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由西西河晒字大会想到的〈记一次65年前的晒字会〉 -- 老引北京

共:💬19 🌺40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到張伯苓校長那張照片和贈字

想起去年讀 《巨流河》裡的那句話:

天津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對著在重慶復校的漂流學生大喊:「中國不亡,有我!

還有一段提到跟著學校漂流,遠離父母的那些年輕孩子唱愛國歌曲,也很感人:

一九四一年的寒假在大轰炸中度过。开学后,南开合唱团每天抽一小时勤练由李抱忱老师指挥的“千人大合唱”歌曲。三月十二日先在大礼堂唱,后又加一场在重庆市中心被炸毁的废墟上搭棚架(后为精神堡垒广场),全城二十多个合唱团齐聚,同声唱爱国歌曲,希望让全城困顿的同胞听到,让全世界的人听到,让地下的亡魂也听到。我们唱着: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按:这首歌本是當時全民抗日的歌曲,曾被戴安澜将军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200师定为该师军歌)

那一夜,歌声震撼云霄,所有人热血沸腾,眼泪没有干过,高声唱出积压在内心深处国仇家恨的悲愤。李老师多年后回忆当时情况:“我上台指挥时,看见团员后面是日机轰炸后燃烧倒塌的楼房,听见一千人雄壮的大汉天声。”那股歌声的力量,是太平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

那幾張照片與手跡裡,那位很有名望的老師是于犁伯,他是張秀亞的丈夫(後來兩人離異),知道于犁伯的人可能不多,但聽過張秀亞的人就不少了。

這一張是他的家人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半大不小的孩子志願到印緬,誰說好男不當兵呢? 還有兩張的贈言是在緬北寫的,老引若有空寫一寫這位老人的經歷。

通宝推:不打不相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