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酸菜里的政治经济学:谈谈对军队未来的忧思 -- 铸剑

共:💬278 🌺1216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以前我也用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最近在看《深翻》,

  感觉这个想法还是过于脱离实际了,或者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大概可能是,不是群众不愿意监督,而是文革这种监督形式无法满足群众的要求。这个想法不一定对,只是这么一个想法。

  在《深翻》里面描述的一次文革中村里的整党会中,每个党员都会深刻的自我批评,也会说一些报纸上说的话,也会说要学大寨促生产,而且群众对于他们的批评也是满意的,也从实际劳动中去考核党员干部的自我批评。

  但是群众仍然对这个整党没什么太大的积极性。

  “党员带了头,群众往前走。”高法官说。

  没人反驳高法官的说法,也没有人太当真了,很清楚整风运动并没有激励全体群众。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我得出结论,1948年使人人心醉神迷的说理对质的新奇感早就烟消云散了,几乎没有期望人们会以23年前的热情投身于这场运动中进行整风。

  ……………………

  无论如何,如果经历一次运动,整个团体确实会取得进步,……。那么,为什么农民对于发展培养建立社会联系,这样缺乏责任感呢?他们经历了整风运动,但是没有真心实意的参加,整个过程缺乏“热情”。由于我期待1948年“过关”所取得的那种激动人心的进步,我灰心丧气了。我意识到比过分暴露的更严重的东西阻碍着人们的进步,但是我不能明确说明是什么东西。

  在整党会上,每个党员干部对自己严厉自我批评的时候,却丝毫不提村里农业生产面对的最现实问题,那个问题每个农民都明白,我想每个党员干部也明白,但是他们就是不说,让作者觉得非常奇怪。终于有一个群众说了,也没有引起干部重视,甚至于没有引起开会群众的共鸣。

  所以我感觉不是群众不想监督,没有意识监督,而是似乎某种东西抑制群众参加的积极性,或者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具体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这种形式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形势来说已经显得过于单调,也可能是群众的文化水平不搞让这种形式显得过于单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