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子胡言:"疾入见"的胸襟 -- 左大嘴

共:💬52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胡说四道: 清明中的黑暗

既然老百姓最聪明,为什么会有一廉遮百丑这种事儿呢?

在明清时,清官实在是太少了. 以当时的公务员工资水平,加上没有中央制定实行的英明(此处绝无讽刺意味,双手严肃拥护!)的计划生育政策,设想您是一个清廉的县官,您穿的干干净净在前堂审案,贵官的夫人和几个子女就在后街要饭...

不同于唐宋,明清的统治者是把各级官员当作奴才或狗(小子对狗们不敬,在此表示歉意)来看待的(万恶的旧社会!). 狗吗, 一定要忠实,至于狗们能不能吃饱, 就不关圣怀了. 所以明清的官员待遇不可与唐宋同日而语. 从精神上(当堂打屁股)到经济上(吃不饱饭),官员们都被剥夺了最后一点儿保持自尊的可能性, 整个士林都形成了一种双重人格(狗格,奴格):精神上要求绝对忠君,以守节的寡妇自况; 现实中,饥饿的狗们到处找食,吃老百姓... 明清的道学先生之多令人瞠目(典型的意淫), 腐败分子之多也是同样惊人(一块砖头掉下来能砸到三个贪官), 这种高高在上的道德标准与残酷的官场现实的对比是对中国人所谓礼义廉耻的深刻讽刺.

就这一点而言,小子绝对赞成高薪养廉(当然不能光养着,还要干活,还要受到监督). 高薪不能完全杜绝腐败的发生,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个廉洁的可能性.

在那万恶的封建社会,作为奴才的各级官员, 权力是来自于上面的, 他们也只需要对上面负责. 在明清,当官的人要想保住饭碗甚至当更大的官儿,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组织立场,(在清朝还要有个好的民族出身),忠君第一位. 至于是不是能干,是不是廉洁,是不是对老百姓好, 只是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老百姓对于这些掌握他们生杀大权的官员毫无办法, 既无法监督,也无法决定这些人是不是在为百姓谋福利, 甚至没有知情权---你要是在茶馆里说某某某是个白痴, 准有锦衣卫/东厂/西厂/顺天府/大理寺(等会儿,小子又开始满嘴跑舌头了)的人带你走,告你个泄露国家机密. 可以说,明朝既不明, 清朝也不清.

毫无办法的老百姓只有祈祷了,祈祷上面派来个清官好官,祈祷本县县长突然良心发现, 金盆洗手了, 祈祷这些吸血的虱子吃饱了就别再吃了, 祈祷... 问题是这些官员从小就在道学说教中长大的,早就有了免疫力,你跟他讲三讲, 说求你了,讲点儿正气吧,讲点儿道德吧,你看你都贪了这么多了,少贪点儿吧,你一个人贪这么多你好意思吗! 他是听不进去的,没准还办你个诽谤(甚至是腹诽)国家干部.

我们可怜的祖先啊.

既然是祈祷,就不妨想象一个十全十美的清官好官. 就像男人们意淫的必定是个绝世美女, 猪八戒他二姨绝对安全(什么,你以前还真想过他二姨? 你你你, 你别是在庙里长大的吧). 国家孱弱的时候,说岳,说唐就很有市场; 打光棍娶不到媳妇,就想着卖油郎独占花魁; 司法不公, 就出来了施公案,狄人杰; 官员腐败的时候,包公,海瑞就成了偶像. ---- 一句话,都是假的. 长此以往, 好人就成了高大全, 好官一定忠君报国,文武双全(或是有大侠护卫),上知天文下知地里,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还百忙之中顺便知道你昨天有没有跟老婆敦伦. 此官不仅清且能, 没准出生的时候天上还冒紫气呢. 对了, 诸位神圣喝的是西北风, 从来不大便.

长此以往, 清官成了好官的代名词(这时候逻辑关系早就混乱了), 人们习惯从小节私德中看大义(这绝对是中国特色的垃圾), 精神洁癖(或是说精神变态)愈来愈深.

我们可怜的祖先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