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反对晨大的说法 -- dkeocjdfhj

共:💬64 🌺20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没有啊,呵呵。

其实只不过是觉得主贴还是有点道理的。的确中产阶级年收入20万在上海北京未必够花。其他城市倒是够了。

当然这个也要看中产阶级的定义。什么叫中产?消费到什么层次是中产?我记得我小时候,大概是90年代末看中国青年报,上面说是10万年薪是中产,要是这样算,差不多现在20万可以算中产了。

其实,我长这么大,家里从来没有自己的房子。因此我心理上对房子没有啥依赖性。有没有房子,我都长这么大了。

我个人倒是不在乎房子,可是,我周围的人买房子的很多很多,他们也仍然要承受这个压力。因此无论你承认与否这些压力对这个阶层来说都是存在的。

当然中国这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因为首先,你如果房贷暂时还不了,我们没有听说过谁被银行赶出来的。但是在国外的话,银行就真的是把你赶出来。

关键是在中国房子不止是一个住的地方。它牵涉到户籍制度了。如果不牵涉户籍制度的话,有没有房子可能真的没有什么。你别怪我又提到这个。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按照现在很多学校的控制,是不让非本地户籍的人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可能有人会说是有很多学校不控制呀,但是还有一部分控制的。假设你正好住在按照户籍控制的比较严格的那些学校附近呢?你就惨了。每天接送孩子你要跑很远吧,甚至如果没有学校收的话你要把孩子送回家上学吧,像我这种的老家那么远那么偏,还没有人帮忙看着,我只有自己看孩子。因此,孩子无论如何要跟着自己。这就客观要求有户口了。

青岛是规定100平米以上房子可以落户的。有集体户的孩子可以落户(这两年刚改的,过去还不能落户呢)。北京我不知道多少,上海也有这类规定。假设我是北京一个国有单位职工的话,比如: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五矿、核工业部等等,好,这个问题就没有了,北京可给你落户。但是如果是个私营企业的雇员呢?如果你是小型企业的雇员呢?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呢?麻烦就来了,企业不能给你落户,那你自己解决吧。

解决之道,无非就是:一、找个当地的lp或者老公,二、买房子。所以现在学区房很流行啊,除了学区房,因为给孩子上户口而突击买房和因地域的差别产生的高考移民购房和的都很多。这部分买房的,我见过一个,是常来我们所做显微镜销售的。他今年被迫要在青岛买房了,因为孩子已经一两岁了,该上幼儿园了。当然,青岛也是有些学校对户籍控制可能不是很严格的。但是,也有不少就控制的非常严格了。具体差别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还没接触过。

如果:我孩子可以顺利上户口,可以顺利入学,以后不会受户籍限制,上了一半学打回原籍去考初中高中大学(这部分孩子现在开始越来越多了,网上有报道),我想我不会在乎这个房子的。但是如果我是上述人员中的某一类,比如假设我在北京住,是个小生意人,我年入20万人民币,我有个孩子想带着上学,那怎么办?那你只有买房子了,再贵你也得买,因为就像我家那边常说的一句话:钱可以再挣,孩子废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村有个人就是这样的。他在上海从卖寿司外卖到开自己的店用了5年时间。然后不久就在上海买了房,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上学。我一样大的一个同学,他爸爸97年在上海买了套房子,带他去上海上学,他给我们讲过插班上学的时候被学校刁难要掏钱的事情。

当然这些事情离我算是比较远的。我很可能不会去北京上海等地生活。山东的户口好转。但是以后就说不准了。我bf现在打算到北京某个外企去做零工,天知道他以后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所以说不定,十年以后,我也会想在北京买房呢——前提是,他挣了很多钱。

你现在还年轻,慢慢的你就知道了。等你有了孩子,需要为孩子去求人、去欠债的时候,我想你也会牺牲自己的某些原则和放弃自己的某些利益的。我虽然要孩子大概还是若干年后的事情,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孩子不能骄纵,但是孩子是无辜的,不该承受太多不该他去承受的东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