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黄万里先生与三峡 -- meokey

共:💬556 🌺119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献花鼓励下!

不光你不懂地质、地理、水文、水力、水工,你的对家也不懂。只不过,因为你不懂,所以你发现不了他们的破绽。

关于黄万里的水平,他的UIUC工程博士就不说了。单是他1937年回国效力,然后川江上野外工作七、八年,这份经历岂能被人说拍砖就拍砖了。想拍黄万里的砖,先去长江上干八年再说罢。

实际上,黄万里是我国水文地貌学的先驱者,却被河里某些人说成不懂地貌学。这只能反映出,这些人是真的不懂地貌学。

当然,黄万里的论述里有些不清楚,或可商榷之处。但那些地方一般都是可原谅的,因为这是他那个年代知识体系、认识局限造成的,而不是黄万里有意所为。

目前我看,你们最多打成平手。他们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论据,只不过用些名词、还有什么“专家意见”吓你罢了

现在你们双方的问题是,都不懂黄万里在说什么

要理解黄万里在说什么,要先从地质学入手,把川藏的地质背景搞清。

然后,理解长江的水文地貌学的含义;长江的水文地貌学特征是由川藏一带的地质背景决定的。黄万里实际是从这个角度提出他对三峡的反对意见的!!!

然后,从水力学、河流动力学的角度探讨长江的水及沉积物(泥、沙、石)的运动规律。清华的钱宁、张仁,武大的谢鉴衡都是干这行的。主要的反对黄万里的意见是从这里来的,但实际从学科的角度,与黄万里是对不上的。去年清华新上了一位院士,王光谦,看这段网上找的:

王光谦从92年开始直到96年一直参加泥沙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0年的泥沙淤积,三峡水库的库容从刚建成的398亿立方米减少到220亿立方米,达到冲淤平衡,以后能够保持近200亿立方米的有效库容,不会出现泥沙淤积使三峡水库报废的局面。

最后,才是水工的角度,从工程方面探讨三峡大坝的建设与作用。这里是张光斗的地盘,实际和黄万里的研究方向没什么关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