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抛砖引玉,讨论一下毛时代的人均收入以及如何看待当年的艰苦 -- 洗心

共:💬215 🌺1354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先感谢国家,更要感谢父母

也要感谢大家的通宝和鲜花~

这些都是我人生成长中很重要的记忆,而生活体验对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无疑具有无法磨灭的影响。当时的城乡和工农差别之巨大,也许现在很多人难以想象,尤其是对于城市里长大的或者年龄较小的同胞。而我儿时长大的地方是省会的郊区农场,现在车程仅仅30分钟而已,小时候我骑自行车载我姐市内上班去汽车终点站,要一个小时,还得过两条河,记得还是拉纤的那种,一个是木船一个是铁趸船。真是咫尺天涯天壤之别。

对于70年代及以前的中国人来说,前三十年中的那段经历对于他们思考中国社会当下的问题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却会形成巨大反差。我经常看看乌有,记得有篇文章说,很多有农村背景的学者,只要品行正直并严肃思考,和当下那些所谓主流学者的观点完全无法融合,还说张维迎虽出生陕西农村却成了例外云云。虽一家之言也许以偏概全,却总有些道理。

照我的看法,以及联合国的年龄分段,这一部分人群才可能是更具有社会建设性的愤青,有理想、有镜鉴、感性理性兼具、有逻辑比较和历史分析能力。80后也许就稍显薄弱些吧,当然他们的成长也更快。如果说70后没有完全被洗脑成功,80后就是几乎被洗脑成功,这就是残存的那点生活体验在起作用,而80后没有,需要后天的学习甄别。在社会意识和历史道路严重纠结的当下,那点东西是威力很大的历史镜鉴,不是某些国师可以轻易忽悠的。说某些方面现在比以前好,没问题,说以前很苦,也没问题,如果非要说以前一无是处、发展停滞、崩溃边缘、暗无天日,这不仅仅是侮辱伟人、历史以及这个国家和民族,而且侮辱了有点历史感并理性思考的全体中国人。这就是我所说的苦难被刻意放大到受害臆想症的程度了,这是很多标榜独立思考自由民主人士典型的一种精神症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