,比较被动,而转基因方法则是有意的、主动的。

除了杂交和辐射育种应用时间已经较长,人们接受度较高以外,我想人们对转基因方法的疑虑更多的是从“有意”二字而来。尤其是眼下媒体上常见的提供转基因新品种的大多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生物科技公司,谁知道这些育种者究竟是敌是友,他们的“意”到底是好是坏呢?换个角度想,如果现在输出转基因新品种的大都是中国自己的研究所和公司,大家的疑虑会不会减轻一些呢?

面对一项新技术,特别还是面对“帝国主义”优势输入的新技术,我觉得人们有这样的疑虑很正常。这是硬拗也拗不过来的,只能随着时间和实践慢慢地去证明,去接受。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都没有必要去争吵。由于传统方法的“随机”和被动的局限性,才发展出转基因技术来,增加了人们“对必然的认识”,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这种事情,是很难逆转的,就像核裂变和聚变的知识,它不会因为有人讨厌和害怕它的威力,它就消失。因此,支持转基因技术的人,应当有信心,也应当尊重人们反对转基因技术的疑虑,认真地坚持研究下去,确保每一个新品种都能成为“核电厂”而不会是“核弹”。

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不吃转基因食品是你的权利,但是应当理解科技进步的规律,也应当尊重其他愿意吃转基因食品的人。每一个育种者,不论是敌是友,实验室里能做的一切,肯定都已经做到了,若是鼠目寸光自欺欺人,未免太弱智。因此得到批准种植和生产的转基因食品,至少可以提供基本的安全保证,并不会比三鹿奶粉更可怕。剩下的,实验室里做不到了,或者即使做到了你也未见得愿意相信。和传统杂交育种的食品一样,只能慢慢地吃,一代代地去观察,究竟是否存在所谓“长期效果”。这个时候,你不吃没关系,但是你一直在旁边说风凉话,讽刺愿意尝试的人是“小白鼠”,我觉得这个不是转基因问题,是人品问题。

再多说两句。由于中医药的悠久历史,“药食同源”的观念深入人心,很多老百姓,包括我自己,都比较容易对食物特性建立起强烈的信念,例如绿豆寒凉、荔枝上火等等。一方面,我希望有中医药方面的研究者能够发挥所长,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新食物品种的特性。另一方面,我觉得不管是自然变异的还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在我们整个日常饮食中,都只是一部分。均衡饮食结构,适当运动,规律生活,保持积极心态,对健康更有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