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试谈金辉的“风调雨顺三年论” -- 黑翼炽天使

共:💬8 🌺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继续

《风调雨顺的三年:59~61气象水文考》的作者,可笑在该文之中处处可见!

首先,他引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自然灾害受灾和成灾面积”表, 只是勉强得到"三分天灾, 七分人祸"的结论。其实在明眼人看来, 这份资料早已清楚的显示, 1959~1961年间, 中国确实遭受了非常严重的连续天灾!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作者又引用了一份《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1895~1979)》。他说: 根据这一表格显示,1959~1961年间,中国大地风调雨顺,全国的旱涝态势相当正常。

于是,木鱼桥和白乌鸦兄开始欢呼起来.....这可是权威资料啊, 公开发表的啊, 证据确凿的啦......

但是, 但是! 请大家看看仔细。这张表究竟是什么?

根据作者在文章里的叙述: 该表是由国内一批著名的气象水文科学家根据全国 120个水文站点历年的水文气象档案资料编制的,逐年记录下了这80年间全国及各地的旱涝态势。怎么记呢? 一年度的旱涝状况统一划分为 5个等级,即 1度为涝,2度为偏涝,3度为正常或旱涝相当,4度偏旱,5度为旱。

但请大家注意, 千万注意: "3度为正常或旱涝相当" 这是什么意思? 作者其实也在文章中提到了, 这里边包含了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以及南涝北旱等各种情况的相互抵消。也就是说, 这只是一份单纯的水文数据的态势表, 从中根本看不出受灾的情况.

比如指数为3, 水量正常, 但这既有可能是平均在四季里的水量正常, 也有可能是春旱秋涝的重灾年, 而这分表格什么也告诉不了我们! 即便是指数5, 大涝! 这也有可能是多下了几场暴风雪, 涝在了冬天, 那反而有可能预示着一个大丰年(瑞雪兆丰年)!

如果大家了解了这份表格的真实意义, 那么很显然, 同样都是权威数据, 但这份表格在这里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而前面所提到的"受灾和成灾面积表", 才是真正可以反应天灾情况的权威数据.

但作者为了得出他"风调雨顺"的奇异结论, 不惜采用骗术! 他明知这份水文数据表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但却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把戏, 故意误导大家说, 全国性的数据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比如南涝北旱), 但是各度站的具体数字,则使这一统计更接近于真实的准确情况。

这就是典型的误导或者说是欺骗!

首先, 各度站的大小范围是多少? (作者透露, 表格的依据是全国120个水文站) 那么大家可以想象, 在大致平均分配的情况下, 每一个水文站的面积大概是8万平方公里, 那么, 在这么大的范围内, 会不会也有一边涝,一边旱的情况呢?

其次, 一边涝,一边旱的情况还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什么时候涝,什么时候旱!

村夫兄应该知道, 种庄稼是讲究节气的! 播种和收割是两个最重要的阶段, 在关键阶段以外, 尤其是冬季非农耕其间, 涝旱再严重也不会成灾! 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所以说, 涝旱情况与是否成灾, 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以, 作者避开了是否成灾的这一关键不谈, 而是大谈什么总指数, 平均指数, 年度比较等等, 并一口气列举了大量的数据, 用这种伪科学的方法把大家都看晕了. 最后终于得出结论: 不论与其他任何灾年或是常年比较,1959~1961年三年灾难时期全国的气候都可以说是天公作美,甚或“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于是, 大家都忘记了前面的那份"受灾面积表".......木鱼桥和白乌鸦同学就开始欢呼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