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现代汉语的衰落 -- 二猪二

共:💬18 🌺8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母语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从自己和同胞口中手中流出的语言和文字是如此粗陋污浊,你的品位高得没有任何文字能够滋养你,那么为什么不试着去为母语做哪怕一点点贡献,让她不再如此苍白污浊?

你看到了现代汉语的衰落,我看到的则是历代中国文化人的失职,是中古以来,一代又一代顾影自怜而又对自己的同胞无动于衷的所谓文人的冷漠和堕落。五百年前,在英国人编出《钦定新旧约全书》(我不是基督徒,圣和经这两个字我不会用在这里)这样只用了两千个单词就让农民和国王都能诵读的文字的同时,我们只有施耐庵、冯梦龙、兰陵笑笑生在写一些并不艰深的文字。那些本来可以成为播火者的思想者们,宏大如王阳明,前卫如李贽,宁可把他们的思想藏在古人的语言里,让大多数人听不懂也读不懂。

所以,现代汉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几百年来缺乏提炼升华的问题。它被来自上层的有力者们蹂躏践踏,使它只能顽强地如草根般匍匐,而无法长成参天大树。那些被卑贱者们用美食华服供养起来的上层士大夫,刻意地装作不会卑贱者们的语言,他们用古人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高贵。仅仅是“礼崩乐坏”的这一百年间,用自己的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才成为常态。我们要补的课太多了,那些古雅的玩意绝不是最重要的。“谁?我。咋(音ZHUA二声)?尿。”绝不比“斯何人也?吾人于斯。君何所为?扬其春水。”更粗陋,《诗经》中最精彩的风也不过是两千五百年前中原和周边的民谣而已。(河南土话到伪古文,我的译文)

语言的现代化是中国和中国人文化走向现代化的一部分。对文化的不自信才是对语言不自信的根源。一部分不自信的人望洋兴叹,另一部分则恨不能回到那个叫做古代的地方。往何处去?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把几百年来欠的债补上去,把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搞好,这是我的答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