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再见了,可鲁》(图文版) -- 无双公子

共:💬10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再见了,可鲁》(图文版)

米兰?昆德拉说:“狗是我们与天堂的联结。它们不懂何为邪恶、嫉妒、不满。在美丽的黄昏,和狗儿并肩坐在河边,有如重回伊甸园。即使什么事也不做也不觉得无聊――只有幸福平和。”

单纯、信任、爱与关怀,可鲁带给我们的就是这种最深切的感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前言

1997年3月13日,在日本三重县的名张市开展了一场由父母及孩子共同参与的社会福利活动,这次活动的会场设在杜鹃丘小学,大约有300人组成的上百个家庭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活动会场,父母和孩子们坐上轮椅,一同体验了怎么下台阶,还观看了手语表演。但让孩子们格外感兴趣的是一只来自关西(指日本逢坂关以西的京都、大阪一带)导盲犬协会的拉布拉多猎犬。这种狗多是黑色或是淡淡的黄色的纯色犬种,但这只狗身上却有一块纯黑色的如胎记般的十字形花纹图案,可以说是非常罕见。它马上就11岁了,是一条雄性导盲犬,名叫“可鲁”。

“好厉害呀!真聪明啊!”

可鲁慢慢而小心地引领着被蒙上了眼睛的活动参加者向前走着。会场四处响起观看可鲁表演的孩子们的欢笑声及惊叹声。

可鲁7岁时就离开了它的导盲犬的工作岗位。此后作为示范犬经常参加与社会福利相关的一些活动。对于7岁的狗来说,其年龄只相当于人的44岁,理应还在继续工作着。导盲犬一般要到8岁至12岁时才会退役,像可鲁这样年仅7岁就退役了并不多见。也就是说,自4年前导盲犬的使用者(也就是眼睛看不见的人)离开可鲁以后,可鲁就只好在关西导盲犬协会生活了。

当然,这其中另有原因。

可鲁诞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至今15年前,也就是1986年6月25日清晨,在东京杉并区的水户莲太太家的一个房间里,6岁的拉布拉多猎犬生下了5只小狗。狗***名字叫“月馆”。

月馆开始有阵痛已经深夜1点了。特约的动物医院离得很远,又是深更半夜的,没有办法送到医院去,水户太太只好自己为小狗接生。可是月馆的阵痛很弱,看样子是很棘手的难产。到了两点,才生下第一只小狗。第二只小狗生下来时,已经3点了。之后差不多每隔一小时生下一只,到凌晨6点时,第5只小狗才终于生了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刚出生的小狗,每一只身上都沾满了湿乎乎的羊水。水户太太用自己的双手迎接每一个小生命,它们的脐带与母亲紧紧相连着。于是,她用从医生那里听来的方法,切断脐带,结扎好,然后用柔软的毛巾将它们的全身擦干净。这时,水户太太看见其中一只小狗的腹部的一侧,有一块儿黑色的污迹一样的东西。开始她还以为是沾着的胎盘之类的脏物。但是,无论怎么擦也擦不掉。原来那不是污迹,而是很不可思议的一块儿黑色的毛。拉布拉多猎犬的毛一般是纯黑色或黄色的单一色,几乎不会生出混有杂色的下一代,然而这只小公狗的身上却有着黑色的一块儿印记。那个印记有点儿像海欧飞翔时张开的羽毛,于是马上给它起名为“乔那”。这是因为曾有一部畅销小说叫《海鸥乔那》。它就是后来的可鲁。

第5只小狗生出来之后,水户太太本以为所有的小狗都生完了,但是月馆看上去还是有点儿怪怪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一到宠物医院开门的时间,水户太太马上和儿子开车将月馆带到了医院。月馆接受了手术,从腹中取出了刚刚怀孕不久就已经死去的两只小狗。

一口气生下5只小狗的家,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水户太太的生活也开始以小狗为中心了。高中毕业不久的儿子也帮了不少的忙。这群小狗出生后两个星期就准备断奶,开始喂一些食物了。为了它们,水户太太几乎要忙得晕头转向了。

水户太太就睡在客厅里,与这些小狗们同枕同眠。每天早上一到5点,她就会被肚子饿了的小狗们吵醒。吃完早饭后,这5只小狗就开始在房间里追来追去、打打闹闹了。到了下午,每一只小狗各自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蒙头开始睡觉。两个小时后,就像上了闹钟一样,它们又醒来你追我、我咬你了。

“这段时间它们主要以吃牛肉为主,所以我们每天都会到肉店去。把买回来的牛的后腿肉切碎,做成小拇指那么大的丸子,然后放在手指上喂给它们吃。虽然挺麻烦的,但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因为这些小狗太可爱了,令我根本感觉不到累。”

只要一说到“小狗”这两个字,一种追忆似的表情就会在水户太太的脸上浮现出来。

每当水户太太从外边回来,5只小狗都会争先恐后地跑到她的脚下。当她蹲下去抱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吧唧吧唧地舔她的脸,好像它们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表达它们对于水户太太回家来的喜悦,于是只好一边摆动着身子,一边晃动着尾巴,围着水户太太的前后左右跳来蹦去。

“啊――好了!好了!”

“行了!行了!”

水户太太经常用这种充满欢爱的语气回答这5只小狗对自己的一片热爱。每次自外边归来,都会一次次重复着这样的画面。但是,即便如此,它们依然对这种举动乐此不疲。这些小狗们,总会令她觉得可爱至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狗们这时已经开始有着各自明显的个性了。个头最大也最调皮的是“昂”。肥肥胖胖、不太爱动,却有点儿粗暴的是“北斗”。惟一一只小母狗娇小姐“潘多拉”有一身漂亮、整齐的像小小图案似的毛。接下来就是最内向的“乔那”了,这个乔那,即使给它吃的时候,都会比别的小狗慢上半拍。5只小狗当中,最后生下来的那只叫“安得”,一看就知道它的性格跟乔那很相像,非常沉稳。

特别是乔那,一点点稍显鲁莽的性格都没有,一次都没有见它与兄弟们争来抢去或摔摔咬咬的,就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它最爱待的地方是沙发底下,就喜欢在狭小的地方香香地、沉沉地睡觉。

此时,水户太太开始考虑:能不能让这5只小狗中的一只成为导盲犬呢?让自己家养的这只拉布拉多猎犬成为导盲犬的供给源(让它生育导盲犬),是她多年来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委托住在京都的导盲犬训练师多和田悟先生,同意让导盲犬的繁殖犬――马克与自己家的狗交配。也就是说,乔那兄弟5个身上是流着作为导盲犬的父亲――马克的血的。

换句话说,让一只狗成为导盲犬并非易事,原则上需要“其父母一方具有导盲犬血统,并经过有计划的繁殖”。水户太太家的小狗们,因为父亲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是合格的。但是,它们的妈妈月馆只是一只非常普通的家养犬,与父母都是导盲犬、具有纯正血统的其他小狗相比,能狗将其培养成优秀导盲犬的概率要低一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生下来的5只小狗中,能不能帮我让其中的一只成为导盲犬呢……”

水户太太向同意让导盲犬与自己家的狗交配的导盲犬训练师――多和田先生试探性地问道。然而当时,多和田先生正为训练、培育导盲犬而终日忙碌着。那时,已经训练成的导盲犬的数量与要求使用导盲犬的人数相差甚远,与其让一只血统不太纯正的狗成为导盲犬,不如花更少的心力,培养更多血统纯正的狗成为导盲犬。

判断能不能成为导盲犬的惟一依据就是“血统”,具有纯正血统的狗尚且无法百分之百成为导盲犬,从这一点来考虑的话,将一只最终根本不能确保训练成果的、只能作为候补的狗接收过来,确实需要勇气与决断。

然而,面对水户太太热切而诚挚的请求,多和田先生答应了。

“好呀,一只的话没问题。”

虽然多和田这样答应了,水户太太还是陷入了烦恼。这5只小狗中到底哪一只的个性更适合于做导盲犬呢?她根本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于是,只好请多和田先生的朋友――导盲犬保育员对小狗们做一次专业的可行性判断。导盲犬保育员到了水户太太的家,和小狗们一块儿玩了一个小时左右,观察了小狗们的状态。

当招呼它们“过来”的时候,马上就做出反应跑过来的小狗,是不太适合当导盲犬的。反应并不太快,经考虑一下再跑过来的、不受人的声音及物体发出的声音影响、似乎很沉稳地在想“怎么办呢”的小狗,更适合做导盲犬。首先,大声召唤5只小狗,看它们每个都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最调皮的昂,它一溜烟地跑到保育员跟前,摇着自己的尾巴。北斗听到声音后,并没有跑到导盲犬保育员那儿,而是向水户太太处跑去。娇小姐潘多拉反应也很快。最后磨磨蹭蹭走过来的是安得和乔那。

5只小狗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确实体现了它们各自的性格。果如水户太太所设想的那样,导盲犬保育员选择了乔那和安得。

“这两只小狗我觉得哪只都可以。”这就是导盲犬保育员所下的结论。

听到导盲犬保育员这样说,水户太太也马上有了自己的决断。

“那就选乔那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此时,因为乔那腹部黑色的十字形印记,给了水户太太某种也许是命中注定的感觉,于是她决定“就是这个孩子了”。乔那成为导盲犬所迈出的第一步,就在这一瞬间决定了。

养导盲犬的目的就是让它成为有视力障碍的人的眼睛,给他们以安全、体贴的道路与方向的导航,这一点,日本人都了解得非常清楚。

人类使用导盲犬的历史很悠久,被维苏威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所掩埋的都市――庞贝的壁画上就曾画着一个好像失明了的男子,被狗牵领着在市场上散步的情景。公元6世纪,据说在法国北部,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传教士,也曾利用一只白色的小狗指引道路,四处去传教。但是像现在这样有系统地对导盲犬进行训练,并将此项工作列入福利事业当中,缘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当时有很多军人因战争而受伤或者失明,德国开始训练一些导盲犬来帮助他们。1927年前后的德国,据说大约有4000只导盲犬。此后,培养导盲犬这一事业,渐渐在欧洲大陆以及美国推广开来,现在有20多个国家已开始了对导盲犬的培养与训练。导盲犬在日本第一次被“认识”是在1938年,那时有一位美国青年牵着自己的导盲犬来到日本旅行。然而,日本第一只导盲犬诞生却已经是19年之后的事情了。日本导盲犬协会则成立于1967年。

日本的导盲犬多采用像乔那这种拉布拉多猎犬、黄金猎犬或德国牧羊犬等中型犬。这种大小的狗,可以在汽车将撞到主人时对主人予以庇护。为了保护主人而失去了一条腿、并由此变得非常有名的导盲犬――沙部就是德国牧羊犬。但是最近这个种类的导盲犬已经很少见了,也许是因为这种狗看起来很精焊、让人觉得有点儿可怕的缘故吧。于是,拉布拉多猎犬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祖先曾是猎犬、后经改良的拉布拉多猎犬,性格温和,喜欢和人类同进同出。而拉布拉多猎犬,原本是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上的狩猎者们的“助手”,所以直到如今还非常擅长游泳。

在导盲犬的一生中,必然要经过几次离别的体验。出生后两三个月,第一个离别之日就会来到眼前,那就是与喂养了生下作为候补导盲犬的小狗的繁殖犬――专门提供导盲犬的保育员(即“生父母”)的离别。然后,直到迎来一岁生日这段期间,会被托付给“养父母”(直译的话,称之为“带着小狗散步的人”,这种养育了小狗的人又被称为“养父母”)。而所谓“寄养生活”,也就是给小狗以家庭般的爱与关怀,把它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共同生活。过“寄养生活”这一时期对培养小狗对人的信任、意识到人类是它的朋友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时间很短,但算得上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乔那与水户太太的离别,是在它出生后的第43天。

不管是一只多么沉稳与内向的狗,这时的乔那也还仍然是小狗,根本不可能懂得离别的真正意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水户太太还像平常一样抱起乔那,乔那很高兴地舔着水户太太的脸。在水户太太的脚边,也想让主人抱自己的另外4只小狗蹿来蹦去地跳着,缠着水户太太的脚。但是这一天,水户太太就只一直抱着乔那,久久不肯放开。另外4只小狗只能一边汪汪叫着一边追向紧紧抱着乔那往屋外走去的水户太太。

从今天开始,乔那就要去京都去了。它要去的是住在京都市西京区的“养母”――仁井太太的家。在水户太太的儿子开往羽田机场的车内,乔那迷迷糊糊一副像在做梦的样子。这是因为,为了避免乔那在长长的路途中过于兴奋,兽医给它吃了精神安定剂。把像成年的猫那般大小的乔那放在膝盖上的水户太太,在到机场的一个半小时内,一遍又一遍地对乔那说着:“多保重啊!要加油啊!”想让乔那成为一只导盲犬虽然是自己的心愿,但在这个心愿即将实现时,却感觉寂寞远远多于喜悦。所以所能说的也只有“多保重啊”、“要加油啊”这样的话。

到了机场,水户太太把乔那放进了小动物专用的笼子里。但是想着从此就要与乔那离别了,她一直无法轻松地把笼子门关上,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抚摸着无精打采的乔那的头。她心里知道是药性起了作用,却还是感觉乔那是因为寂寞与悲哀。说了一遍又一遍的“多保重啊”、“多保重”之后,再次摸了摸了它的头,水户太太关上了笼子的门。到柜台办登机手续时,她把笼子放到了手推车上。乔那的目的地是大孤的伊丹机场。

看见笼子里似乎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动,好像是乔那在将身体转过来朝向自己。已经绝对不可能再听到的乔那“汪汪”的叫声,却仿佛真的又传到了水户太太的耳边。

1986年夏天,乔那经历了第一次离别。那一天,风很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