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记念黄霑 -- Levelworm

共:💬9 🌺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记念黄霑

不知怎的,竟想起黄霑来。

一向喜爱粤语歌曲,却往往在看了歌词之后大失所望。无他,词写得无味罢了,只是借了粤语天然的发音优势,外加我实在是不懂它,便能被哄的十分开心了。于是有那么一阵子,我几乎不去看词写的是什么,只管听得舒服即可,算是向鸵鸟先生学习了。

只是就可惜了黄霑的好词。《沧海一声笑》其实写得极好,但初听之时我并不十分喜爱。一是不喜那两位演员,大抵导演觉得刘正风和曲洋二位该是慷慨激昂之人,于是造就了两位胡子拉碴兼头发多天没有洗过的狂士。岂不知高雅亦可以激昂,端庄多慷慨呢?似乎是有点低估了观众的鉴赏水平罢。二是看书在先,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倘若真的能有琴箫合奏之曲,岂不美哉?于是便对人声的“笑傲江湖”有了先天的厌恶——总觉得人声是比不上器乐的,因太过直接。现在看来这两条评论都未免有些过分了,少年轻狂之时所言所语,长大了看看就觉得可笑了。 何况作为上海人,我和黄霑也算是有点缘分。话说当初黄霑给《上海滩》主题曲谱词的时候,只用了二十分钟,那边一句一句的哼着,这边就几乎一句一句的出词,颇有魏晋遗风。只是黄霑不能确认黄浦江到底有没有浪,后来还专门来看了一次,这才放心。

初听《沧海一声笑》十多年之后,我有幸找到黄霑亲自演唱这首歌曲的视频,当初的印象就转了一百八十度。大凡歌者,尤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歌者,都能在音乐的抑扬顿挫、歌词的曲转九弯之处加上合适的步法和手势。但是惟独有三位歌者是能在步法和手势之中,再渗入一勺浓浓的深情的:一是在影片《秋霞》中唱《偶然》的陈秋霞;二是晚年抱病上台的罗文;再就是黄霑了。这三者却又是个有趣味:陈秋霞在片中演的是求爱而不得得之后却被夺去生命的悲剧角色,但当时她年纪尚小,又不是演员科班出身,那里可能流露出那种又寂寞又痛苦的眼神?必为真情流露耳!罗文就不多说了,生命中最灿烂的光芒往往是在最后一段路上迸发出来的。然而黄霑却给我最深印象,与那二人又有不同。

黄霑身边的人,或朋或友,都说此人极有真性情,最能够广交朋友。有女性朋友说曾一日五次出门,居然此次都收到黄霑的书信,又有前女友泣诉曾经在痛苦之时被黄霑的歌声和口琴声挽回笑容,凡此种种,不能罗列。然而黄霑亦曾在第一任妻子临盆之际为了新欢弃之而去,十五年之后又和这当年的新欢分手,后者甚至在黄霑去世之后也不肯原谅他。看官,我这里插一句话,这里头的恩恩怨怨谁也说不清楚,然而恨由爱意起,爱到极深极刻之时却又不能水乳交融,于是就异化成恨。林燕妮至今不能原谅黄霑,只是不知道独自在深闺中洒了多少泪水?大约人的性格犹如硬币一般有正有反,这正面固然是魅力无穷迷人无比,可是一旦反过来没准就是雷霆万钧千军万马,所谓“完人”,大概是少之又少的吧?

说了这许多,无非是要显出他的风采,画出他的性格来。可是你若见过舞台上的黄霑,便要觉得我的话有些多余了。聚光灯处,只见一个身着马褂,留着小胡子戴着副眼镜的平头先生徐徐走上来,不认识的人,恐怕还以为是个账房先生呢!但是暖场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此人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表演艺术的功底都极其深厚,各种各样的典故随手拈来,如珠妙语侃侃而来,有时候好似孔乙己,对茴字的写法娓娓道来,有时候又像春秋时候的侠士,对社会时弊愤愤而侃。开唱之后就更加妙不可言:他的嗓音初听不怎么好听,嘶哑得很,但是和他写的歌曲配合的很好——一股慷慨之风裹着苍凉之味扑面而来,立刻就把其他歌唱家给比下去了。窃以为这唱歌和作文章一样,讲究一个“气”字,倘若气血不足,就是再精致再巧妙,也只是表面功夫,倒还不如粗粗吼上几声来得爽快。黄霑做人爽快,唱歌也就爽快,听歌也听得爽快,犹如炎炎夏日吃了一顿麻辣火锅,便是爽的半死也值得了。

这样爽快的人谁不喜欢?身边自然是不缺朋友的了。记得古龙古大侠也大抵是这样,喜欢美酒美人美食,为了朋友也能两肋插刀,死的时候热热闹闹好不风光。可有时候,黄霑却很寂寞,寂寞的紧,寂寞的连在周围摆上一百个人都没法觉得热闹。陈子昂曾登高望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有肃穆的天地悠悠的和着他的思想,于是“怆然而涕下”,黄霑的寂寞大抵就是这种罢?这个时侯就算有再多美酒,也浇不灭这无边的忧愁;有再多喧闹,也压不住那无尽的寂寞;有再多灵感,也填不满那广阔的虚无。

于是只好无语,且用黄霑的歌词中我最珍爱的一段来结束吧:问我欢乐声有几多,问我悲苦声有几多,我如何能够一一的数清楚?问我为何会高兴,究竟为何有苦楚,我笑着回答,说一声,我是我。

通宝推:王不留行,霜迹板桥,池塘中的雨滴,一条溺水的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