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编辑】美国经济周报2010年9月第1期 -- 南方有嘉木

共:💬141 🌺9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似乎是读大专和高职的农村生多了,而211的少了

2月27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调研组组长韩进主持召开了“加强农村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他在回应一位代表的发言时谈到“总体上的概念”:现在每年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是超过录取城市学生的。韩进透露说,温家宝总理讲完话之后,他们就算过这个数,发现2002年高校录取比例农村学生占48%,2007年是57%。

且慢为这一数字乐观,因为韩进又接着说了,我们的高等教育有本科、专科、高职。作为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他也只能“估计”:农村学生录取到高职的比例会高于录取到本科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毕业的610万大学生,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约占一半。考虑到高职院校依然“低人一等”的地位,我“估计”这部分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

再“估计”一下:为数众多的、位于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可能也成了农村生源的主要聚集地。如此,我们还能为“农村大学生录取比例高于城市学生”感到乐观吗?

这些年,高考改革又在强调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图告别死记硬背的应试方法。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谁占优势、谁处于劣势,早成定局。

此外,在高考加分政策面前,农村学生也同样处于极不利的位置。我“估计”在每年享受高考加分鼓励的学生中,农村生源仍然占少数。

首先,从加分项目的设置来看,就对他们明显不利。比如需要在各类赛事中获得奖项: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等。农村学生即使有获奖的天赋,也会受困于师资等教育资源而无缘这些机会。至于能够加分的“归侨、华侨子女”,你认为他们会是农村户籍吗?

其次,城市的重点高中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加分指标,比如北京某中学某班竟有大约一半学生能获得加分资格。而且,一些高考加分项目沦为了权力和金钱寻租的对象,农村学生的家长自然鲜有这种能耐。

外链出处

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高考体育加分”丑闻,越是原本成绩就好的孩子“体育加分”的比例反而越高。都是航模啊武术啊什么的,而且都是“XX市比赛XX赛区第几名”之类的加分理由,基本上就是交钱买加分(比如航模,有些城市交大概不到2万参加培训,就能保证获得加分)。如果一个农村孩子和一个城市孩子高考原始成绩一样,城市孩子的这个加分就把农村孩子给挤下去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