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一下中国的财政状况 -- cgangcm

共:💬238 🌺59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重新梳理我的观点。

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集中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这些资源和人力是除此之外地区的输血。没有这些积累的其他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和模仿中心城市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就只有炒地皮和大规模举债。炒地皮受限于当地人民的收入,利益有限。举债占了资金来源的相对大头。这里是推论,希望有人提供资料,反驳更好。

中心城市发展多年也出现了瓶颈,于是新的路线出来,“产业升级”也有腾笼换鸟的说法。

将占地大的生产基地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区转移,流出的空间继续炒地皮,盖写字楼和高级住宅。中心城市后面的发展可以参照现在的美国,听听新闻,上海要做金融中心,地方省也会要大力发展金融,以及各种服务业。

中心城市以外僧多粥少,对于转移来的产业提供了过分廉价的政策,新的产业基地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增加当地GDP,但是无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用于还债,无法增加当地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同时增加环境污染,增加当地社保窟窿(老百姓收入低,交的少,因为生产型基地职业病等带来支出增多),需要当地政府继续举债来应付更多的支出。生产型基地的利润回流中心城市的总部。中心越富,越有钱炒地皮,所以中心城市的房子价格还有的涨,因为新的地方输血方式的建立。这完全是美国这几年折腾全球的套路的翻版。对于美国中国有产业保护,有中方持股51%的说法,但在目前的局面下,地方城市对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夹道欢迎还来不及。当地原有在90底抓大放小下幸存的企业和牌子,现在在这新一波产业转移中死完了。美国霸权下的全球经济现状将在中国出现一个缩小版。在全国财政数据极好的皮子下是除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地区外财政困难。

对于我们而言,唯一的好办法,一是继续出国去欧美日。二是去中心城市省会城市找工作,分享当地的福利,就是当个蚁族,从长远看也要好于在小县城里拿工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