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ZT:父亲的抗战故事——陈建军 -- 风卷残云

共:💬45 🌺6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ZT:父亲的抗战故事1——云阳改编八路军-上

  

一、云阳改编八路军

  在中国抗战史上,陕西云阳这个地名应当被人们记住。云阳是八路军的诞生地和出发地。云阳诞生了八路军,云阳也因此名垂史册。云阳改编八路军过程中的许多故事真的值得人们回味和思考。

  当“八路军”被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充分肯定、广泛赞誉的时候,当“老八路”和民族英雄、国家脊梁联系在一起,让全国人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时候,当“八路军将士”成为一个人的经历并使其感到无比光荣的时候,有多少人知道,当年陕甘宁驻扎的红军基层官兵,很多人并不接受这个名称,他们在改编的过程中甚至闹出过一场不大不小的思想风波。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八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在陕西三原、泾阳一带率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因而这场不接受改编的思想风波也是从红一方面军基层官兵开始的。尽管改编的命令层层下达,“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道理也讲了许多,但红军基层官兵就是想不通。“什么共同抗日,一致对外,我看就是投降国民党!”“抗日就非得叫八路军吗?叫红军就打不了日本人?”

  延安籍红军战士沙玉祥所在的红一师改编为一一五师独立团。他们团下面闹得也够凶的:“什么改编,这明明是国民党欺负咱们!”把师改为团,老师长陈赓也调走了,当了一个什么旅长,团、营首长都降了级,大家根本无法接受。原来叫第一方面军第一师,这么多“第一”,听起来都带劲,何况从井冈山开始,长征途中到东征、西征,红一师打了多少漂亮仗!现在改成一个团,还是什么独立团!啥意思?“独立团就是没爹没娘,谁也不管!”“独立团就是谁也管不着,咱们想打谁就打谁。”战士们公开砸洋炮,说怪话。

  闹得最凶的就要算陕北籍红军基层官兵了。这支由谢子长、刘志丹组建的陕北红军,原分别称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到陕北后,三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十五军团大部分编入红一方面军,其中红一师陕北籍战士最多。陕北红军当年打国民党军队、打土豪、分田地,穷人再也不受地主老财的欺负了。现在居然要和国民党联合,这到底是为什么?特别是清涧、子长等县的红军战士更想不通,他们中许多亲人被国民党军高双成部所杀害,有的几乎全家抄斩,这深仇大恨还没有报,现在自己却成了国民党军,这怎么能行?

私下动员二排长沙玉祥离队的活动日益频繁:“咱们还是回陕北找红军去,前几年咱们‘闹红’,走州过县,劫富济贫,那多痛快!”有的甚至说:“我看这些南方人有问题,他们刚一来就搞什么肃反,现在又要搞改编,红军都不叫了,还闹什么革命!”肃反错误的影响在革命斗争的转折时期危害更大。

  沙玉祥虽然对肃反运动极为不满,但他觉得中央已经及时进行了纠正。编入红一师后,他和南方同志共同战斗、生活了近两年时间,他并不认为这些南方人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他们可亲可敬,湖北籍老班长文四友东征时为掩护自己身负重伤,江西籍老连长王茂全对自己像亲兄弟一样,那么重视,那么信任,培养自己入了党,当了排长。沙玉祥陷入深深的困惑。他发现,虽然营、连首长给下面也讲改编的道理,其实他们自己也没想通。他亲眼看到王茂全连长顶撞季营长,说七连决不戴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帽徽,被季营长狠狠批了一顿,说:“不管想通想不通,必须执行命令!”沙玉祥感到这些南方红军和自己一样,都是穷苦人出身,他们忠厚诚实,吃苦耐劳,和自己有着一样的想法和追求,只是他们组织纪律性更强,作战更勇敢、更机智、更有经验,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自己学的东西。二排长虽然对改编感到迷惑不解,但还是劝陕北老乡不要对南方红军有误解和怀疑,不要离队。他说:“回去后照样受苦受穷,还是在部队里热闹、痛快。”无论他怎么劝,还是有一些同乡战士不辞而别,悄然离开了部队。

  连长王茂全虽然对戴国民党帽徽有意见,但他还是坚决执行了上级的命令。有一天,他找到二排长沙玉祥,要求二排赶快换装,说杨成武团长马上要来看望大家,他的江西话别有韵味:“杨团长说是来看望大家,其实是检查咱们究竟换装了没有,我求告大家抓紧时间,你们不换装,挨训的是我。”王连长焦急地催促着。二排的战士左右为难,让他们脱下红军服,摘掉八角帽,取下红五星,他们心里真的不愿意,可是老连长上门求告,既不发脾气,又不训斥人,总得给这位可亲可敬的老连长一点颜面吧!二排的战士既有怨恨,又有委屈,许多同志竟流出眼泪,哭出声来,他们作战负伤,战友牺牲也没有这种情形!

  正在这时,杨成武团长由季光顺营长陪同来到二排。看到这一情景,杨团长并没有训斥谁。他穿着八路军的新服装,戴着国民党军的帽徽,一脸笑容:“哟!男子汉还哭鼻子哩。”他一口浓重的福建口音,“同志们莫要难过,国民党的军装是灰的,我们的心是红的。”杨团长说话很幽默,战士们一听就懂。他接着说:“我们不换装,国民党不让我们打日本,我们再哭也不顶用,要是能顶用,我和大家一起哭。”他一边说一边学着战士装出哭鼻子的模样。战士们被杨团长逗笑了,有的问:“那咱们今后不再帮穷苦人闹翻身了?我们那么多同志白牺牲了?”杨团长毕竟亲耳聆听过毛泽东主席的讲话,“不会的不会的!毛主席说抗战到底,前途光明,我们抗日就是救穷人,救中国,穿了八路军的衣服,我们还是共产党毛主席的队伍,我们红军改了名,姓是永远不会改的!”同志们在杨团长的劝导下开始换装,准备奔赴抗战前线。几十年以后,当年的二排长始终记得杨成武团长的那句话:“我们红军改了名,姓是永远不会改的!”

  可是二排长面临一个改姓的问题。这个问题老连长王茂全多次想说都没有开口,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他终于劝说二排长沙玉祥改姓。二排长一脸迷惑,“为甚,我父亲姓沙,我哥我弟都姓沙,为什么我就得改姓?”老连长抽着烟袋锅,说话不紧不慢:“你这个沙和杀头的‘杀’一个音,咱当兵的忌讳这个字,虽说咱们打仗不怕死,可总得图个吉利呀!我每次点你的名都觉得别扭,我是为你好,你自己看着办。”老连长真心关爱二排长,也真的盼望他在残酷的战争中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能躲过九死,获得一生。二排长十分尊重和相信老连长,也感受到老连长的一片仁爱之心。他想起自己的爷爷本来姓陈,后来过继给姓沙的人家。现在他决定清源正本,改为姓陈。老连长一听满脸欢喜:“好,好!姓陈,马到成功,成气候,成人才!”从此,二排长改叫陈玉祥,这个名字伴随他一生。说来也怪,后来二排长身经百战,总能与死神擦肩而过。全国解放后,他还见过老连长王茂全。老连长哈哈大笑:“你这个陈玉祥,当年要是不听我的话改姓,你早就没了,你说我的名字有多好,大王的王,茂盛的茂,安全的全。”当年的王连长也是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老连长和二排长就是这样无话不说,亲密无间。

通宝推:爽秋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