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麻疹疫苗的信息贴,给家长参考,吵架的免进 -- 子玉

共:💬112 🌺327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同情,并讨论一下

圣兄所言切切,感同身受。

乙肝在美国的确是感染机会甚微的,但在中国恰恰相反。而且也许是由于感染后治疗极为困难,代价很大,越来越多的美国地方教育部门把乙肝疫苗作为儿童入学的强制性要求,所以在美国也已经不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了。

但是,对于家庭环境中乙肝威胁不大的孩子,即家庭成员没有感染乙肝病史的孩子,的确可以考虑不按照CDC的推荐免疫计划机型接种。(CDC对这类人群推荐的计划是出生后24小时或离院前第一针,此后每二-三个月一针,共三针)。这需要和孩子的儿科医生做好充分的沟通。另一方面,如何安排最合适的时机,让孩子在入学之前完成这3针的计划免疫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任何免疫都有两步,一是接种,二是孩子自身免疫系统按照你预料的方向进行反应,产生你所预料的结果--充分滴度的抗体。第二步是我们关注的中心。

因此,个人以为,CDC的计划不是死的,是一个推荐,在具体时间点上是完全应该自己把握的。这个宽容度是人体自身决定的。比如,如果孩子近期身体状况不理想,饮食,睡眠等方面不是最佳状态,那么保险起见,不要考虑赶时间完成任务一样的完成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特别是一些live的疫苗,应该选择孩子免疫系统比较健康,平稳的时期进行刺激,使其产生你所可以预料的反应,而不是你不能预料的反应,或者产生反应方向你把握较小的情况。

这里是要充分尊重公共卫生的历史数据的。同时,对越新的疫苗,孩子免疫系统的准备工作,应该越积极,越充分。这是应该对父母进行充分宣传教育的,目前还很不够。

就乙肝疫苗,以个人的情况为例,做一个简单说明。如何安排这跨度长达6-12个月的乙肝接种计划是费了些脑筋的(这6-12个月三针的免疫流程是人群对该疫苗反应的一个基本规律,我们选择尊重)。

首先我们事先告知医生,一,孩子出生后不进行第一次接种,而通过我们自己注意保护来避免可能的感染;二,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完成这个计划。医生通常会给你警告,但会尊重你的选择。

然后我们选择6个月的时候开始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原因有三个方面,一个是6个月时孩子按计划的其他疫苗都已经是第三次接种了。从免疫上讲,这时候不仅人体的免疫对这些疫苗的刺激,甚至对这个接种计划带来的抗体滴度的周期变化也已经适应了,新的刺激只是来自乙肝疫苗;而且即便有发生关联问题的可能,一其概率被降低,二即便产生,其可能的危害严重程度也被大大降低了。另一个不太重要的方面是6个月左右来自母体的余留免疫还部分存在,一则可以帮助孩子整个免疫系统面对这种新的刺激产生我们所希望的反应;二则如果有什么意外,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第三个方面是与后续的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相协调,尽量做到第一个方面所提到的目标。

客观的应该说,从科学上讲,这些以理论为基础(没有获得实验数据的可能性)的策略性安排是过度的,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是作为父母,能为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小概率事件减少小数点后n位的一个1的可能性,都是情愿付出自己的全部--这本身是不是科学已经不重要了。

讨论这个话题的根本原因,是希望对别的家长在思想方法(而不是具体安排)上有所借鉴,这就是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接种的具体疫苗的情况,结合自身家庭的具体情况综合作出对孩子的免疫增强最为有利的具体安排。

因此,必须要强调以上针对乙肝疫苗举例的具体方法一对在中国的孩子风险会比在美国的孩子大,中国乙肝病毒在环境中存在的风险较高;二不适于高风险群体的孩子(如母亲/父亲为携带者);CDC对这样的情况推荐的注射时间是出生后12小时以内--这是应该尊重的。更准确的说,这个具体安排只是我根据我个人的家庭和孩子做的选择。请大家留意。

综合起来,公共卫生是一门科学,大家应该尊重其得到的结果和安排;同时,请各位父母在这个科学为基础得到的计划方程中,代入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求导,自己努力消去那些可能产生负面后果的高次项,然后按新的方程-您孩子自己的方程-安排免疫计划。 这样既尊重了科学的公共卫生方案,又可以进一步降低自己孩子的风险几率。

个人意见,肯定有问题,望方家一定不要客气,严厉指出

重谢!

ps.另外有一个具体疑问,CDC推荐的MMR第一次注射不是应该在12个月龄吗?我们因为乙肝推迟的原因,把MMR也做了推迟。

通宝推:holycow,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